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税三期工程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用户操作指南 V1.0 目 录 第1章 概述 1 1.1 主要内容 1 1.2 预期读者 1 第2章 系统简介 2 2.1 系统术语与约定 2 第3章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用户操作指南 3 3.1 功能描述 3 3.2 操作人员 3 3.3 表格说明 3 3.4 操作说明 5 第1章 概述 1.1 主要内容 本文档为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用户操作指南。 1.2 预期读者 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 第2章 系统简介 2.1 系统术语与约定 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指通过帐号
2、和密码或CA证书的方式登录国家税务总局网上办税服务厅的人员。 第3章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用户操作指南 3.1 功能描述 本功能由纳税人在本地进行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填写,并根据系统要求进行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 3.2 操作人员 扣缴义务人(网上办税服务厅身份验证用户)。 3.3 表格说明 l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各表说明以及填写概要 序号 表格名称 说明 填写概要 1 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 扣缴义务人基础信息,个人所得税按照所得项目和税率汇总扣缴明细合计。 需要填写表头信息,表头信息以外内容不可填写。 2 合计页 汇总扣缴明细的各项税额合计。 该表
3、不可填写。 3 扣缴明细表_1 国内人员扣缴个人所得税各项所得项目的明细内容,按照明细页记录条数进行填写,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国内人员使用。 4 基础信息表_1 填写纳税人基础信息,扣缴明细表_1和基础信息表_1一一对应,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国内人员使用。 5 扣缴明细表_2 外籍人员扣缴个人所得税各项所得项目的明细内容,按照明细页记录条数进行填写,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外籍人员使用,该表不可填写,数据由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外籍人员)导入。 6 基础信息表_2 填写纳税人基础信息,扣缴明细表_2和基础信息表
4、2一一对应,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外籍人员使用。 7 扣缴明细表_3 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人员扣缴个人所得税各项所得项目的明细内容,按照明细页记录条数进行填写,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人员使用,该表不可填写,数据由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导入。 8 基础信息表_3 填写纳税人基础信息,扣缴明细表_3和基础信息表_3一一对应,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人员使用。 9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外籍人员) 扣缴个人
5、所得税(外籍人员)各项所得项目的明细内容,按照明细页记录条数进行填写,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于外籍人员使用,该表需要填写明细信息。 10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 扣缴个人所得税(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各项所得项目的明细内容,按照明细页记录条数进行填写,每页可填写最多65527条记录。 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人员使用,该表需要填写明细信息。 l 各表交替位置可通过鼠标选择SHEET页: 图3- 1 3.4 操作说明 1. 扣缴义务人点击扣缴个人所得税图标。 图3- 2 2.
6、 系统显示初始化页面,如系统提示宏已被禁用,请选择“启用此内容”。 图3- 3 3. 扣缴义务人需要在“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中填写扣缴义务人的基础信息。 图3- 4 4. 国内人员的扣缴信息和基础信息填写入“基础信息表_1” 和“扣缴明细表_1”中,需确保“扣缴明细表_1”中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姓名在“基础信息表_1”中一一对应。注:“基础信息表_1”姓名中不可带空格或其他非法字符。 图3- 5 图3- 6 5. 外籍人员的扣缴信息和基础信息填写入“基础信息表_2” 和“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外籍人员)”页中;需确保“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外籍人员)
7、中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姓名在“基础信息表_2”中一一对应。 图3- 7 图3- 8 6. 其对应的扣缴明细会在保存时自动带入到“扣缴明细表_2”页。注:“扣缴明细表_2”数据由程序在保存时自动从“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外籍人员)”中带入,不可手工编辑。 图3- 9 7. 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人员的扣缴信息和基础信息填写入“基础信息表_3” 中“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页和;需确保“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中证件类型、证件号码、姓名在“基础信息表_3”中一一对应。 图3-
8、 10 图3- 11 8. 其对应的扣缴明细会在保存时自动带入到“扣缴明细表_3”页。注:“扣缴明细表_3”数据由程序在保存时自动从“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中带入,不可手工编辑。 图3- 12 9. 扣缴义务人如需要对基础信息或扣缴明细数据进行删除,需先选中需要删除的行,然后点击表上方的[删除选中行]按钮,方可进行删除。 图3- 13 10. 扣缴义务人如使用粘贴的方式将数据拷贝入“扣缴明细表_1”或“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或“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外籍人员)”,导致计算性数据出错
