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电功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深刻理解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会用电功率的公式P=W/tUI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过程和方法:观察体验电能表铝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通过科学探究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使学生懂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有关社会实践活动,渗透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及科学技术社会(STS)教育。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深刻理解电功率的定义,学习用探究实验研究电功率问题。区分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教学难点】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区分及实践意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简易家庭电路示教板:接有电能表,一个保险盒,一个开关,一个15W电灯泡和一个100W的电灯泡(包括灯座),一个插座;学生用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开关、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一个。节能型电灯一只(功率16w)。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观察家庭中常用的灯泡上面的数据;复习有关机械功率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1让学生观察(或课件展示、实物投影)手中的2个灯泡(其中一个是100W的,另一个是15W的),看上面有哪些数据?你能从中发现什么?(PZ220-100,220是什么意思?100是什么意思?)由学生讨论交流
3、:15度(度:生活中常用的说法)和100度是代表了什么?先让学生猜想:如果接入电路将会怎样?(此时大部分学生会知道100W的比15W的灯亮,此时应引导学生的思路:为什么100度的灯泡亮?做功的快慢即消耗电能的快慢)2实验演示:分别将15W和100W的灯泡接在电路中。注意提醒学生:要观察灯泡的亮度(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要观察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谈话与引导:电能表铝盘转动的快慢跟什么有关系?(说明了什么?)(引导得出:电能表铝盘走的快慢不同,表示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的快慢不一样)3谈话导入课题:可见只有做功的多少还不行,还有做功的快慢。那么我们应如何表示不同用电器的做功快慢呢
4、?板书:2、电功率二、学习新知:(一)电功率1通过讨论和让学生对比第一册学过的机械功率的知识,引导学生得出电功率的知识:投影: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启发:如果来比较不同用电器做功的快慢呢?(应引导学生得出:可以让时间相等,看做功多少;或者让其做功相等,看消耗时间的多少;只要说出大体意思即可,关键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得出:如果用电器在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为W,则所消耗电能与时间之比,定义为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2投影:电功率的定义公式:PW/t。注意:要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公式的意义。3投影展示:电功率的单位:瓦(W) 千瓦(kW)要求:应明确他们之间的进率4解决导入本课时的问题:告诉学生:
5、PZ220-100中的100就是电功率是100W,它的意义是此灯泡在1s内消耗的电能是100J(前提:在220V的电压下)。谈话:正是因为100W的灯泡比15W的灯泡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所以转化为内能(光能)的能量也就多,这就是为什么100W的灯泡比15W的灯泡亮的原因。(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实质:能量的转化)6投影:例题(做一做):一个1kW的用电器当工作1h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这个结果36106J正好是1kWh电能,告诉学生知道:除了用标准的国际单位以外,还可以直接用kW、h和kWh来直接运算,这样在数值比较大时更方便。7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口算一
6、些生活中电能计算的题目,提高学生兴趣。(二)实验探究: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1投影展示:你想过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在用电高峰时,电压较低,这时电灯会怎样?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有什么想法呢?(启发学生讨论、思考)2猜想与假设:你的猜想:你认为当电压或电流变化(变大或变小)时电功率如何变化呢?你的依据是什么?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如何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此处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交流讨论)最后由学生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和方法(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出思路,让每个学生都要明白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4展示教师的实验思路:(如学生已说出,最好,如果没有说出,应引导学生理解这
7、个思路;但同时也应让学生理解:这不是唯一的方法,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别的方法,这只是教师设计的思路)5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投影出示实验表格。提示学生:将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在如下的表格中。6.总结实验结论:(1)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相同时,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2)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同时,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7.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P=UI。8.电功的计算公式又可以表达为:W=UIt。(三)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四)课后作业与思考:电流过大的原因是什么(五)下课:结束语(可略,依据实际情况)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随时留意观察我们身边的现象,你就会惊喜的发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