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物理在其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使其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要重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往的理论研究和教改经验表明,只要我们遵循创造力培养规律,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可能的,而且也是可行的。本文拟对物理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提几点拙见。(一)激发创造动机、培养创造意识创造动机是学生进行创造活动的内驱力。只有学生产生了发自内心的进行创造活动的要求和欲望,才能真正调动其心智能量进行创造活动。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联系学习内容介绍科技发展前景。如讲静电时,教师可以介绍静电除尘、静电灭菌以及静电处理污水等技术的进展与前景;学习物质结构时我们可以介绍纳米技术的应
2、用可以使陶瓷材料棒打成结,利用隧道扫描显微镜我们能观察到物质的原子,并可以随意移动其中某个原子;学习光学时,我们可以介绍激光测距技术使我们精确地测出了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激光制导技术可以利用激光束指引导弹的飞行方向从而提高命中率,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2设计问题情境、提供创造机遇。我们已往的教学对学生评价的标准是学生是否牢固地记住了教师所教的知识,是否能熟练地运用教师所教的方法、按老师预设的范式进行思维和解决问题。当学生提出新颖、古怪的问题或没有按常规方法解决问题时,常常得不到教师的鼓励,甚至遭到批评,以致于这种求新、求异、独立思考的动机逐渐消失殆尽。在教学中教师要力争
3、给学生尽量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鼓励提出不同见解、新颖的问题和别具一格的解题方法,因势利导培养学生求新求异的思维动机。3建立兴趣小组、鼓励小发明小创造。可以让他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如制作光控窗帘、声控开关、音乐卡片、航模、无尘黑板擦等,还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制作简易实验装置等。实践证明这都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小发明、小创造的成果使学生体会到创造不再神秘莫测,不再是只有天才、专家才能做的事,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动机。(二)传授高效知识提高迁移能力已有知识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原材料,是创造力产生的基石。只有具备了丰富的高质量的可供远
4、距离灵活迁移的知识、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创造性活动才更容易进行。为了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我们认为至少要做到如下几点。1认知结构的内容合理。首先,要具有足够数量的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即下位知识和上位知识。只有这样,上位知识才能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记忆和运用,下位知识才更加系统有组织。如力的概念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抽象,但当学生头脑中具有了42人与地球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两个静电荷通过库仑力相互作用、桌面上的书与桌面通过弹力相互作用后,力的概念便不再抽象难懂,而一些具体知识也更加系统了。其次,既要具有是什么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又要具有怎么办的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第
5、三,要具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以往的教学往往只重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机械地记定义、定理、原理、题型、解法,然后便幻想学生能具有多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孰不知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那只能是奢望。2认知结构的组织要合理。高效知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之间联系紧密,具有合理的结构、能形成网络和系统。这就要求我们教学时注意从大处着眼从知识之间的联系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造力。当然,在知识的过程中充分的合理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问题的解决是知识的迁移,知识的远距离灵活迁移便构成了创造问题的解决。可见具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知识对于创造性问题解
6、决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高效的知识,麦克斯韦不会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组、牛顿无法提出牛顿三定律、爱因斯坦也不能创立广义相对论。(三)重视智力的开发是创造力培养的关键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没有敏锐的观察力、集中的注意力、牢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像力和灵活敏捷的思维能力,创造力便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中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对于创造力来讲尤为重要,被称为创造力的两大认识支柱。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像力,他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列宁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像力法拉第不会提出力管的概念、凯库勒无法发现苯环结构。物理教学中灵活多样地运用多媒体、录像、幻灯等教学手段,采用多种方式丰富学生头脑中的表象、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习惯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想像力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