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糖 尿 病,diabetes mellitus,1,定义,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2,糖尿病病因学分类,1,型糖尿病,免疫介导糖尿病,典型,LADA,特发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3,1,型糖尿病的定义,由,B,细胞破坏引起,通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4,2,型糖尿病的定义,由胰岛素抵抗情况下胰岛素
2、进行性分泌不足引起,包括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相对缺乏,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伴有胰岛素抵抗,5,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6,7,自然病程,病因,正常,糖耐量,IGT,IFG,IGR,糖尿病,致残,死亡,血 管 损 害,IFG,:空腹,血糖受损,IGT,:糖耐量异常,IGR,:,血糖调节受损,8,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9,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可分为,6,个阶段,第,1,期,遗传学易感性,HLA,系统多态性,第,2,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
3、病毒感染,第,3,期,免疫学异常,ICA,、,IAA,、,GAD,65,第,4,期,进行性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第,5,期,临床糖尿病,第,6,期,病后数年,临床表现明显,10,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遗传易感性及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的功能缺陷,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临床糖尿病,11,正常人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胰岛素的分泌,第一时相:快速分泌相,细胞接受葡萄糖刺激,在,0.5-1.0,分钟的潜伏期后,出现快速分泌峰,持续,5-10,分钟后减弱,.,反映,细胞储存颗粒中胰岛素的分泌,第二时相:延迟分泌相,快速分泌相后出现的
4、缓慢但持久的分泌峰,其峰值位于刺激后,30,分钟左右,.,反映新合成的胰岛素及胰岛素原等的分泌,300,200,100,0,0 20 40 60 80,时间,(,分钟,),血 浆 胰 岛 素,第一时相,第二时相,葡萄糖,=7.9mmol,pmmol/L,12,时间,0600,1000,1400,1800,2200,0200,0600,800,600,400,200,胰岛素分泌,(pmol/min),正常,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模式,Polonsky KS,et al.N Engl J Med,1996;334:777,0,13,各种状态下胰岛素的分泌情况,正常,T1DM,T2DM,胰岛素分
5、泌量,时间,14,病理生理,糖代谢,肝、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利用减少,肝糖输出增多,脂肪代谢,合成减少、脂蛋白酯酶活性低下,胰岛素极度缺乏时,脂肪动员增加,酮症,蛋白质代谢,负氮平衡,高血糖,15,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症候群:三多一少,并发症和(或)伴发症,反应性低血糖,围手术期或健康体检时发现高血糖,16,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症候群:三多一少,并发症和(或)伴发症,反应性低血糖,围手术期或健康体检时发现高血糖,17,并发症,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感染,慢性并发症,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的其他病变,糖尿病足,18,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脑血管病,白内障、眼底改
6、变,口腔念珠菌病,结核,冠心病,皮肤黄色瘤,肝脏脂肪沉积,体位性高,/,低血压,慢性肾脏疾病,腹泻,阳痿、阴道炎等,胰岛素性脂肪,萎缩或肥大,夏科关节,脂肪渐进性坏死,神经性溃疡,腱反射消失,骨病,19,大血管病变,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肢体外周动脉,20,微血管病变,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脉直径在,100u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微血管网,典型改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主要累及: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21,神经病变,机制,主要由微血管病变及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以致山梨醇增多所致。,病变部位,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感觉异常,运动神经受累,自主神经
7、,22,1,期:血流动力学改变,2,期:结构改变,3,期:早期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199ug/min,4,期:临床肾病,UAER,200ug/min,;尿白蛋白,300mg/24h,;尿蛋白,0.5g/24h;,可有肾功能减退,5,期:尿毒症,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23,眼部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背景性视网膜病变,1,期:微血管瘤 出血,2,期:微血管瘤 出血并硬性渗出,3,期:出现棉絮状软性渗出,增殖性视网膜病变,4,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5,期:机化物增生,6,期:继发性视网膜脱离、失明,24,糖尿病足,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
8、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定义为糖尿病足。,25,1999WHO,糖尿病糖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BG,)水平,7.0mmol/L(126mg/dl),或,OGTT,试验中,,2hPG,糖水平,11.1mmol/L,26,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治疗措施个体化。,治疗目标: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糖尿病症状,防止或延缓并发症。,方案:“五套马车”,饮食、运动、药物、糖尿病教育、自我血糖血测,27,糖尿病教育,认识糖尿
9、病是终生疾病,了解糖尿病基本知识和治疗控制要求,良好生活方式,配合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学会测定尿糖、血糖,学会胰岛素注射方法,28,饮食控制,三步曲,第一步确立每日饮食总热量,计算标准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计算每日所需食物总热量,食物总热量(,kcal,),=,理想体重,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休息状态,25,30 kcal,中度体力劳动,35,40kcal,轻体力劳动,30,35kcal,重体力劳动者,40kcal,以上,29,第二步:,饮食控制,三步曲,每日所需的各营养要素的比例,30,运动治疗,目的,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制定运动计划、循序渐进、长期
10、坚持,年龄、性别、体力、病情及有无并发症等不同条件,注意安全,控制血糖,31,第三步:合理分配餐次,三餐热量分配一般为,1/5,,,2/5,,,2/5,或,1/3,,,1/3,,,1/3,随访调整,饮食控制,三步曲,32,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促分泌剂,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TZD,),GLP-1,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33,1,型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围手术期,妊娠和分娩,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口服降药物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继发性糖尿病,胰岛素治疗,适应症,34,胰岛素的分类(按作用时间),35,胰岛素治疗,注意,清晨高血糖原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黎明现象,Somogyi,现象,36,糖尿病控制目标,37,监测,自我血糖监测,GHbA,1,C,(,2-3,月),定期了解血脂水平;心、肝、肾、神经功能和眼底情况,38,一级预防:避免糖尿病发病,二级预防: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糖尿病,三级预防:延缓和防治糖尿病并发症,预防,39,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