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课时 耿文胜一、 课标1、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大外交活动,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意义2、 了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史实及影响。3、 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二、 内容:P118-P123第七单元之新中国外交三、 教学过程:(一) 拉线索理重点一)1、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2、1953年中印、中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2)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包容性 开放性 基本准则) 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日内瓦会议:1954年;五大国身份4、亚非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1、一大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 26届联大在1971年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找: 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这时期,除了西欧、日本等力量迅速兴起外,在美苏对峙格局中,双方力量对比,苏联略占优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 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使
3、许多国家认识到:只有中国参加,许多国际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2、中美关系正常化1971年的兵乓外交和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方共同签署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79年正式建交。3、中日建交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与中方共同签订联合声明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日本政府不愿深刻反省侵华罪行,不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做出书面道歉,甚至近年来日本的领导人还接二连三地参拜靖国神社。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三)、
4、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1、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A、加入世贸组织WTO 01年底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C、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02年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与俄、美、日、法等国建立“伙伴关系”B、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五国一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C、支持联合国的工作。(二)课堂练习1.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 2.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为此,他代表中国政府阐述了A亚非国家的革命策略
5、B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C第三世界的南南合作 D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4、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 BC D 6.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 中日邦交正常化 10、为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参与或加入的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合组织 C、上海合作组织 D、七十七国集团 11、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巩固和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表现有:A、被接纳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B、加入“七十七国集团”C、加入WTO D、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三)小结: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至今仍然实用。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四、课后作业:完成导学大课堂专题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