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 集 体 备 课 教 学 案正、反比例的练习(6)(实验小学六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组)班级 六 主备教师李玉梅参 与 研 讨 教 师:六年级数学组教师个性化调整教学内容:正、反比例的练习。(教材第45页4、5题和10、11题)教 学目 标:通过练习、比较、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弄清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能够正确地判断正、反比例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根据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教学过程:一、 准备练习。1、口算:0.568= 6.4+= 1.2= 48(-)=
2、23= 325.30= 7= 57-=2、口答。(把下面的关系式补充完整)(1)( )时间=路程 ( )( )=( ),( )( )=( )(2)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 )( )=( )(3)总个数箱数=每箱木瓜的个数。( )( )=( )(4)单价( )=总价 ( )( )=( ),( )( )=( )二、指导练习,总结规律。1、填表格,回答问题。(1)每箱木瓜的个数一定,运来木瓜的箱数和木瓜总个数如下表:箱数:(箱)481632总个数:(个)3264把表格填写完整,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这里哪一个量是一定的? 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
3、么?(2)、木瓜的总个数一定,每箱个数与所装的箱数情况如下表:每箱个数4810202540箱数5025你能把表格填写完整吗?你是怎样做的? 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能是相关联的量? 这里哪个量一定? 表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2、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归纳。(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学会表达。(3)、全班交流。(4)、师板书:正比例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增加,一种量也相应增加,一种量减少,别一种量也相应减少。一种量增加,另一种量反而减少,一种量减少,别一种量反而增加。两种量的比值一定两种量的乘积一定。Yx=k(一定)xy=
4、k(一定)3、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1)、同桌相互讨论。(2)、汇报、交流,师把板书的内容做上不同的标记。4、尝试练习。(返回复习第2题)(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 ,问: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什么比例关系?当什么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2)、照样子,一人提问,一人回答完成2-4题。三、再次尝试。 1、根据ab=c (c0) 当a一定时,b和a( )比例 ; 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 ; 当c一定时,a和b( )比例。2、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是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1)分子一定,分母和分数值。 (2)三角形高一定,它的底和面积。(3)圆的周长和直径。 (4)积一定,一个因数和另一个因数。(5)后项一定,前项和比值。 (6)一本书的总页数一定,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四、课堂练习。 (练习七的第4、5、10、1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