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同课异构感想 黄石九中 陈思2012年11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江岸区与西塞山区组织的同课异构活动,此次活动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成功凝聚了各级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心血与努力。这次活动的过程虽然很辛苦,但通过这次活动我也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同课异构这个活动今年已经是第二届了,对于两个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起到立刻很好的桥梁作用,去年作为观摩老师,对江岸区广雅中学的吴小霞老师的课记忆犹新,今年就已经是作为参与者的身份了。任何一节公开课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个漫长的磨课过程,我的这一节课也不例外。从10月27号的太谷之行开始,汪主任就正式的通知了我,11月22号的同课异构这个任务
2、,所以我也是带着任务在山西太谷学习的,压力很大,三天的行程,我几乎都是在8年级听课,并且向太谷的老师认真的请教了高效课堂这个模式各个方面的问题,带着很对疑问和对这个模式新的理解,一路上我已经开始构思我的这节课了!11月8号左右,我接到了最终确定的课题,八年级上Unit 8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B 第一课时,是一节听说课。我凭着自己对于高效模式的理解,准备了一节课,在校内试讲的时候,让我们学校很多老师露出了无奈的表情,因为我的这节课与以往的优质课是完全不同的,没有了老师的表演成分,更多的是落实到了学生身上,这样的课,可以出去上吗?教研组长皱起了眉头
3、,说不出哪里不好,也说不出出彩的地方。就这样,反复修改了几次,最终到了11月15号区内同课异构的课堂上。11月15号的课上得比我意想中的顺利,十六中学生的素质很高,凭借我的亲和力,学生也出奇的配合,最终的测评还是不错的。但区教研室的领导认为,我的表演成分还是多了一点,学生操练的机会相对就少了,还是没有具体落实好以学生为本。并且课堂上的评价也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上午四节课后,下午我们评课也评了整整四节课,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们也诚恳的提出了对我们四节课的肯定与看法,给出了很对有价值的意见,最大的争议就是评价模式,我始终对于评价做的不是很自如,放在我的课当中没有添彩,反而还阻碍了我的发挥,随着22号的
4、到来,压力越来越大,我心里越来越没有底。我的课是在21号才完全定的稿,这期间,我每修改一次,就请几位英语老师听我上一次,看在哪些环节的处理上还可以更好,21号,正好市教研室的陈老师也来我们学校督导检查,我把我的课也上给他看了一遍,陈老师也针对我的课,提出了很多专业的以意见,比如,不用刻意的想写很花哨的东西去展示自己的课,要把每一步都落实到学生身上,落实得好了,每一个小的环节都是亮点。这正好说到我的心坎去了,我老是怕课不够新颖,不够出彩,喜欢挖空心思的想一些新鲜的东西加进去,有时衔接得不是很好,反而画蛇添足了!我也采纳了陈老师的建议,在给学生任务的环节加大了难度,层层递进训练我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5、第二天的行程是充实与紧张的,我相信一行的3位老师都是一样,马不停蹄的赶到武汉,走进学校,接触学生,晚上,就是一遍又一遍的练课了,经过了一晚上的紧张,第二天的课还是顺利进行了!我是第一节课,总的来说,流程还是进行的很顺利,不足之处是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还不够,因为第八单元的A部分学生还没有上,所以对于B部分有点陌生,但学生们还是很配合的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并且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动词一般过去时的运用掌握得还是很不错的。江岸区俞岚老师的课给了我很多新的理念和创意,让我反思到,我们英语学科,有其它本身的特殊性,既要以我们的高效课堂为宗旨去开展课堂,也要多多学习他们整合教材的能力和创新的课堂设计。课后的评课环节更是精彩纷呈,来自江岸区各所学校都派了老师来参加本次活动,也都派了代表积极发言,他们也都针对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也给了很多精彩的建议。气氛非常的融洽。参加一次活动,也许会牺牲我们大量的业余时间,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所学习到的东西是无形的,经历过一次才能真正的体验到。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多多学习,给自己的教学增加一些新鲜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