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轮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思想初中物理教材体现了让学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分析论证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特点。上一节课杠杆的学习已经充分体现,本节课则依然延续这种思路和方法,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既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所以本节课教师首先让学生通过探究的方法,获得定滑轮和动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其作用方面的规律性结论。然后引导学生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论证实验探究的结论。接着让学生对滑轮组进行探究,寻找拉力与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的关系。最后通过升降机以及其它生活图片的介绍,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让学生知道复杂机械中的许多部件都是由杠杆和
2、滑轮等简单机械组成,而且简单机械在高科技领域内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探究的方法,分别获得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其作用方面的规律性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大胆实验、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通过观察分析和实验探究的方法,分别获得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其作用方面的规律性结论。难点组织有序、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得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组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学具滑轮若干、细线,
3、弹簧测力计、钩码、刻度尺、铁架台。教 学 过 程一、复习提问(1)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为定滑轮;(2)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上升的滑轮为动滑轮。那他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定滑轮的特点:定滑轮不省力,不省距离,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的特点: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费一倍距离,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接下来教师提问:我们知道杠杆可以是直的可以是弯的,那杠杆能不能是圆的?滑轮可以看作是杠杆吗?课件展示:定滑轮和动滑轮变“瘦”后的情形,引导学生分别找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五要素,并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得出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
4、时省一半力,但费了一倍的距离。分析:我们得出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那如果我们既想省力又想改变动力的方向,怎么办呢?学生讨论,明确可以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即滑轮组。教师出示一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细线、钩码等,把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有几种绕线方式?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得出有以下两种: 教师展示学生设计的两个滑轮组图,并说明:这两个滑轮组都是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不同的只是绳子的一端一个是固定在定滑轮上,一个是固定在动滑轮上。那用它们提升重物时有什么特点?同学们用桌上的器材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探究。请同
5、学们分小组各选择一种绕法进行实验,把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与物重相比较,再数一数承担物重的绳子有几股,你会发什么规律?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实验中教师同样要提醒同学们实验中测力计要匀速竖直向上或向下拉,在指针稳定时读数;及时记录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学生实验得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所用拉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教师针对学生实验和结论进行补充:在判断物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时,先除下手拉的一段,其余的几段都承担物重。手拉的一段如果与动滑轮直接接触,那也承担物重,如果与定滑轮直接接触就不承担物重。教师继续布置任务:同学们你们仍然利用刚才的实验器材进行探究:如果用刻度尺测
6、出重物上升的高度与拉力通过的距离,你又会发现什么?学生实验得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拉力作用点通过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然后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实验中认真操作,收集证据,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但由于动滑轮重和摩擦力的影响,实验误差较大,得出的结论可能不统一。如果忽略了动滑轮重和摩擦力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组有几段绳子吊着重物,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拉力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上升距离的几倍。4、现代化的生产中,人们使用的往往是复杂的机械,但复杂机械中的许多部件是由杠杆、滑轮等简单机械组合起来的。请同学们观察几种升降机械,了
7、解它们分别是由什么简单机械组成。巩固练习:1:如下图(a)所示,物体B重100N,在力F作用下匀速上升时,F应等于N。(不计摩擦)2: 如上图(b)所示,物体A重为100N,挂重物的钩子承受的拉力是N。人匀速拉绳子的力是N(动滑轮自重不计)图(b)图(a)F3: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组中,图可省一半力,图最费力,图最省力(c)(b)(a) AF 4、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小结:定滑轮: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可改变了力的方向。动滑轮: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和动滑轮的几分之一通过FLASH课件引入定滑轮与动滑轮对于两种滑轮的实质,教师采用让滑轮变“瘦”的方法,学生很快就能接受。通过个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而且加深了对于实验结论的理解,对于下一节机械功概念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认识滑轮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看图、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