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数学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乃是对学习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改变“注入式”教学,实现教学过程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到“以学生为主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他们学习知识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运用直观手段,激发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对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事物比较敏感、好奇。针对这一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插图、直观的教具、学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其学习兴趣,把那些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出来
2、的数和形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到课堂上,引导他们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概念。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插图,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经常参与的活动场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形象逼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如“1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认识人民币”等内容,教材中鲜明的主题图一下子使孩子们产生了亲切感,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兴趣。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演示小熊运南瓜,第一次运了4个,第二次运来2个,过了一会儿又运来了1
3、个。学生根据画面很容易列出算式:421,不经教师指导就能正确读连加算式,并结合情境进行计算,整个过程好象是水到渠成,读、写连加算式的重、难点很容易的得以突破。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演示既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为学生理解算理铺路搭桥。二、利用故事导入,诱发兴趣由于一年级学生具有喜新、好奇、好动和注意力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诱发学习兴趣。如:教学“6的认识”时,我先通过故事情境导入。师:今天,数学王国可热闹了!原来又增加了一个新成员-“6”,你们看有几位数字欢迎他?桌上倒了几杯茶?端来了几只盘子?每只盘子里放1块蛋糕,共有几块蛋糕?我利用多媒
4、体逐一展示问题,让学生逐一回答。师:你们看到的数字、杯子、盘子和蛋糕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这个共同点是什么吗?生:“他们的共同点都是6个”。由于问题提出有情节、有意境,符合实际,学生仔细观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尝到了探索奥妙的乐趣,从而萌发了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引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兴趣。三、利用学具操作,培养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常常需要借助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具体的材料,建立丰富的表象,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经验,这既
5、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满足了学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如在教学十几减九时,我通过让学生当当小猴动手(如图)摆一摆、分一分(给小兔9个桃)想一想还剩几个桃?来探索139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得出了以下几种计算方法:13里一个一个减,减9个还剩4个桃。从10个里减9个还剩1个,剩下的1个和外面的3个合起来是4个。先从13个里减去3个,再从10个里减去6个,还剩4个。这样,使教学活动在动态中进行,使儿童把外显的动作与内隐思维活动和谐地结合在一起,顺应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集中了儿童的注意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四、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兴趣新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
6、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要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有这样一道题开放题:一年级二班有18人春游租车。有11人座的车2辆,6个人座的车3辆,4人座的车5辆。你能想出最好的租车方法吗?比一比哪一组想出的租车方法最多、最好(空座最少)。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人人参与讨论。最后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同学们想出了多种租车的方法。其中一位同学说,11座的车租一辆,6人座的车租2辆。针对这位同学的发言有许多同学争先恐后的发表自己的意见,
7、有的说,这种租车方法有5个空座位,还有的说,其中有一辆6人座的车上只座了一个人,经过讨论,大家都认为这种租车方法空位多,太浪费。这时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了,他们抢着一个接一个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11座的车租2辆;有的说,11座的、4人座的和6人座的车各租一辆;有的说,4人座的和6人座的车各租2辆;有的说,4人座的车租5辆;有的说,11座的车租1辆,4人座的车租2辆。这时一位同学着说,他们这种方法都不好,因为都有空座位,我就租3辆6人座的车,把春游的18位同学全部座上,正好没有空座位。这时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同学们都向这位同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汇报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种
8、方法最佳。这道题老师虽然没讲,但因为它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反映的是学生身边的事,因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做到人人参与,各抒己见,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巧设多种练习,发展兴趣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知,形成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我根据学生好奇、好强、好胜、好新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练习,对练习的层次、方式、题型做科学安排。适当穿插游戏、竞赛、开放式练习等,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1游戏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所学内容。适时开展“传口令”、“找朋友”、“小兔送信”、“摘水果”、“对口令”等形式多样的游戏。如
9、:教“11-20各数的认识”后,我们设计了一道拍手游戏:让同桌的两个同学互说数的组成。“我说十”,“我说一”,合:“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通过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处于一种积极活动状态,加深学生对20以内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理解,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2开放精心设计一些形式新、解法活的开放题。可在老师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完“20以内数的认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作为本课的结尾。“六一”快到了,妈妈给你12元钱,你可以用12元钱干什么?这是一道开放题,解决时学生必须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考
10、虑12的组成。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争论中相互交流,自我评价、自我完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又渗透了数学思维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3竞争21世纪将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时代,要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竞争强者,必须从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强、好胜心理,开展“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小能手”、“看谁摆得又对又巧”、“小组对抗赛”、“夺红旗比赛”、“男、女生对抗赛”,从小训练学生参与竞争,不怕竞争,学会竞争的能力,为他们适应未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一个有趣的学习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能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并且能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