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惠阳区淡水石桥小学 潘玉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一个学生不管学习什么,只要有兴趣他就会自觉地,主动地学习,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在这方面谈以下几点做法与体会。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教学中重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愉快、主动的探索知识,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让学生都“活”起来,“动”起来,才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索
2、参与的空间,通过活动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数学9加几进位加法时,为了减轻学生对学习“凑十法”理解困难,我先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用顺口溜帮助学生理解。如“9凑1,8凑2,7凑3,6凑4,两个5相凑就满十”,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对知识的追求。二、增加趣味性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更多关注的是“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活动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
3、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课,我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练习“买卖东西”。把教室当成超市,四个小组长当售货员,把学生准备好的东西标上价钱,让学生当一回顾客,用“学具钱”当真正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一件东西。学生在活动中兴趣非常高涨,纷纷拿出“自己的钱”买心爱的东西。使学生在这个买卖过程中,不知不觉认识了元、角、分,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一定的生活技能。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容易产生共鸣,又有新鲜感。三、动手实践,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
4、效地运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去动口数、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好的效果。如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利用低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让他们跟着老师画图形的草图,这样不仅让他们很带劲地画而且又加深了他们对图形的认识。又如教“钟面的认识”时,让他们画钟面草图,从而印象更加深刻。四、巧设练习,激发兴趣。重复单调的练习,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白白浪费时间,所以练习设计要力争新颖创新。就其
5、教具来说,我认为习题可用儿童所喜欢的小熊猫,小白兔小猫等动物的眼睛出示数字,在动物的鼻子出示运算符号,也可以把数字卡片或题卡戴。在小动物的头上或挂在其脖子上,同时习题也可以制作一些色彩鲜艳,带点魔术性和童话色彩的图片。我喜欢用语言创设情景:81,82两个数字小朋友在争吵,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老大,怎么办呢?为学生在想象中渗透一种内在的欣喜和满足。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要形式多样,如教数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边打手势边对口令,小猫凑数等有趣的练习,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总而言之,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高兴的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钻研教材,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才能对学习有兴趣,只有有兴趣,才能学好数学,体验成功后的乐趣,从而实现数学的价值。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