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 语 教 育 研 究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ResearchVol.11 No.2Apr.2023第11卷第2期2023年4月中国日诗汉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何志勇(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大连 116044)摘 要:我国近年的日诗汉译研究发展相对滞后,有必要通过对学术史的分析与梳理,厘清日诗汉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改变既往以翻译形式演变为中心的观察视角,针对三个时期的代表译者、典型译作以及主要译学观点进行阐释与评述:早期的翻译家及其经典译作研究主要探讨译者的翻译策略与动机;改革开放后语言本体论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从注重内容向聚焦形式转变,在研究路径上,宏观
2、的诗学建构与微观的学理分析并重;21世纪以来,日诗汉译研究开始有意识地借鉴西方译学的理论与方法,呈现多视角研究态势。我国今天的日诗汉译研究,研究对象尚未全面展开,同时缺乏对西方译论与中国古典译思的有效借鉴,应在加强学理性研究的基础上努力构建自己的批评话语体系,并在共性问题上启发与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关键词:日诗汉译;翻译家研究;翻译形式研究;多元视角研究1【基金项目】2020 年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阶段性成果;2021 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院科研项目“音步组合与韵律构词视角下和歌汉译形式对等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何志勇,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
3、方向为日本文学、翻译学。0.引言日本诗歌在狭义上主要指以短小的诗形与独特的意趣为审美特征的日本短歌与俳句,它们不仅在日本1200余年的文学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而且近代以来,日本短歌与俳句经由翻译对我国近代自由诗的创作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翻译感受与理解短歌和俳句中蕴含的日本审美情趣,而且通过梳理我国日诗汉译研究的百年历程,在促进日本诗歌中国译介的同时,也可以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语境下的中国诗歌外译事业提供参考与借鉴。我国的日诗汉译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金中(2014)曾对此做过简短的史学梳理,重在强调日诗汉译形式的
4、多样性;王东风(2014)基于形式演变,将百年来英诗汉译发展史分为本土化阶段、自由化阶段和以顿代步阶段。据笔者(2021)考察,近代中国的和歌汉译与西诗汉译共同经历了相似的演变过程,均是先从传统诗型的归化译法开始,经自由译法过渡,最后逐渐向忠于诗歌形式特征的异化方向不断深化。但从其他方面审视,关于日诗汉译研究的学术史梳理缺乏对不同时期的代表译者、典型译作以及主要译学观点的细致阐述与评价;同时,以形式演变为着眼点的历史追溯往往局限于翻译本体的内部研究,忽视了特定译者的主体个性与翻译行为发生的文化语境等外部因素。根据研究对象与理论视域,本文将我国日诗汉译的相关研究划分为翻译家及其经典译作研究、语言
5、本体论视域下的翻译形式研究和21世纪以来的多元视角研究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时间上有承继,内容上有互补,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现我国日诗汉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据此进行梳理评述,有利于检视我国日诗汉译研究独特的发展道路,并以史为鉴,推动我国今天日诗汉译实践与研究的深入发展。1.翻译家及其经典译作研究1.1周作人与他的“小诗”翻译1921年,周作人为打破中国新诗坛的沉闷,开始陆续翻译介绍日本诗歌,先后有杂译日本诗外 语 教 育 研 究第11卷56三十首(新青年第9卷第4号)、日本俗歌八首(晨报副刊1921年10月23日)、日本俗歌四十首(诗第1卷第2期)等面世。周作人采用白话散文体翻译日本短歌和俳句,“凡
6、是诗歌,皆不易译,日本的尤甚:如将他译成两句五言或一句七言,固然如鸠摩罗什说同嚼饭哺人一样;就是只用散文说明大意,也正如将荔枝榨了汁吃,香味已变,但此外别无适当的办法,所以我们引用的歌,只能暂用此法解释了”(转自于小植,2007)。照此看来,周作人的日诗汉译采用的是意译法,但学界普遍的共识是,他与鲁迅一样,都是主张直译的代表人物,他自己也说,“我的翻译向来用直译法,所以译文实在很不漂亮虽然我自由抒写的散文本来也就不漂亮。但我现在还是相信直译法,因为我觉得没有更好的方法”(转自顾农,2008)。但是,如前所述,周作人在翻译日本诗歌时更注重内容,而非语言形式,采用“白话散文体”翻译,似乎与其早年的
