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设计表单学习内容分析学习目标描述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重点)2.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难点)学习内容分析提示:可从学习内容概述、知识点划分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中的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
2、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另一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李博士以及医护人员在余震的危险中做着抽取骨髓的手术。所有的这一切,为的是挽救海峡彼岸一个年仅18岁的生命。两岸同胞相距虽远,心却是紧紧相连的。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二是体会台湾人民和大陆人民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本课学习的重难点是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教学难点难点:读
3、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学生学情分析1.课前师生搜集有关台湾、白血病、骨髓移植等方面的资料,为理解课文有关内容做好准 备。2.为了使学生能真正理解本文的编写意图,聚焦人物的品质,在教学文章重点段落时,我让学生围绕“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展开交流,还结合学生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 体会人物的心情。同时相机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将地震危机仍旧存在的紧张与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的从容镇定进行对比朗读,使学生在读中进一步提高认识, 升华情感,引发共鸣。为了能使学生创设开放、动态的课堂, 我还通过深情的导语、音乐的渲染,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脑、动心、动情,
4、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字里行间流动着的真情, 从而真切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教学策略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信息技术运用说明一、复习导入,明确学习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生答。师板书:大陆小钱 台湾同胞师:大家请看地图,这是浙江杭州,这是宝岛台湾,浙江杭州与宝岛台湾隔着一道茫茫的海峡,却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是指什么?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二、细读第2自然段,感悟人物的命运。师:让我们走进1999年9月22日那个早晨,走进浙江杭州的一家医院,去看望身患重病的小钱。师
5、: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自然段,划出写小钱身患重病的句子。师:谁来说说你划的句子?指名生答。师: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句子,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指名生答。师:白血病,谁知道这种病对人的危害?指名生答。师: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血液病,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进行骨髓移植,可是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如果没有亲缘关系,大约在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有适合骨髓的人。师:“多可怕的白血病,它威胁着小钱的生命,他的生命就像”指名生答。师:含苞的花朵,多么美丽、多么旺盛、多么富有生机!可是小钱却患了学生齐答。师:他的生命就像师:现在你知道,“凋零”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师:课文中是指什么?指名生答
6、。师:“即将凋零”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师:是啊!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的小钱,他的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花朵。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指名生答。师:要使小钱继续活下去,唯有学生齐答。师: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此时的小钱只能静静地学生齐答。师: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他会想些什么?指名生答。师:多么美好的生活,可是这样的生活将结束。师:是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18岁的我就要结束生命。师:茫茫人海,救命的骨髓在何方?让我们带着此时的感受,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生读。师:齐读这句话生配乐齐读。师:同学们的朗读让我看到了一个奄奄一息,生命垂危的小钱。师:是啊,病魔无情,小钱是不幸的,但是人间有爱,小
7、钱又是幸运的,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捐献骨髓的人。让我们再次回到1999年9月22日那个早晨,走进海峡彼岸的台湾花莲慈济医院。三、细读3-5自然段,感悟人物的品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5自然段,想想: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划下来,并在旁边用一、二个关键词写出你的体会。师:谁来说说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指名生答。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大陆的小钱?指名生答。师: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生答。师:请你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这句话。生齐读这两句话。师:还有谁划了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生答。师:台湾青年把小钱当作什么人?指名生答。师:小钱不是家人,台湾青年却把小钱当作家人,这是一
8、种什么情啊?指名生答。师:把这些情感融入课文中,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生读。师:谁再来说说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指名生答。师:李博士在什么情况下沉着?指名生答。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生读句子。师: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可见余震多么突然,多么强烈!哪个词表现了余震的突然和强烈?指名生答。师:谁来读出“突如其来的余震”?指名生读。师:在这种情况下,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你体会到什么?指名生答。师:还有谁来说说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指名生答。师:你真会读书,读进了作者的心里去了,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画了这个句子。师:李博士是在什么情况下表现得这样沉着?那位青年在怎样的环境中表现得如此静静?指名生答。师:是
9、啊,就在当时余震不断的前一天,台湾地区发生了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让我们走进这场大地震当中。师语言渲染:当台湾人民还沉浸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大地突然剧烈地颤动,人们惊恐万状。一栋栋房子轰轰倒塌,顿时变成了残垣断壁,繁华的商业街刹时变成了荒凉的废墟,大地震引发的大爆炸吞噬着人们痛疼的心,昔日美好的家园眨眼间变成了这幅模样。据资料介绍,在这场大地震中,有2000多人死亡,8000多人受伤,230万人受灾,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他们的家人是否平安无事,目前还不清楚,但是李博士仍师: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大地震的前两天,也就是课文中抽取骨髓的这一天,台湾地震灾区一连发生了60多次的余震,李博士
