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霍城县初级中学 溶液 复习助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复习目标:通过回顾本单元中的重要概念,形成知识体系。二、学习过程(一)、知识体系: 概念:指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 的 。 溶质:可以是固体、 、 组成 溶剂:最常用的是水、另外 、 也可作溶剂 放热:温度升高,举例: 溶解过程 吸热:温度降低,举例: 温度几乎不变:举例: 不 饱 和 溶 液溶 状态 ( 、 ) ( 、 、 ) 饱 和 溶 液 结晶液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 ;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 而 ,如 ;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的 温度的升高而 ,如 。 气体溶解度:气体的溶解度随
2、着温度的升高而 ,定量表示 随着压强的增大而 。 溶质质量分数=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步骤:(1) ;(2) ;(3) ; (4) 。(溶质为固体)(二)概念:1、用化学式填写:溶液名称硫酸亚铁溶液碘酒稀盐酸75%的酒精溶液澄清石灰水镁条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溶质溶剂2、分别说明下列清洗原理: (1)用洗涤剂洗油污: (2)用汽油洗去油污: 3、在下列变化过程中,U型管中红墨水左端液面升高的是 :( ) (三)课堂活动实验名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用品: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50mL)、胶头滴管、玻璃棒、试剂瓶、称量纸、标签;氯化钠、蒸馏水。实验报告:实
3、验内容和步骤实验记录1、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4%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氯化钠_g,水_g。2、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3、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现象: 。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 (1) N点的意义: (2) t1时,在50g水中放入20g A 物质,形成的A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最
4、多的是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 。(4)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5)欲将混有少量B的A物质提纯,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6)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C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检测1、下列去污方式中,不是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B. C. D.3、把60 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20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解度减小
5、B溶液的质量不变 C溶液由浓变稀 D溶剂的质量不变4、CAB溶解度/g 0t2t1温度/25如图所示,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填序号);(2) 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的晶体,一般采用_方法,这是因为_ 。(3) t1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C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4)在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如果要对A物质进行提纯,我们可以用_方法。具体的实验步骤为:加热溶解;_;_;洗涤晾干。5、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A BC D E F G H I (1)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为 ;装置D中仪器的名称为 。 (2)用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 或 (填序号)装置;收集氢气可用 或 (填序号)装置。 (3)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 、过滤和蒸发结晶,用到的蒸发装置是 。(填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 (填序号)才能完成实验。 漏斗、烧杯、玻璃棒 滴管、量筒、试管 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 (填序号)。 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和95mL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或“”,或“”)5。第页 共 4 页 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