7、直译观相悖。这里涉及到直译的对象问题,是直译形式,还是直译内容。相较而言,同属于直译派的鲁迅更强调前者,而周作人的“白话散文体”应该是为了直译内容而选择的。一般认为,周氏兄弟的直译观是为了改造中国语文,“藉此对中国文学界、思想界及翻译界作出影响”(王宏志,1995)。鲁迅曾说,“这样的译本,不但在输入新的内容,也在输入新的表现法”(转自顾农,2008),重在“表现法”即形式的输入;周作人注重日本俳句、短歌的内容,是希望其中的闲寂趣味对中国诗坛有所影响,他曾说,“小诗颇适于抒写刹那的印象,正是现代人的一种需要”(转自于小植,2007)。王东风(2008)在对比韦努蒂与鲁迅的异化翻译观时指出,韦努
8、蒂的异化翻译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原文的选择,即译什么,这显然与主题有关;其次才是对语言形式的选择,即怎么译。而这两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是异化的,就算是异化实践了。受此启发,我们不如说周作人的日诗汉译是关涉内容的异化,他的“白话散文体”不是随意的个人好恶选择,而是在充分考虑中国语言改革需要的基础上采用的以内容直译为指归的异化翻译策略。1.2钱稻孙与汉译万叶集选与周作人日诗汉译的直译法不同,钱稻孙采用的是意译法。钱稻孙的汉译万叶集选于1959年由日本学术振兴会出版,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对其进行了评价,“(中国人)对日本文学真正的关心与尊敬,始于本世纪。本书译者钱稻孙与其僚友周作人开了先河。周先生
9、的业绩以狂言十番的中译本为代表,钱先生的主要成就当推这部万叶集的中译本(钱)先生兼备中国、日本和西洋三方面的教养。惟其出自先生之手,此译本即使作为中国的诗作来看,也是最美的”(转自文洁若,1991)。钱稻孙的和歌翻译同时使用了文言与白话文体,并主要用五言绝句的形式翻译,历来被视作日本和歌翻译传统诗句型的代表。钱稻孙出身于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从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所以在日诗汉译的语言选择上采用归化的古诗型。同时,这种译法选择与晚清以来的意译风尚也有一定关系。香港中文大学的王宏志(1995)对晚清翻译的意译风尚做过较为深入的考察与分析,他在罗列了陈平原从译者角度总结的四点原因后,还从“政治性”与“
10、读者”两个维度进行探讨。钱稻孙似乎没有“不惜对原著作出修改,以配合这种政治上的需要”(王宏志,1995),但是他应该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接受度。据文洁若(1991)回忆,钱稻孙是在受聘清华大学教授后开始翻译万叶集的,应该不至于“迁就读者,以保证销路”(王宏志,1995),但“读者理解的鸿沟”“读者对外来文化的抗拒”以及“读者重视译笔的艺术性”(王宏志,1995)等原因造成的意译风尚应该或多或少地影响到钱稻孙。文洁若(1991)在评价钱稻孙翻译风格时,以其翻译的近松门左卫门井原西鹤作品选为例写道,“译文韵字的安排,长短句形式的结构,以及化俗为雅、俗中有雅的风格,不禁令人联想到我国的元杂剧、明清传奇”
11、。可见,不 何志勇:中国日诗汉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第39期57论是韵文还是散文,钱稻孙的归化法都是一以贯之的。1.3丰子恺与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汉译源氏物语的汉译可谓一波三折。在丰子恺翻译源氏物语之前,钱稻孙已经翻译了五卷,其中的第一卷 桐壶 已发表在1957年8月号的 译文上,后来因为钱稻孙的翻译进度较慢,人民文学出版社才改由丰子恺翻译。丰译源氏物语于1965 年完成,但直到 1980 才陆续出版,1982 年出齐三册。就在丰译源氏物语沉寂的 15 年里,林文月从 1973 年开始翻译源氏物语,1978 年出版五册本,1982 年修订为上、下两册。对于源氏物语中的大量和歌,丰子恺多采用二句七言或
12、四句五言的中国古典诗体,其子丰华瞻曾就这种译法进行解释,“丰子恺不主张在译诗时硬搬日文原诗的格律,他认为应译成中国所惯见的形式,因此他用中国古典诗体来翻译和歌”(转自陈星,1992)。丰子恺本人也说,“为了避免注解的杀风景,我有时不拘泥短歌中的字义,而另用一种适当的中国文来表达原诗的神趣”(转自陈星,1992)。很明显,这是地道的归化法。与此相对,林文月对源氏物语中和歌的翻译采用了一种近似于楚辞的三行译法,她解释,“我想我要告诉读者,这是一种异国的东西。所以用了一种类似于楚辞而又不是楚辞的方式。日语的感觉就像小提琴,不像中国古文那样,是硬的,是钢琴。每首和歌我用三行,看起来有日本文的味道”(转
13、自陈璐璐等,2016)。这是典型的异化法。陈星(1992)认为,“两个译本各有特色,而从学术研究上着眼,当以林文月的译本为佳,若从通俗性上考虑,丰子恺的译本或许更适合一般读者大众之口味”。姚继中(2015)以自己亲身翻译源氏物语的经验,对丰子恺与林文月的和歌翻译进行了评价,“丰子恺的译文与姚继中所译的和歌对原诗的忠实程度高于林文月”。看来,译者主观上的翻译倾向落到具体译文上时,并不一定总是一致的。2.语言本体论视域下的翻译形式研究1979 年,李芒在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和歌汉译问题小议,引起日本文学界针对和歌和俳句汉译形式问题的大讨论。在此之后,关于和歌和俳句汉译形式的研究一直延续