9、此时需点击[应用公式]按钮,通过触发此按钮可以将公式应用到表单内。 图3- 14 11. 扣缴义务人填写完各表内容,点击Excel[保存]按钮保存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扣缴明细表_(1-N)中的数据将根据所得项目、税率级次自动汇总到“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页并汇总入“合计页”中。 图3- 15 图3- 16 12. 每页缺省模板可支持65527条的扣缴明细记录,如有超过这个数量的扣缴明细,则需对模板进行扩展(此项工作需有技术人员支持)。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扣缴明细表_(1-N)) 序 号 *纳税人姓名 *证照类型 *证照号码 *所得
10、项目 *所得期间起 *所得期间止 *收入额 免税所得 税前扣除项目 减除费用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应纳税额 减免税额 * 应扣缴税额 已纳(扣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 备注 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财产原值 允许扣除的税费 其他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合计 - - - -
11、 - - - - - 1 2 3 一、 本表各栏填写如下: 1) 第2栏“纳税人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 2) 第3栏 “证照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
12、称。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如果税务机关已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如果税务机关未赋予的,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名称。 3) 第4栏“证照号码”: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号码。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纳税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上的号码。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如果税务机关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填写该号码;没有,则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上的号码。 税务机关赋予境内无住所个人的18位纳税人识别号,作为
13、其唯一身份识别码,由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初次涉税事项,或扣缴义务人办理该纳税人初次扣缴申报时,由主管税务机关赋予。 4) 第5栏“所得项目”:按照税法第二条规定的项目填写。同一纳税人有多项所得时,分行填写。 5) 第6-7栏“所得期间”:填写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时间。 6) 第8栏“收入额”:填写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全部收入额。 7) 第9栏“免税所得”:是指税法第四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所得。 8) 第10—17栏“税前扣除项目”:是指按照税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9) 第18栏“减除费用”:是指税法第六条规定可以在税前减除的费用。没有的,则不填。 10) 第19
14、栏“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是指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 11) 第20栏“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20栏=第8栏-第9栏-第17栏-第18栏-第19栏 12) 第21栏“税率”及第22栏“速算扣除数”:按照税法第三条规定填写。部分所得项目没有速算扣除数的,则不填。 13) 第23栏“应纳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23栏=第20栏×第21栏-第22栏 14) 第24栏“减免税额”:是指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其中,纳税人取得“稿酬所得”时,其根据税法第三条规定可按应纳税额减征的30%,填入此栏。 15) 第25栏“应扣缴税
15、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25栏=第23栏-第24栏 16) 第26栏“已纳(扣缴)税额”:是指扣缴义务人当期实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17) 第27栏“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27栏=第25栏-第26栏 18) 第28栏“备注”:填写非本单位雇员、非本期收入及其他有关说明事项。 19) 对不是按月发放的工资薪金所得,其适用“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填报,则不完全按照上述逻辑关系填写。 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基础信息表_(1-N)) 序号 *姓名 *国籍(地区) *身份证件类型 *身份证件号码 是否残疾烈属孤老 雇员 非雇员
16、 股东、投资者 境内无住所个人 备注 电话 电子邮箱 联系地址 电话 工作单位 公司股本(投资)总额 个人股本(投资)额 纳税人识别号 来华时间 任职期限起 任职期限止 预计离境时间 预计离境地点 境内职务 境外职务 支付地 境外支付地(国别/地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一、 本表各栏填写如下: 1) 第2栏“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 2) 第3栏 “国籍(地区)”:选择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 3) 第4栏 “身份证件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填写身份证、军官
