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作文(指导)作文要求 习作要求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写之前先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写是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课前可引导学生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如,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王大爷几十年如一日打扫院子的公共卫生。教学时,可参考以下思路:(1)组织学生讨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重要性,引出课题;(2)读文
2、中习作提示,交流习作要求和注意事项;(3)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回顾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交流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4)指导学生通过环境、人物的言行和心理的描写抒发真情实感;(5)给习作取个题目;(6)组织学生撰写并交流反馈。本次习作要求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人物美好的品质,感受真情的美好,懂得关爱他人。在写之前,引导学生想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情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注意把事情写完整。学习运用环境、心理、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抒发真情实感。这也是本次习作的难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回忆本组课文抒发情感的方法;然后针对实际或举例进行指导。作文指导 把关爱写进心中小朋友,只要你细细留心
3、就会发现“真情与关爱”就在你的身边。在家有父母的关爱;在校有老师同学的关爱;在社会有叔叔、阿姨的关爱;那么如何把这种“关爱与真情”写进心中呢一、通过典型事情突出“真情与关爱”。发生在你身边的事情可谓多矣,但选择的事例不能过多,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事情来透“真情与关爱”。如,穷人一文中的渔夫和其妻子桑娜关心西蒙的事可能很多,但是文章只选择了收养其两个孩子的事。因为这件事最能突出桑娜真情与关爱的美好品格。二、通过语言表达“真情与关爱”。语言是思维的直接表现,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朴实无华、真切感人,不仅能透露出人物的品格,也能突出文章的中心内容。所以小朋友们要运用好语言,运用好语言中的各种修辞手法。
4、这样更能准确、形象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唯一的听众中,当我为拉琴拉不好而苦恼之时,老人诗一般的语言“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这鼓励性的语言激起了我拉好琴的决心,而且这位老者在我每天练琴时总是忘不了一句鼓励的话:“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老人的语言是我成功的基石。三、通过动作表达“真情与关爱”。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时爱就是通过一举手一投足流露出来的;一束平和的目光,会树起人坚定的信念;一次信任的点头,会使人走向成功的辉煌;满含慈祥的微笑会使人温暖如春。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中对守书摊的残疾青年,有这样一个动作描写:“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
5、挡住我的路。”这一动作深深地体现了他对我的“真情与关爱”。四、心理活动表达“真情与关爱”。心理活动能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的性格,深化作品主题。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我们可以直接走进人物心灵的之中,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如穷人一文在描写桑娜抱回西蒙孩子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她忐忑不安的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有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从这段心理活动中,可以感受到桑娜热爱丈夫,同情孤儿,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五、环境描写表达“真情与关爱”。任何
6、事物都有它发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这这两种环境同样能反映人物的美好品格。如,穷人一文有两方面的环境描写,一方写了天气,另一方面写了桑娜和西蒙两家情景,通过这两方面的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单元作文:互相关爱 “叮零零”,随着一阵阵清脆的铃声响起,老师宣布我们下课了。并叮嘱我们说:“暴风雪马上就要来临了,你们要赶快回家,不能在路边逗留玩耍,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和同学们听完后马上收拾好书包,跑出了教室。 来到路边,我看见天空中乌云滚滚,路上人来人往,都急着往家里赶,我也加快了脚步。当我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突然,一位骑自行车的叔叔把一个小女孩撞倒在地,他看见
7、没人注意就赶快骑车溜走了。我看见那个小姑娘的脚擦破了皮,并且有血迹渗出来了,小姑娘一下子被吓得哭了起来。路上的行人也没有去理会她。我觉得她好可怜就连忙走过去,用妈妈给我装在书包里的手巾纸帮她擦血迹,她一边哭一边叫:“疼!疼!好疼!”我说:“你忍着点儿,擦干净了我就送你回家,你住在哪里呀?”“在世纪广场”她哽咽着说,“真巧呀!我也住在那里。”我擦好了就扶着她一瘸一拐地回家去。 终于走到了她家门口,她告诉我到了,我帮忙敲了敲门,小姑娘的妈妈把我们迎了进去问清了原委,并连忙向我道谢,还拿出糖果和饼干给我吃,我很不好意思就赶快回家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虽然天空一片灰暗,但是我还是感到心情格外的愉快。因
8、为我今天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同时明白了帮助他人,才能快乐自己!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心,千万不能像那位叔叔那样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例文一、老师告诉你今天习作的主题是:关爱二、老师给你提几点习作要求。1写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2写之前想一想,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么发生的,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怎样。3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4写完后可以和同学交换意见。三、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相互关爱。就是别人爱你,你也爱别人。这一件事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写这样的事情,可以有一个侧重点,要么是别人
