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历史上册总复习识记点梳理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1、华夏族是 族的前身。2、中华的“人文初祖”是 。炎帝号称 。 黄帝号称 。3、通过 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做“禅让”,由“禅让”制产生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4、经过考古资料证实为真实的历史,即为 ; 考古资料未证实者,即为 或 。5、河姆渡居民住 流域,种植 ,房屋构造是 式;半坡居民住在 流域,种植 ,房屋构造是 式。决定南北两种种植物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这两种原始居民过上 生活,主要是因为 的出现。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1、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于 年由 建立。2、第一个由王位世袭制产生的国王是 ,这个制度
2、到 时才结束。3、西周时期实现的政治制度是 ;该制度等级从属关系的依据是 。3、“青铜时代”是指 时期, 朝青铜文化尤其兴盛。 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 。4、都江堰是 时期 国 在 修筑的大型 工程。5、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进步的标志是 和 。出现于 时,推广于 时。 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6、战国时期最成功的社会变革是 国的 。 其根本原因是 ;直接原因是 。 其根本目的是 。变法的性质是 。(注:商鞅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在内容中,最能体现改革性质的是 ;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影响最深远的是 。县这一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时期7、我国有文字可考
3、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补充汉字七书-甲-金-篆-隶-草-楷-行)8、我国于 时期逐步进入封建社会。9、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提出“为政以德”。 主张“兼爱”、“非攻”; 主张按时令进山伐树,以便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环保意识)。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认识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 认为一切事物都能相互转化; 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1、前260年 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进攻。2、 年至 年,秦王赢政先后兼并 等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 的 的 国家,定都 。3、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秦始皇最大的贡献是 。)政治: 最高统治者称“ ”,
4、至高无上;中央:设立 、 、 ,分管 、 和 。地方:推行制 。经济:统一货币(使用 );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使用 ,后来还推广 )。思想:措施是 ,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的损失。(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军事:北 , ;南 , 。6、秦朝长城西起 ,东到 ;明朝长城东起 ,西至 。秦朝修长城的目的 明朝修长城的目的 7、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措施 (汉武帝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政治:接受 的建议,颁布 ;经济:把地方的 权和 权收归中央(统一使用 钱);思想:接受 的建议,实行 ;文化: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 (古代最高学府)。(地方上是 );军事:重用 和 征伐匈奴;民族
5、关系:两次派 出使西域,开通 。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在 年,目的是 ;第二次是在 年。目的是 ;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作出的最重大贡献是: 9、 年,西汉政府设置 ,总管西域事务,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辖的开始。10、丝绸之路路线: 。丝绸之路是 的桥梁 11、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出现在 ; 时, 于105年改进了造纸术。12、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时的 ; 活字印刷术是 时 发明的。1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 时的 ; 时期,人们制成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时广泛用于航海。14、 时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时广泛用于军事。15、华佗生活在 ,擅长 。制成 ,(
6、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被称为“ ”; 张仲景生活在 ,著有 ,奠定 的基础,被称为“ ”。16、佛教是在 时传入我国中原地区。最早的佛教寺院是 寺。17、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 。18、史记作者是 ,生活于 时期,体例是 ,记叙从 到 时期的史事; 资治通鉴作者是 ,生活于 时期,体例是 ,记叙从 到 时期的史事。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总特点是 和 。2、曹操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 (注意: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人,不是三国时期的) 年的 战,奠定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年的 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3、三国鼎立的形成: 年 废汉献帝(东汉结束)称帝,国号魏,定都
7、; 年 称帝,国号 ,史称蜀,定都 ; 年 称王,国号 ,定都 (今天的 )。大陆同台湾交通的最早记录是 4、魏晋时,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 奠定基础。5、北魏是 族建立的,统一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措施(1) ,(2)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北魏孝文帝改革最重要的历史意义 ,启示: , 二、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大运河是 帝时开凿的,以 为中心,北达 (今 ),南至 (今 ),自北向南分为 、 、 和 四段,连接了 、 、 、 和 五大水系。2、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武则天统治时期称为“
