1、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的目的想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分两条线进行教学的方法,先让学生自由选择写景的内容学习,在充分领略到景色美后,再让学生找出描写小洁的句子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为了体现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即让学生由感受具体形象的景美,升华到领悟抽象的人美。 本课教学,我以读为主线,以游览清澈的湖水为情境,抓住重点句来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但经过课堂实践,我发现本堂课最大问题在于我并没有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师生之间产生不了共鸣,也忽略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走下课堂,我深深地思考:一堂生动的课离不开老师丰富的语言魅力,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这堂课我的评价和激励语言还不够丰富,启
2、发语言的魅力还需更深入地展示,更细致地挖掘。小学低段的学生还比较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且学生学习兴趣起源于情境的创设,因此在体会山石的奇、湖水的清、小鱼的乐时应多采取直观的图片展示,通过欣赏湖岸的山石,清澈的湖水,湖里快乐的小鱼等景色,才能真切的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今后的课堂,我最大的努力就是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在学习中要让学生有选择的学习内容,有选择学习方法的自由,并给足时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选择去大胆地探索。变以往的“一言堂”为“群言堂”,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老师答,学生问学生答”让人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乐学的课堂氛围。并通过激励的语言渗透了质疑的方法;激发了学生“人人求新”的欲望。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与空间;给了“人人成功”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的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