9、关爱你,要么是你关爱别人。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自己熟悉的一些伙伴、朋友、亲人、师长你能选择其中一个,把你们之间的事写出来吗?想一想,在你生活中,你与这个人有过怎样的交往?你们相处中什么样事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些交往的事情你们之间的情感有怎样的联系?是互相理解,还是互相支持;是互相热爱,还是互相怀念 我们可以从时间角度去搜索题材: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我们可以从地点角度去搜索题材: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我们可以从人物角度去搜索题材: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在习作之前,我们应该留意身边或媒体的报道,收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如,
10、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骑车受伤的你看病;未曾谋面的朋友以书信、电子邮件、贺卡等方式成为你学习、生活上的良师益友;王大爷几十年如一日打扫院子的公共卫生四、老师告诉你,本次习作要抓住的几个要点。1写两人交往中印象最深刻的事。2人物之间的关爱的生活细节。3人物之间的关爱的生活细节、相互的对话描写。4自己的心理活动的描写。5要注意把一件事情叙述完整,把事情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及结果写清楚,写具体。6.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五、老师教给你选择材料的方法。:(l)首先,选择材料一定要围绕中心。我们要写“一件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就要选择能有力地说明、突出、烘托文章的“相互关爱”的中心的材料。(2)其次,
11、选择的材料要典型。也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最能有力地表现人物的特点,最能集中地表现文章的相互关爱的中心。有位大作家曾经说过,用最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来说明小伙伴基本的特点,给人的印象是会清楚明白的,也是会突出的。(3)选择材料还要真实。这一条应作为写人作文选择材料的重要标准。学习写人的记叙文就要写“真人”,这才是有利于作文水平提高的正路。相反的,“避”开真人不写,去“编”去“造”,对于作文水平提高是很有害的。六、老师告诉你“写好本次习作的一些方法”。1通过事件刻画人物,从而表达真情。如穷人一文,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
12、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2注意刻画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如穷人一文,关于桑娜心理活动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桑娜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充满爱心、乐于助人的穷苦劳动妇女的形象。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个性鲜明,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人物的真情实感。渔夫的话显示出他爽直、乐于助人的品质。而桑娜则小心应对,说话断断续续,表明了她紧张、不安的内心,反映出她热爱丈夫、同情
13、西蒙的善良品质。例如课文中几处描写: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样做”是指收养西蒙的两个孤儿,把他们扶养成人。桑娜探望西蒙,意外地发现西蒙已经病故,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面对西蒙的悲惨遭遇,桑娜本能地把两个孤儿抱回了自己的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与“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看似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桑娜同情穷人、关心穷人的善良品质。3恰如其分的环境描写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如穷人一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文章的开头,就具体描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而她的邻居西蒙一家,丈夫已死了,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她也悲惨地病死
14、在稻草铺的床上。屋里又潮湿又阴冷,两个无依无靠的孩子熟睡在死去的母亲旁边。这些描述饱含作者的感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受到穷人的悲惨命运。文的环境描写既有天气描写,也有桑娜与西蒙两家情景描写。这些环境描写从侧面烘托出桑娜与渔夫的美好品质。4语言平实,感情真实。如唯一的听众一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
15、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5从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如用心灵去倾听一文,课文采用儿童的视角观察事物,选取一些平凡的琐事来表现人物品质,语言朴素自然,平凡中包含深情,读来真实可信,生动感人。课文多处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如,第十四自然段“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与第七自然段“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照应;第十五自然段“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与第五自然段“我对小精灵说:我一个人在家,我的手指被锤子砸伤了”照应;最后一段“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与第十自然段“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照应。这样写,使得全
16、文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七、老师为你列写作提纲。人物关系具体事例结尾这一种方法要求我们在文章的开头先交待人物关系,然后再叙述具体事例,最后点明人物特点,揭示主题。人物关系:这里是文章的开头,指的是要交代清楚自己和要写的人物的关系。点明“我”和谁。这里的谁,可以是任何人物。具体事例: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落了,要具体地叙述了。指的是具体地叙述一件或两件事情。在叙述的过程中,要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来细致描写,要会选择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细节来描述事例。如果叙述一件事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开始怎样,后来怎样,最后又怎样,要一步一步地写具体。要注意突出所写的人物的特点,以“我”衬托所写的人物。文中的事例应该是“我”和另一个人物同时做的,是两个人物的活动的发展变化。在事情的发展变化的展示人物的思想品质方面的特点。特点:这里是文章的结尾,可简单地点明人物的某一特点,也可用抒情的方法,通过赞美的口气来点明人物的特点。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