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9.02KB ,
资源ID:7940020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9400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pc****0】。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pc****0】,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风险分级管控样板.doc)为本站上传会员【pc****0】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风险分级管控样板.doc

1、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2. 2.术语与定义 . 4 3. 3.危害因素辨识 . 4 4. 3.1辨识范围 . 4 5. 3.2辨识内容 . 5 6. 3.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 5 7. 4.风险评估方法 . 6 8. 4.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 6 9. 4.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 8 10. 6风险控制 . 12 11. 6.1 风险度(危险性) . 12 12. 6.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 1313. 6.4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 15 14. 6.5风险控制措施评审 . 15 15. 7.工作程序 . 1616. 8.风险培训

2、 . 1717. 9.风险信息更新 . 17 18. 10.附件 . 18 19. 10.1作业活动清单 . 18 20. 10.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 1821. 10.3设备设施清单 . 1822. 10.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 18 23. 10.5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18 24. 10.6风险管控登记台帐 . 18 1.规范性引用文件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 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186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

3、管总局令第40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0号) 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2013年完整版)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3年完整版)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AQ3013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该行业涉及的其他标

4、准、规范、文件。2.术语与定义 2.1危险有害因素:简称危害因素。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和管理上的缺陷。 2.2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的过程。 2.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和严重性。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大小和程度。 2.4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是指通过对工作过程的逐步分析,找出其有危险的工作步骤,进

5、行控制和预防。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2.5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适合于对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2.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危害因素辨识 3.1辨识范围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

6、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臵;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3.2辨识内容 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依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3.3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及后果 危害因素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

7、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4.风险评估方法 公司结合实际,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本次风险管控选用的方法为风险矩阵法(LS);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4.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防止从事某项作业活动的人员、设备和其他系统受到影响或损害。该方法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风险评估、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

8、制措施等内容。 4.1.1作业活动的划分 按生产流程的阶段、地理区域、装臵、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 (1) 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 (2)异常情况处理:停水、停电、停气(汽)、停风、停止进料的处理,设备故障处理。 (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的安全条件确认。 (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汽车装卸车、包装、库房叉车转运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机组维修、等其他作业。 (5)管理活动:现场监督检查等。 4.1.2作业危害分析的主要步骤 (1)划分并确定作业活动,填入作业活动清单(参照表1)。

9、表1 作业活动清单表1 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序号 岗位/地点 作业活动活动频率备注12(活动频率:频繁进行、特定时间进行、定期进行。)(2)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时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如果作业流程长、步骤多,可将该作业活动分为几大块,每块为一个大步骤,再将大步骤分为几个小步骤)。 (3)辨识每一步骤的潜在危害填入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风险矩阵法参照表2)。 表2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记录受控号)单位: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序号工作步骤危害因素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主

10、要后果控制措施 LS风险等级分析人员:分析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审定人:审定日期:(备注: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示清单提问: 1)身体某一部位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 2)工具、机器或装备是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 3)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 4) 从业人员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的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是否过度? 6)空气中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 7)照明是否存在安全问题? 8)物体是否存在坠落的危险? 9)天气状况是否对可能对安全存在影响? 10)现场是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物质? 可以从

11、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4)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从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各方面考虑。如果这些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的控制措施。 (5)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分析。按照风险矩阵法(LS)判断准则对危害因素产生的主要后果进行分析。 (

12、6)根据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判断是否为可容许风险。 4.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的目的是针对拟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出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险、有害因素、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进行检查或评审。 4.2.1安全检查表编制的依据 (1)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2) 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情况; (3) 系统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4) 分析人员的经验和可靠的参考资料;(5) 有关研究成果,同行业或类似行业检查表等。 4.2.2安

13、全检查表编制分析要求 (1)既要分析设备设施表面看得见的危害,又要分析设备设施内部隐藏的内部构件和工艺的危害。 (2)对设备设施进行危害识别时,应遵循一定的顺序。先识别厂址,考虑地形、地貌、地质、周围环境、安全距离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厂区内平面布局、功能分区、危险设施布臵、安全距离等方面的危害,再识别具体的建构筑物等。对于一个具体的设备设施,可以按照系统一个一个的检查,或按照部位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或从前到后都可以。 (3)分析对象是设备设施、作业场所和工艺流程等,检查项目是静态的物,而非活动。所列检查项目不应有人的活动,即不应有动作。 (4)检查项目列出后,还要列出与之对应的标准。标准可以

14、是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可以是行业规范、标准、本企业的有关操作规程、工艺规程或工艺卡片的规定。检查项目应该全面,检查内容应该细致,达不到标准就是一种潜在危害。 (5)控制措施不仅要列出报警、消防检查检验等耳熟能详的控制措施,还应列出工艺设备本身带有的控制措施,如连锁、安全阀、液位指示、压力指示等。 4.2.3安全检查表分析步骤 (1)列出设备设施清单(参照表3)。 表3 设备设施清单(记录受控号) 单位: 单元/装臵: : 序号设备名称类别/位号所在部位 备注(填表说明:1.设备十大类别:炉类、塔类、反应器类、储罐及容器类、冷换设备类、通用机械类、动力类、化工机械类、起重运输类、其他设备类。2.参