18、证、士兵证等证件名称。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如果税务机关已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如果税务机关未赋予的,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名称。 4) 第5栏“证照号码”: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号码。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纳税人,填写身份证、军官证、士兵证等证件上的号码。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纳税人,如果税务机关赋予18位纳税人识别号的,填写该号码;没有,则填写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证照上的号码。 税务机关赋予境内无住所个人的18位纳税人识别号,作为其唯一身份识别码,由纳税人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初次
19、涉税事项,或扣缴义务人办理该纳税人初次扣缴申报时,由主管税务机关赋予。 5) 第6栏“是否残疾烈属孤老”:选择是或否。 6) 第7-8栏“雇员”:填写雇员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 7) 第9-11栏“非雇员”:填写非雇员的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和工作单位名称。 8) 第12—13栏“股东、投资者”:填写股东、投资者的司股本(投资)总额或个人股本(投资)额。 9) 第14-23栏“境内无住所个人”: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填写的相关基础信息。 10) 第24栏“备注”:填写有关说明事项。 11) 若扣缴义务人需要对外籍人员或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的人员进行填写,则需要填写扣缴个人所得税报
20、告表(适用外籍人员)或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外籍人员) 序号 * 是否明细申报 *纳税人姓名 *证照类型 *证照号码 工号 *国籍(地区) *职务 *所得项目 *所得期间起 * 所得期间止 当月境内工作天数 在华居住时间 *收入额 免税所得 税前扣除项目 减除费用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 减免类型 减免税额 *应扣缴税额 已扣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 备注 境内支付额(来源于境内) 境外支付额(来源于境内) 境内支
21、付额(来源于境外) 境外支付额(来源于境外) 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财产原值 允许扣除的税费 其他 合计 1(1)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合计 - - - - - - - - - - - -
22、 - - - 1 2 一、 本表各栏填写如下: 1) 第1(2)栏“是否明细申报”:选择是或否。 2) 第2栏“纳税人
23、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 3) 第3栏 “证照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4) 第4栏“证照号码”: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号码。 5) 第5栏“工号”:填写纳税人工号。 6) 第6栏“国籍(地区)”:选择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 7) 第7栏“职务”:分为:1_高管管理人员/2_中层管理人员/3_一般工作人员。 8) 第8栏“所得项目”:按照税法第二条规定的项目填写。同一纳税人有多项所得时,分行填写。 9) 第9-10栏“所得期间”:填写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时间。 10) 第11栏“当月境内工作天数”:填写纳税人当月在境内工作的时间。仅在第8栏选择为“0
24、102_外籍人员正常工资薪金”及“0104_外籍人员数月奖金”时,才可以填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部分只能为.5)。 11) 第12栏“在华居住时间”:填写纳税人在华居住的时间。第8栏“所得项目” 选择为“0102 外籍人员正常工资薪金”时,此栏根据7栏“职务”有两类选择。 l A、7栏“职务”选择为“1 高层管理人员”时,12栏“在华居住时间”分为:“<=90(183)日”、“>90日且<5年”、“5年以上”; l B、7栏“职务”选择为“2 中层管理人员”或“3 一般工作人员”时,13栏“在华居住时间”分为:“<=90(183)日”,“>90(183)日且<365日”,“1年至5年
25、5年以上”; 12) 第13-16栏“收入额”:填写纳税人在境内外实际取得的全部收入额和境外实际取得的全部收入额。 13) 第17栏“免税所得”:是指税法第四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所得。 14) 第18—25栏“税前扣除项目”:是指按照税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15) 第26栏“减除费用”:是指税法第六条规定可以在税前减除的费用。没有的,则不填。 16) 第27栏“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是指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 17) 第28栏“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当第8栏选择为“0102 外籍人员正常工资薪金”及“
26、0104 外籍人员数月奖金”时,第28栏“应纳税所得额”=13栏+14栏+15栏+16栏-17栏-18栏-19栏-20栏-21栏-26栏-27栏。 18) 第29栏“税率”及第30栏“速算扣除数”:栏的结果与系统中的速算扣除标准表核对,算出相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9) 第31栏“应纳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 20) 第32栏“减免类型”:是指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的类型。 21) 第33栏“减免税额”:是指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 22) 第34栏“应扣缴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34栏=第31栏-第33栏。 23) 第35栏“已扣缴税额”:是指扣缴义务
