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 珍爱生命5. 1 生命宝贵1、为什么说生命世界美丽神奇?生命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体特有的现象,生命是自然界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精彩动人。 人是生命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以自己独特的价值存在着、发展着,和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体共同构成了这个美丽的世界。 2、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大自然?(1)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2)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最终都来自于大自然。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命就丧失存在的可能;(3)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3、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呢?(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
2、的身心健康负责(3)善待其他生命5. 2 感受青春1、我们应该如何珍惜青春?(1)开放自己的心灵世界;(2)努力充实自己;(4)从生活小事做起5. 3 人生多彩1、怎样去探索人生的意义呢?(1)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2)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2、人生的价值是怎样体现出来的?(1)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通过他对自我、他人、集体、社会的合理需要的满足和贡献来体现的。(2)人生价值的内容各有不同,但有价值的人生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劳动创造。劳动创造是人生价值的源泉,创造的成果也就成为评价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3)劳动创造同时也是改进人生、丰富人生、提升人生、追求自我完善
3、的过程。(4)今天我们的努力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创造。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61直面挫折1、为什么会产生挫折感?人的行为总是受一定的动机和目标指引的,如果在实现目标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既难以克服又找不到替代目标,就会使人产生挫折感。2、产生挫折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自然灾害或社会、个人条件限制等原因。人们随时都可能会遇到大小、轻重不同的挫折3、挫折和逆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消极影响:(1)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打击和压力,带来精神上的烦恼和痛苦。积极影响:(2)也能使我们经受考验,得到锻炼,成为迈向成功的转折点。4、面对挫折的消极态度和积极态度。消极态度:因爱挫折而陷入
4、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积极态度:面对挫折冷静思考,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不屈不挠,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5、做好经历挫折的心理准备:我们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有心理准备。随时迎接困难和失败的挑战,一旦遇到挫折,就不至于惊慌失措。6、经历挫折的好处:一个人经受些挫折,并不全是坏事,它可以提高我们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7、如何培养战胜挫折的心理素质:我们应当自觉、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自己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当挫折来临时勇敢面对,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8、应对挫折的方法?(1)冷静对待;(2)自我疏导;(3)请求帮助最有效的方法;(4)心理换
5、位 (5)精神升华最积极的态度 6. 2 磨砺意志1、优良意志品质包括范围: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性等。2、坚强意志对一个人成功有什么意义? 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3、为什么说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因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能够在艰难条件下,甚至地逆境中做出优异成绩;而意志脆弱者,会在挫折和失败面前退缩,成不了大事。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文化巨匠、科技专家、体坛明将,无一不是意志坚强的人。4、怎样才能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意志?(1)明确提出锻炼意志的任务;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63 自立自强1、自立自强
6、的关系如何?一个人只有不依赖别人,能够自立,才能走向自强;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做到坚忍不拔,不畏困难与挫折;才能做到志存高远,为着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执着追求。自强不息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自强不息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动力二、学会自立:怎样学会自立?1、克服依赖心理(如何克服依赖心理?)要培养自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处理好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要发现自己的才能,尝试独立解决问题要多向榜样学习,有意思的与独立性较强的同学交往,学习他们如何待人处事2、懂得管理和安排自己生活(如何管理和安排自己生活?)计划好自己的正常消费;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
7、惯; 科学支配时间; 学会自主决策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3、如何培养自强精神?志存高远; 勇于面对困难,做生活的强者; 在磨砺意志中自强进取;第七单元 法律护我71 特殊保护( 道德规范、纪律、法律)1、法律的显著特征: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第二,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第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2、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3、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呢?(1)未成年人处于人生发展进程中的幼弱时期,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个人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的群体。(2)家庭、学
8、校、社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3)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4、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11月1日起实施) 7. 2 处处保护一、家庭保护(P61)1、家庭保护的重要性: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家庭保护的作用是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免受来自家庭方面的侵害。2、家庭保护的基本内容:家长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3、家庭保护的要求: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
9、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等二、学校保护(P6162)4、学校保护的基本内容: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保护未成年人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三、社会保护(P62)5、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16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除外。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四、司法保护(P62)6、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
10、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等7. 3 自我保护1、为什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由于未成年人阅历不够丰富,心理不够成熟,体质也不够强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比较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和侵害。(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遭遇各种意外和侵害。2、谈谈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我保护?(1)在家庭生活中学会防火、防水、防气、防盗的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2)在公共场所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第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第二,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第三,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第四,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第五,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受骗上当。三、未成年人获得
11、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4、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等。诉讼途径: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非诉讼途径: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等。 当打官司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法律帮助。第八单元 法不可违81 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P7677) 1、违法行为的含义: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12、,都是违法行为。2、违法行为可分为:一般违法和犯罪。3、一般违法行为的含义: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犯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4、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严重社会危害性;第二刑事违法性;第三应受刑罚当罚性。它们的关系: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罪与非罪的原则界限。5、犯罪的含义:违法的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二、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6、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开始是沾染上了坏思想、
13、坏习气;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回头,就会越走越远,直至滑向犯罪的泥潭。7、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免违法犯罪的发生?知道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防患于未然,自觉纠正不良行为;热情帮助有不良行为的同学。8. 2 严守法律1、为什么要对犯罪分子给予刑事制裁?制裁有什么作用?因为任何犯罪行为都对社会、对他人造成危害。对犯罪分子加以惩处,一方面可以及时制止他们继续犯罪,另一方面也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儆戒和震慑作用。 2、我国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1)主刑的含义:主刑也叫基本刑,是对犯罪分子使用的主要刑罚。主刑分为:管制、拘
14、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主刑只能独立运用,不能相互并用(2)附加刑的含义:附加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附加刑的种类: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附加刑既可作为主刑的附加刑适用,又可独立适用。3、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放火、贩卖毒品、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3)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对于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不予刑事处罚,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4、青
15、少年应该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1)当遇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采用灵活的方法,沉着对付。例如,机智地求助他人;巧妙周旋,趁机逃脱险境;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事后报案等。(2)当公安、司法人员向我们调查有关案情时,应该主动协助调查,实事求是地提供有关情况并敢于指证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等。(3)当自己的亲友受到不法侵害而又不敢斗争时,应该对他们讲清危害,劝其及时报案;保护罪犯作案现场、保留证物等。8. 3 拒绝诱惑1、不良诱惑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有些诱惑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引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黄”的危害:轻者想入非非,精神不振,无心向学;重者会诱发性犯罪及与之联系的暴力犯罪和经济犯罪,对青少年危害极大。“赌”的危害:容易使人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败坏社会风气。未成年人染上赌博恶习后,严重影响学习,扭曲了人际关系,甚至一步步走上诈骗、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毒”的危害:严重危害身体和精神健康,破坏家庭幸福;诱发刑事犯罪,危害社会治安;危及国家和民族。“邪教”的危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安定。2、抵制不良诱惑的态度:对不良诱惑,我们要用科学的观点,坚强的意志,正确的方法,摆脱其干扰,避免上当受害3、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避开诱因法;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法;专时专用法;联想后果法;请人监督法。8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