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 IDS ),是由艾滋病病毒(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一、流行概况自1981年美国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以异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幸免。截至2006年11月21日,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合计约3950万。其中成人3720万,妇女1770万,小于15岁的儿童230万。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
2、,截至2006年12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累计报告艾滋病191565例,其中艾滋病病人47713例;死亡13632例,估计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我国艾滋病流行呈现以下特点:1.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2.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3.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4.艾滋病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5.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6.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1993年,甘肃省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至2006年12月底,全省累计报告HIV感染者322例,其中艾滋病病人94例,已死亡48例。流
3、行范围波及甘肃所辖14个市(州)55个县(区),超过全省所有县(区)数的一半。目前,甘肃省虽属艾滋病低流行区,但防治形势仍不容乐观,存在与高流行区相似的高危人群及高危行为。主要表现在:普通群众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自我防范意识差;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低;通过性行为感染性病、艾滋病的比例持续上升,女性患病比例逐年加大;吸毒人群静脉注射比例逐年上升。甘肃省艾滋病防治形势同全国一样正处于关键时期。二、艾滋病的病原体及其特点HIV是一种存在于人的体液中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淋巴细胞,从而使整个人体免疫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人体
4、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导致死亡。HIV能发生变异,使机体产生出来的抗体不能识别病毒;病毒变异很快,给研制疫苗带来困难。HIV对外界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不易存活;HIV对环境中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亦不强,高温蒸煮以及常用消毒剂(例如医用酒精、碘酒、来苏水、漂白粉或其它漂白消毒剂、过氧乙酸等)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三、艾滋病的传播1.艾滋病的传染源:艾滋病病人及HIV携带者是艾滋病的传染源。人是HIV的惟一宿主。 HIV一旦进入人体,主要侵犯T淋巴细胞,并且长期存活于人体内,成为持久的传染源。2. HIV的传播的三个条件:(1)有足够量的HIV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体内排出(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
5、物等);(2)具备一定的途径使足够量的HIV从一个人传给另外一个人(如性伴、受血者、母亲传给胎儿和婴幼儿);(3) HIV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体内(通过阴道、直肠或口腔粘膜溃疡或皮肤破口、输血、共用未消毒的注射针具、妇女生产、哺乳等)。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血液传播: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注射被污染的血制品;移植感染者的器官;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针头;使用不洁医疗器具,理发、美发工具。(2)性交传播:同性和异性性接触;肛交具有最大的传染危险;无保护的性交或口交;传播效率:肛交阴道性交口交。(3)母婴传播:如果母亲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那么她很有可能会在怀孕、分娩过程或通过母乳喂养过程中使她的
6、孩子受到感染。传播概率:分娩怀孕哺乳。4.非传播途径:(1)呼吸道(同室工作、学习、生活)、消化道(一起进餐)不会造成传播;(2)日常生活接触(礼节性接吻、拥抱、握手、游泳、共用马桶、浴盆、电话机,接触病人的衣、被、钱等一般生活用品)不会造成传播;(3)蚊虫叮咬不会造成传播;(4)家养动物的抓、咬伤不会造成传播;(5)与HIV感染者、A IDS病人及家属一起工作、学习及日常接触也不会造成传播。四、临床表现从HIV感染到发展成艾滋病患者一般包括4个时期。(1)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2-6周出现,症状为非特异性,似感冒,能很快自愈。在感染HIV后最初的一段时间,血液中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这一时
7、期在医学上称为窗口期,平均为2周-3个月。处在窗口期的患者体内艾滋病病毒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因此此时传染他人的危险度很高。(2)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在急性感染期后的一段时间,感染者进入无明显症状的时期,这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平均8-10年。(3)艾滋病前期潜伏期后,机体开始出现与艾滋病有关的症状和体征,直至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前的一段时间,称为艾滋病前期。这时,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4)艾滋病期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患者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最终患者的免疫功能全面崩溃
8、,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即进入艾滋病期。五、诊断与治疗确诊艾滋病不能单纯依靠临床表现,最重要的根据是患者血液HIV抗体检测结果。当怀疑自身感染HIV后应当及时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检测。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出现一系列艾滋病临床症状或免疫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牗CD4细胞200mm 3牘时,就要考虑进行抗病毒治疗。经过多年的艰辛探索,初步形成了的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的方案,也就是常说的“鸡尾酒疗法”。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增加CD4细胞数量、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除采取抗病毒治疗外,还采取及早治疗已出现的
9、机会性感染及肿瘤,支持、免疫调节和心理治疗。同时,需要强调的是艾滋病病人要坚持规范服药,治疗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随意停药或不定时、不定量服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艾滋病病毒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甚至治疗失败。六、预防控制1.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原则(一)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三)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综合评估。(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五)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加强监督。3.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基本策略: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4.预防
10、措施(1) HIV AIDS是可以预防的,其传播途径的特殊性、单一性,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了有利条件。(2)切断“流行三环节(传染源、感染者、传播途径)”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就能有效地阻断流行。(3)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预防措施(4)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是目前最有效的防治手段(5)医疗卫生机构在控制HIV医源性感染中起决定性作用。5.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英文缩写VCT) VCT是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重要措施。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可消除或缓解因怀疑感染艾滋病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还可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采取适宜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
11、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咨询和检测是保密的。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个人可自愿选择是否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阳性者,可通过咨询获得有关艾滋病病毒抗体确认试验、治疗、预防母婴传播、预防感染他人和得到关怀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或转介信息服务。6.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美沙酮维持治疗)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是指在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中,选用合适的药物,对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进行长期维持治疗,以减轻他们对阿片类物质的依赖,减少由于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引起的疾病、死亡和引发的违法犯罪,使阿片类物质成瘾者回归社会。2006年7月4日,卫生部、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了滥用阿片类物质成瘾者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方案,指导全国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工作。2006年9月28日,我省第一个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金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开诊。现全省已经开诊的美沙酮门诊有14个,分布于12市(州)。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精品资料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