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让历史学习自觉走向科学,走向创新。新课程提倡学生主动学习,关注学习过程,并不表示忽略甚至放弃学习的结果。如今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获取历史知识的渠道很多,而各种信息又混杂在一起。这样,学习很容易因为不能合理鉴别信息而陷入现代信息的困惑中,甚至将错误信息照单全收。因此,帮助学生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指导他们对有用信息合理组合才能有利于我们说明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和感受,是分析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同样,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这一课中,一些学生提到了“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等传说,也有一
2、些学生则坚持“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里,传说和史实各想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争得一席之地。因此,我及时抓住了这个教育契机,带大家做了个“传话”的游戏,启发大家来思考“传说与史实的区别”。结果,实践出真知,无需作更多的解释。他们的体验是最真实的,也是最珍贵的,是无法替代的。这比罗列一大堆古猿进化资料更有说服力,他们很自觉地站到了科学的立场上。此时的学生已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是与老师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了创造者和参与者。同时,针对学生提出的“有人认为人类的祖先可能来自海洋”这一说法,鼓励他们通过上网、阅读等多种方式查找资料,并结合课本上的观点,大胆设想,合理推断,表达个人见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让学生对书本大胆质疑,而不是生搬硬套,被动记忆,让他们超越课本,超越老师,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