15、照设备设施台帐,按照十大类别归类,按照单元或装臵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臵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3.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2)确定编制人员。包括熟悉系统的各方面人员,如工段长、技术员、设备员、安全员等。 (3)熟悉系统。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操作条件、布臵和已有的安全卫生设施。 (4)收集资料。收集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程、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的事故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依据。 (5)判别危害因素。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为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6)列出安全检查分析评价表。针对危险因素和有关

16、规章制度、以往的事故教训以及本单位的检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要点和内容,填入表4 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表4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记录受控号) 单位: 区域/工艺过程: 装臵/设备/设施: 序号检查项目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后果现有安全控制措施LSR风险等级建议改进措施备注分析人员: 日期: 审定日期: (填表说明:审核人为所在岗位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领导或车间主任;偏差发生频率:从未发生、曾经发生。)5. 风险矩阵法(LS)判断准则 表5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等级标准5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

17、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4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3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发生或预期情况下发生 2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效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1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表6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等级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人员财产损失/万元停工企业形

18、象5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死亡50 部分装臵(2 套)或设备重大国际影响 4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丧失劳动能力25 2套装臵停工、或设备停工行业内、省内影响3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10 1 套装臵停工或设备地区影响2不符合企业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10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公司及周边范围1完全符合无伤亡 无损失没有停工形象没有受损表7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风险度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0-25 1级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2级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

19、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9-123级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3个月内治理4-92级可接受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45级轻微或可忽略的风险无需采用控制措施需保存记录6风险控制 6.1 风险度(危险性) 危害因素辨识出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害因素的风险大小,即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6.2风险度的分析及风险分级判定准则 企业在选择适当的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完成辨识后,应制定适合本单位的风险评估准则,以便于准确的进行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从考虑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

20、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影响。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估准则。 (1)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本指南推荐两种风险度的分析评价方法作为判断风险等级的准则。6.2.1风险矩阵法 本方法的风险度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事件后果的结合(判断准则见附件2)。即: R=LS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事件后果严重性S判别准则 安全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本方法采用风险矩阵法把风险等级分为5级,分别是:1级(很高)、2级(高)、3级(中)、4级(低)、5级(较低)。 6.3风险分级控制要求

21、 风险分级管控原则如下: A级5级: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各工段、班组负责A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蓝色风险监控。 B级4级:蓝色风险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负责B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C级3级:黄色风险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负责C级危害因素的控制管理,

22、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D级2级:橙色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具体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E级1级:红色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

23、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以下情形应直接确定为D级2级风险:(1)开停车作业、非正常工况的操作。 (2)同一爆炸危险区域内,现场作业人员10人以上的。 (3)10人以上的检维修作业及特殊作业。 (4) 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的主要装臵。 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罐区。 (6) 厂区外公共区域的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 6.3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 对4个级别的风险实施多种措施控制:E1级红色风险,D2级橙色风险,C3级黄色风险,B4级和需要制订控制措施的A5级蓝色风险。 6.3.1风险控制措施应包括: (1)工程技术措施,

24、实现本质安全; (2)管理措施,规范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完善、落实事故应急预案;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等; (3)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4)个体防护措施,减少职业伤害。 6.3.2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 (1)可行性和可靠性; (2)先进性和安全性; (3)经济合理性及经营运行情况; (4)可靠的技术保证和服务。 6.4风险控制措施评审 控制措施应在实施前针对以下内容评审:(1) 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是否使风险降低到可容许水平; (3) 是否产生新的危害因素; (4) 是否已选定了最佳的解决方案; (5) 是否会被应用

25、于实际工作中。 7.工作程序 7.1企业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主管部门,每年应定期制定“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经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批准后下发执行。各级组织(公司、部室、车间、工段/班组)均应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并对“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计划”进行分解落实,直至班组、岗位,作为开展危害因素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依据。 7.2各单位按照计划,依据适用的辨识评价方法对本单位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后,填写相应的“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经本级风险评估小组进行汇总、评审后,逐级上报。 7.3上级风险评估小组组织审

26、核、修订后,将审核、修订意见反馈各下级单位。重大(D级2级)及以上风险必须报公司批准。 7.4各级单位要根据最终分析评价记录结果,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照表8),由本级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发布。表8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受控记录号) : 序号风险点(作业活动或设备设施)风险 等级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分析来源 填表人: 8.风险培训 各级单位应制定风险评估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估方法、评估过程及评估结果进行培训,并保留培训记录。 9.风险信息更新 各级单位要依据辨识评价结果,建立本单位的风险管控登记台账(参照表9),台账应结合实际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一次)。 表9风险管控登

27、记台帐(受控记录号) 填表单位: : 序号识别时间审定时间单位或活动B(4级)C(3级)D(2级)E(1级)合计备注(注:单位或活动危害因素所存在的单位或暂时的某项活动。)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 (1) 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2)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3)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4)事故事件发生后; (5)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10.附件 10.1风险管控机制 10.2风险管控实施方案 10.3作业活动清单 10.4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表 10.5设备设施清单 10.6安全检查分析(SCL)评价表 10.7风险管控登记台帐 10.8风险点名册 10.9风险培训记录 10.10较大危险有害因素安全警示标志牌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