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题: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用光具座、烛焰、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正倒、大小与物距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实践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参与观察、实验。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与归纳。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和屏幕上的字,看看有什么发现? 物体通过凸透镜到底成放大还是缩小的的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2、?提出猜想4、学生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表格。5、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6、实验拓展(三)、反馈矫正:见例题(四)、巩固迁移:见随堂练习课堂练习1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厘米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亮点。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1)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将蜡烛、_ _和_ _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 ,这是为了使像 _ (2)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约是_厘米。(3)当烛焰离凸透镜30厘米时,光屏应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 cm至 cm移动,光屏在某一位置上会呈现一个清晰、_、_、_像。(4)、当烛焰离凸透镜5厘米时,光屏上_(填“有或没有”)像,但透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_ _、_、_像。2在凸透镜成像中,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 A焦点处 B一半焦距处C2倍焦距处 D无法确定3、某凸透镜焦距是15厘米,当物体距凸透镜的焦点5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当物距为20cm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2)当光屏距透镜20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范围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