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课题 6.2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练习,学会使用天平及测量固体或液体质量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微小物理量的实验方法和思想方法累积法。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通过自主的活动创新学习。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大胆猜想,实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科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知识来源于实践,运用于实践”的观念,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了解研究物理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2通过对古代天平的介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
2、主义情操。教 学重 点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教 学难 点天平的调节和使用设 计思 想本节课采用分组实验、讨论法,使学生学会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的方法,感受测量的误差,学会根据实验原理设计测量步骤。课前教师准备托盘天平(砝码)、大头针一盒、烧杯、水课前学生准备预习教 学 进 程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修 改 意 见导入: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对话:生1:只要把一枚大头针放到天平上称就行了。生2:应该在托盘上多放一些大头针来称。生3:应先测一空杯质量,再将一枚大头针放入空杯中测出总质量,两次测量结果相减即得大头针质量。投影:实验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观察天平,弄清天平的性能和规格,弄清天平的测量范围,标尺
3、的分度值,并按正确方法进行调节。复习提问:1.托盘天平的用途是什么?2.测物体质量之前,应怎样调节托盘天平?3. 为什么托盘天平的左盘要放物体,右盘要放砝码?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修 改 意 见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动手实验,也可以边做边商量,看哪组实验做得又快又好。做完实验后思考,针对上面实验设计提出有关问题,其他组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抢答,若某组抢答不完善,其他组可继续抢答,抢答完毕继续自由提问,再抢答,直至完毕。组长评价:如果都动手实验,可获1颗红五角星;如果实验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成功,再加获1颗红五角星;提出问题或抢答成功的组,按评价小组的评价再加获红五星。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让学
4、生体验到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可以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累积法),此结论应由学生直接去体验。活动:6.3测量水的质量创设问题情境:怎样设计测量水的质量的实验步骤。问题思考与训练1、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2、现有9个外形相同的小球,其中一个是空心的,请你用天平最多称两次,将那个空心球找出来,请说出你的思路,方法,并讨论其合理性。思考应如何解决问题。明确要求,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后,动手做实
5、验,解决问题。也可以与相邻组交换意见。总结、归纳所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准备提出有关问题及回答其他组的问题。提问或抢答。小组讨论后,选择最佳方案步骤,分工、合作完成实验通过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培养学生成就感。1. 观察天平的量程和分度值2. 引导学生从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中思考如何精确测量一枚大头针3.学生动手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4. 学生讨论实验,思考各组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并完成物理实验第8页的问题。1. 看物理实验第8页,明确实验目的,填写实验器材2. 讨论怎样设计测量步骤才能较准确的测出水的质量3. 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实验后讨论,并完成物理实验第9页的问题 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修 改 意 见3、A、B两块木板是从同一块厚薄均匀的木板上截下来的,其中A是正方形,B的形状不规则,给你一架天平,一把刻度尺,你能测出B木板的面积吗?全课小结学生小结作业布置 必做题:教材www?第1题选做题:教材www?第2题板书设计一、 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课本第6页表格二、 测量水的质量课本第7页表格三、古代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