8、 ”,唐玄宗统治 期称为“ ”。(武则天的统治为“ ”的到来奠定了基础)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是 。4、唐朝时生产技术进步的典型表现是 和 。5、科举制度:(1) 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2) 帝时,正式设置 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 科最重要;(4)武则天:开创 ,并创设 ;(5)唐玄宗: 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6)科举制度到 年才被废除。使用了 年6、 将 嫁给松赞干布; 将 嫁给 ,他还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 ”了。7、唐朝实行 的民族政策;实行 的对外政策。8、 时,鉴真东渡日本,在奈良设计建造的 寺,至今犹存。 时,玄奘经过
9、 路西行 ,并以亲身经历写成了 一书。(可以看出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是“ ; ”)9、赵州桥是 朝时 设计和主持建造的。地位: , 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熟记备考宝典28页,“民族政权并立情况对比表”。2、北宋都城在 ,又名 ,今 ;南宋都城 ,今 。3、辽和北宋均为 所灭;西夏和金均为 所灭;南宋为 所灭。4、“澶渊之盟”是 年 和 的和议。(杨家将的故事反映的是 和 的对峙;岳家军的故事反映的是 和 对峙)1127年,金攻陷东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 ”。5、岳飞于1140年取得 大捷,1141年 和 和议, 向 称臣,双方以 至 一线为界。(注:辽和南宋
10、不能并立。)6、 时从 引入 稻。 成为最重要粮仓,民间流传“ , ”的谚语。7、宋代,南方 和 的丝织生产发达,棉纺织业兴起于 。8、 是我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被誉为“ ”。著名的瓷都有:江西的 ,泉州的 ,浙江哥窑烧制的 ,(唐朝 的 。 的 很有名)给人以别致的感觉。 地区是制瓷业重心。9、北宋东京的城市布局,打破了“ ”和“ ”界限,(唐朝长安 , 分开)城中的“ ”是娱乐商业场所。(北宋和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分别是 , )10、 时,泉州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态度是 。1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时 地区出现的“ ”。12、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以来,出现南移的趋势;
11、,开始南移; 起,南方农业超过北方; 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13、 年,铁木真建立 国,尊称为“ ”。毛泽东称之为“ ”。14、忽必烈于 年继承汗位, 年正式定国号为元,定都 (今 ), 年元军灭南宋, 年统一全国。15、忽必烈改制经济:(1)重视农业,禁止 治理 ,推广种植 ;(2)开凿 河和 河,还开辟 。政治:(1)设立 制度,中央设 ,地方设 ;(2)设 管辖台湾、澎湖列岛;(3)设 管理全国的佛教和西藏事务。16、元朝民族融合的典型表现是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族。有关对比:(成吉思汗最大的贡献是: ,建立元朝的是: ,下令开凿大运河的是: ,元朝开凿的是: ,元
12、朝管理琉球的机构: ,管理西藏的机构: , 在元朝成为中央正式行政区。 在西汉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1、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1) 祖:中央:废除 ,权分六部;地方:废 ,设三司;(2)厂卫制度。(锦衣卫是 设立;东厂是 设立),这是专制皇权的 。(3) 设立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 关系。(4)八股取士。(考试命题范围是 ,考生只能 ,不准 )2、清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1) 帝设立军机处。(标志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 )(2)大兴文字狱。(主要在 、 、 三朝)根本目的: 3、郑和下西洋:目的: 和 。时间: 年 年( 时)最远到达
13、 和 。4、抗倭名将有戚继光和 (泉州人)。5、 朝著名的医学家 的 被称为“ ”。3、 于 年,打败 殖民者,收复台湾。4、 年和 年, 帝两次在 大败沙俄。 年签订 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的边界条约。5、清朝维护祖国统一(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的主要措施:(1)东南: 帝时,统一台湾,设 。(关键人物: 和 )(2)东北: 帝时,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3)西南(西藏): 帝赐予“ ”封号; 帝赐予“ ”封号; 帝设置驻藏大臣; 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西北: 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立 管辖新疆; 帝平定准噶尔部(蒙古族)叛乱。()以联婚、会盟等方式,并修建 和 (清朝的第二政治
14、中心)联络与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6、清朝前期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 。7、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 ,闭关锁国的主要含义是 ,附:小归类1、证明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1)前60年,西汉政府(汉宣帝)设置西域都护;(最早归中央政府管辖)(2)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3)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乾隆帝);1884年,设新疆行省。2、证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1)唐朝:唐蕃联姻“和同为一家”;(2)元朝,元世祖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最早归中央政府管辖);(3)清朝:顺治帝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
15、;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4)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3、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史实:(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台湾),加强内地和台湾的联系;(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列岛;(3)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4)1684年,康熙帝时设台湾府。(李光地、施琅对统一台湾有贡献)4、行政制度:县这一行政单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省这一行政单位最早出现在元朝时(元世祖建立行省制度)周:分封制秦朝:中央:三公九卿制。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 地方:郡县制汉武帝时的监察制度: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地方设立十三州部刺史。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政务)元朝:元世祖设立行省制度。中央:中书省(最高行机构);地方:行省或省。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殿阁大学士。(明太祖) 厂卫制度。(锦衣卫明太祖设立,东厂明成祖设立)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5.四大发明:(1) 时期,发明 ;(2) 时期,发明 ;(3) 时期,发明 ;(4) 时期,发明 ;6.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宝典P10页 7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