27、人当期实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24) 第36栏“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36栏=第34栏-第35栏。 25) 第37栏“备注”:填写非本单位雇员、非本期收入及其他有关说明事项。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适用于在港、澳受雇或在内地与港、澳双重受雇的港澳税收居民) 序号 * 是否明细申报 *纳税人姓名 *证照类型 *证照号码 工号 *国籍(地区) *职务 *所得项目 *所得期间起 * 所得期间止 当期境内实际停留天数 在华居住时间 *收入额 免税所得 税前扣除项目 减除费用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28、扣除数 *应纳税额 减免类型 减免税额 *应扣缴税额 已扣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 备注 境内支付额(来源于境内) 境外支付额(来源于境内) 境内支付额(来源于境外) 境外支付额(来源于境外) 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财产原值 允许扣除的税费 其他 合计 1(1)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29、 36 37 合计 - - - - - - - - - - - - - - - - 1 2
30、 3 一、 本表各栏填写如下: 1) 第1(2)栏“是否明细申报”:选择是否明细申报。 2) 第2栏“纳税人姓名”:填写纳税人姓名。 3) 第3栏 “证照类型”: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有效证照名称。 4) 第4栏“证照号码”:填写能识别纳税人唯一身份的号码。 5) 第5栏“工号”:填写纳税人工号。 6) 第6栏“国籍(地区)”:选择纳税人的国籍或者地区。 7) 第7栏
31、职务”:分为:1_高管管理人员/2_中层管理人员/3_一般工作人员。 8) 第8栏“所得项目”:按照税法第二条规定的项目填写。同一纳税人有多项所得时,分行填写。 9) 第9-10栏“所得期间”:填写扣缴义务人支付所得的时间。 10) 第11栏“当期境内实际停留天数”:填写纳税人当期在境内工作的时间。仅在第8栏选择为“0102_外籍人员正常工资薪金”及“0104_外籍人员数月奖金”时,才可以填写,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部分只能为.5)。 11) 第12栏“在华居住时间”:填写纳税人在华居住的时间。当8栏“所得项目”选择为“0102_外籍人员正常工资薪金”时,12栏“在华居住时间”分为:
32、<=183日”,“>183日且<365日”。 12) 第13-16栏“收入额”:填写纳税人在境内外实际取得的全部收入额和境外实际取得的全部收入额。 13) 第17栏“免税所得”:是指税法第四条规定可以免税的所得。 14) 第18—25栏“税前扣除项目”:是指按照税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项目。 15) 第26栏“减除费用”:是指税法第六条规定可以在税前减除的费用。没有的,则不填。 16) 第27栏“准予扣除的捐赠额”:是指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捐赠额。 17) 第28栏“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当第8栏选择为“0102_
33、外籍人员正常工资薪金”及“0104_外籍人员数月奖金”时,第28栏“应纳税所得额”=13栏+14栏+15栏+16栏-17栏-18栏-19栏-20栏-21栏-26栏-27栏。 18) 第29栏“税率”及第30栏“速算扣除数”:栏的结果与系统中的速算扣除标准表核对,算出相应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9) 第31栏“应纳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 20) 第32栏“减免类型”:是指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的类型。 21) 第33栏“减免税额”:是指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 22) 第34栏“应扣缴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34栏=第31栏-第33栏。 23) 第35栏“
34、已扣缴税额”:是指扣缴义务人当期实际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款。 24) 第36栏“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栏次计算填报。第36栏=第34栏-第35栏。 25) 第37栏“备注”:填写非本单位雇员、非本期收入及其他有关说明事项。 扣缴个人所得税汇总报告表 扣缴义务人识别号: 扣缴义务人名称: 扣缴义务人行业: 代理机构名称: 税款所属期: 至 填表日期: 经办人: 代理机构经办人: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代理申报日期: 所得项目 收入额 免税所得 税前扣除项目 减除费用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35、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应纳税额 减免税额 应扣缴税额 已纳(扣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 人数 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财产原值 允许扣除的税费 其他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1 2 一、 本表各栏填写如下: (一)表头项目 1) 税款所属期:
36、为税款所属期月份第一日至最后一日。 2) 扣缴义务人名称:填写实际支付个人所得的单位(个人)的法定名称全称或姓名。 3) 扣缴义务人识别号:填写办理税务登记或扣缴登记时,由主管税务机关所确定的扣缴义务人税务编码。 4) 经办人:填写经办人名称 5) 填表日期:填写表格日期。 6) 扣缴义务人行业:填写扣缴义务人行业 7) 代理机构经办人:填写代理机构经办人姓名。 8) 代理机构名称:填写代理机构名称。 9) 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填写经办人执业证件号码。 10) 代理申报日期:填写经办人代理申报日期。 (二)表内各栏 各栏目内容不可填写,在保存EXCEL的时候自动汇总。
37、 扣缴个人所得税合计(合计页) *收入额 免税所得 税前扣除项目 减除费用 准予扣除的捐赠额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 减免税额 *应扣缴税额 已纳(扣缴)税额 *应补退税额 总笔数 基本养老保险费 基本医疗保险费 失业保险费 住房公积金 财产原值 允许扣除的税费 其他 合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 2 一、 本表各栏填写如下: 各栏目内容不可填写,在保存EXCEL的时候自动汇总。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