10、不得不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抽取骨髓。师:当针头向皮肤刺去指名生答。师:针头又一次向皮肤刺去师:针头再一次向皮肤刺去,师:余震一次次发生,针头一次次脱落,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旁。师:李博士为什么表现得这样沉着?那位青年为什么表现得如此静静?指名生答。师:此时的小钱正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师:你能说说“静静地”在这两个句子中有什么不同的含义?指名生答。板书:盼骨髓师:第二个句子中“静静地”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板书:捐骨髓师:作者巧妙地将“静静地”这个词语放在两个不同的句子中,告诉我们“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为的是“大陆小钱不
11、再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正是因为台湾同胞一心想到大陆的小钱,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所以,李博士学生齐答。师:那位青年学生齐答。师:从“沉着地、静静地”,你体会到台湾同胞的什么?指名生答。师:刚才我们从“沉着地、静静地”这两个简简单单的词语中体会到如此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台湾同胞的努力下,骨髓终于涓涓流出。理解“奔波”一词。解释连夜的意思。师:请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四、激情扣题,拓展延伸。师:请填上合适的词,来表达你此时的心声!指名生答。师:这座用骨髓、爱心、血脉亲情架起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将永远铭刻在两岸同胞的心中!师完成板书。师:其实,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向祖国大陆捐
12、献骨髓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到目前为止,台湾慈济医院向大陆捐献骨髓180例,每一个事例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正是这些感人的故事,在海峡两岸之间,用涓涓骨髓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五、小练笔: 如果有一天,小钱和捐献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呢?六、 布置作业 1.抄写让你感动的句子,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2.阅读有关海峡两岸的感人故事。通过让学生回答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深入学习课文起到铺垫的作用。细读第2自然段,感悟人物的命运。划出写小钱身患重病的句子,师生交流。感受小钱病情的严重。指名生读。细读3-5自然段,感悟人物的品质。激情扣题,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在句子上
13、填合适的词,来表达此时的心声!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小练笔布置作业师生对话导入学生细读第2自然段,感悟人物的命运并交流。 学生读白血病的资料。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生齐读。 生配乐齐读。学生默读、悟、交流感受,再感情朗读。“练笔”课件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出示课件:地图上浙江杭州、台湾分别闪烁,并配浙江杭州西湖、台湾花莲慈济医院两幅插图。知道浙江杭州、台湾在地图上的位置,知道它们相隔很远。出示课件:这个刚满18岁的年青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出示课件:白血病知识链接。了解白血病。课件出示:“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变红。
14、感知小钱的病情很严重。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出示课件:这个刚满18岁的年青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他的生命就像即将 。课件出示句子: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沉着地、静静地”变红。课件播放视频:地震画面。感受当时地震的情景。课件出示句子:“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课件出示句子:1、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2、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课件出示:课文第6段课件出示:这真是一座用 架起的生命桥!播放音乐让世界充满爱课件出示:地图上李博士送骨髓来回奔走的几个地方和骨髓移植时间表。感受李
15、博士的辛苦。课件出示:小练笔课件出示:布置作业个人反思教后反思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的是大陆青年小钱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台湾同胞冒着生命危险,用爱心挽救了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课文先后描写了同一时间海峡两岸的两个不同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海峡彼岸的救命骨髓;第二个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另一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李博士以及医护人员在余震的危险中做着抽取骨髓的手术,他们的努力是为了大陆青年能够早日得救。本课分两课时完成,我所教的是第二课时内容。下面我简单谈谈我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导入,明确学习
16、目标”,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做好铺垫。第二个环节是“细读第2自然段,感悟人物的命运”,首先通过第二段的研读,让学生找出从哪儿看出小钱的病很“重”,学生在反复地思考与朗读中能够体会到小钱的病很重。第三个环节是细读3-5自然段,感悟人物的品质。我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3-5自然段,想想: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你,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划下来,并在旁边用一、二个关键词写出你的体会。接着师生交流,在不断交流中,让学生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台湾青年不顾家人,不顾余震的生命危险为小钱捐献骨髓的高尚品质;还要通过抓关键词句,反复品读交流,感受到李博士沉着冷静,不顾危险地为小钱
17、抽取骨髓的高尚品质。最后再感悟“生命桥”的含义,就会水到渠成。文本是死东西,它只有经过学生的理解、接受、反思后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栩栩如生的形象,文本才有生命,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为此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激情扣题,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来表达此时的心声!还给学生讲了一些台湾花莲慈济医院向祖国大陆捐献骨髓的事例,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了课文的情感,并抒发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既是对文本内容的延伸,又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自我表现的舞台。第五个环节:小练笔。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能对本文有一个更深入的感悟,我设计了这一环节:如果有一天,小钱和捐献骨髓的
18、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这位台湾青年说些什么呢?这样,不仅让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表达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也加强了他们的理解、体验。学生的“个性想象”在语文课堂中的说话训练中尽情地流淌。第六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1.抄写让你感动的句子,谈一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2.阅读有关海峡两岸的感人故事。作业的布置,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我及所有一线老师共同的追求。反思这节课,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遗憾。比如:感觉自己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教学机智不够灵活。对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语言也比较单一,有些语言不够干净利落。这些不足都有待于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学习,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上一层楼。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