14、至今天,或者可以说,今天要想谈论和歌与俳句的汉译问题,必须论及形式问题。而它的开端,既与李芒的文章密不可分,也与当时思想解放的文化语境息息相关。换言之,李芒开启的是日本诗歌翻译研究的一个新时期,即语言本体论研究时期。2.1内容与形式李芒在和歌汉译问题小议中的结论是:“汉译时的用词造句,一般宜用唐诗宋词一类的形式和遣词造句的方法,不应过于古奥,也要避免译成现代汉语自由诗。译歌句数和字数,难以要求一律,宜从原歌出发使用七言(一般可多用于译长歌)、五言、四言和长短句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李芒,1979)。从这个观点中,可以读出形式与内容的二分法研究姿态:一是论述的焦点在诗歌形式的翻译,他甚至给出了具体
15、的建议;二是考虑到内容的因素,由于内容的束缚,所以形式“难以要求一律”。但是二者不是平等的,而是以形式为研究焦点,内容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即形式为上位概念,内容为下位概念。在之后的一系列研究中,对于和歌和俳句的拍数、节奏、调式(五七调与七五调)、切字等的探讨实际上都是针对形式问题,而字数与内容量的关系,比如一般认为的31个汉字容量多于31个假名容量的观点、实藤惠秀的“兑水说”等,都是兼顾考虑内容因素的论述。金中(2014)提出“翻译=意义风格”的标准,主张兼顾与均衡,其中的意义属于内容范畴,风格主要指形式风格,所以仍然是二分法。另外,金中还提出和歌“34343”与俳句“一词加一句”的定型译法,可
16、见论述重点仍然是形式,因此标准改为“风格意义”或许更为合适。外 语 教 育 研 究第11卷582.2定型与非定型对和歌与俳句翻译是定型还是非定型的争论包含多组对立的翻译理念,比如形式与内容、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信与达、象与义、形似与神似等,而不同的诗学立场、不同的语境认知、不同的读者对象、不同的评价标准都会导致这些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或者也不需要解决,大家似乎更乐见于这种学说林立、思想活跃的局面。从各家之言的梳理中,可以看到两种论述方式:一是翻译诗学的理想建构,通过确立某种宏观的翻译原则与标准,然后指导实践;二是语言学的学理分析,通过对日汉诗歌语言的微观分析,较为客观地判断不同译法的得失。
17、这两种论述方式并非截然分开,有时共存于同一篇论文中或同一个学者的论述中。例如,罗兴典(2003)主张57577定型译法,他认为,“和歌,正如和服和式庭院同样,是日本民族所独有的珍品。她是日本人表达感情的最恰当的形式。她的独具特色的形式就是五七五七七5句31音节”。很明显,这是一种诗学建构,因为和歌“独具特色的形式就是五七五七七5句31音节”,所以在翻译时不宜加以改变。同时,针对某些学者提出的“兑水说”,他也有学理性的分析,“至于二音一字的和歌,不能如数译成一字一音的汉语诗歌,对此我们并不主张机械地一对一,更重要的是一些学者只注意了一个汉字相当于几个假名的方面,却忽略了由于两国语言结构的不同,进
18、入俳、歌里的一个日语词往往要好多个汉字才能译得清楚的方面”。这就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有针对性的微观分析了。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日语学习与研究上针对和歌和俳句翻译形式问题撰文讨论的学者中有三位日本学者,分别为实藤惠秀(1981)、高桥史雄(1981)和松浦友久(1984),他们都关注了日汉语在“音拍”上的不同,分别做了对照分析。王勇(1990)进一步阐述到,“促音、拨音、长音均不能构成独立音节,但却是一个独立的音拍。音拍以等时性为原则,促音尽管不出声,但停顿的时间长度与前后音拍等同。简单地说,除去小写的拗音,日语中一个假名代表一个音拍,而和歌的音数律正是以这些音拍(不是音节)为单位的。”金中
19、(2014)继承了松浦友久(1984)“4 音 1 拍”的观点,并由此发展为和歌汉译的“34343”定型译法。这些都是学者们针对和歌和俳句汉译形式问题而在语言本体论研究上的探索。3.多元视角的借鉴与本土化创新有研究指出,近代以来我国整体意义上的翻译研究大致经历三个时期,分别为五四时期现代译论的发轫、20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语言学派独领风骚、20世纪90年代文化学派风声水起(黄忠廉等,2021)。我国的日本诗歌翻译研究既滞后于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也与我国借鉴西方翻译理论进行的西文诗歌翻译研究存在较大差距,在研究范围、理论借鉴以及本土理论构建上尚有诸多不足。21 世纪以来,我国开始出现
20、有意识地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日本诗歌汉译的文章,较早的有陈岩的谈俳句翻译译者主体性及定型问题与从语法层面看俳句的含蓄性兼谈俳句翻译阐释之必要两篇文章。文章综合运用阐释学、再创作理论、接受美学、目的论等理论学说对俳句翻译问题进行论述,比如针对“兑水说”,陈岩(2005)认同“翻译就是阐释”的翻译本质概念,认为,“如果用表层意义对等去要求俳句翻译,那就是否定了翻译就是阐释、翻译是再创作,也就是取消了文学翻译的生命”,从读者接受的角度认为“决定俳句意义的只能是读者一首俳句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理解,也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翻译。可以说,包括俳句、诗在内的所有文学作品,读者接受的都是他个人感到最具魅力之处,翻译
21、也是一样,是一个个译者把自己认为原作中最有魅力之处作为中心置换为外语”。这些论述着眼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功能与作用,实现了日本诗歌汉译从微观研究到宏观研究的转变。其后,王琪(2015)既看到严复“信、达、雅”关注原作的一面,也从瓦尔特本雅明的“纯 何志勇:中国日诗汉译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第39期59语言观”以及奈达的“动态对等论”中找到了译者主体地位与读者导向的依据,提出了和歌翻译多元标准的观点。基于多元标准的诗歌翻译论因为缺乏明确的诗学指归,往往导致悲观的不可译论。整体而言,王琪(2015)与金中(2014)主张的“兼顾与均衡翻译各要素的理念”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金中更强调形式风格,翻译的诗
22、学标准比较明确。但是,翻译理论自身蕴含的矛盾性往往无法解释所有的翻译实践,我国学者在借鉴西方译学理论时也容易忽视该理论产生的特定语境与适用的文本范围,从而出现强制阐释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我们还停留于对西方译学理论的借鉴与运用阶段,尚未立足于我国日诗汉译实践的历史,也未构建符合自我语境的翻译批评话语与理论体系,从而导致日诗汉译研究往往就事论事,缺乏与西诗汉译研究的联系与互动,缺乏对文学翻译研究的整体观照与普遍性指导,以至于仅仅在相对比较小的学术圈内延续着故步自封的研究与探讨,这也是近几年来有关日诗汉译研究的论文寥寥无几的原因之一。王向远提出的译文学在拓展日诗汉译研究普遍性价值方面做出
23、了有益的尝试。他运用词义考证的方法,辨析中国古代对“翻”与“译”两种译法的认识,并基于和歌汉译实践论证了“翻译度”这一概念。他指出,“歌体翻译就是不要将独特的歌体彻底归化为中国诗体,因而不能过分地翻,而是尽可能把它迻译过来,从而尊重并体现和歌体的外形特征。另一方面,对于歌意的翻译,则要依靠译(平行迻译的置换)和翻(解释性的转换)这两种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准确地把和歌的内在意义、意味传达出来。而翻译度所要衡量的,就是译文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王向远,2018)。译文学在借鉴中国古代译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立足于我国翻译研究的本土理论,既针对西方“文化转向”下的翻译研究脱离译本实际而“大谈文化问
24、题的大而无当的虚泛弊病”(王向远,2018),又与传统翻译学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谢天振提出的译介学在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等方面形成尖锐而深入地对话,对于日诗汉译研究参与我国翻译话语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4.结语日本诗歌翻译研究仍然任重道远。通过以上的梳理,本研究发现:在研究对象上,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传统诗歌和歌(主要是短歌)与俳句的翻译方法上,对和歌中的长歌、现代诗歌以及连歌、川柳、歌谣等非主流诗歌的翻译研究尚有许多空白;在研究方法上,既有研究主要是围绕翻译家的研究与基于语言本体论的学理研究,而对西方译论(不管是语言学派还是文化学派)及我国古代译学思想进行借鉴与应
25、用的研究有待加强。尤为重要的是,应该把日本诗歌的汉译研究作为我国外国文学翻译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日本诗歌翻译理论,还应该从中提炼出对于文学翻译具有普遍价值的思维范式与方法策略,从而服务于我国翻译学科的发展与中国翻译话语体系的建立。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日诗汉译研究虽然属于外译中研究的范畴,但在今天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下,还应通过日本诗歌汉译的研究反过来为中译外的方法与策略提供参考与借鉴,比如翻译形式与读者接受、异化与归化、雅与俗等话题,都可能为应对我国目前中译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提供新颖的观察视角与可行的解决方案。参考文献:1 陈璐璐,陈书津,毋齐齐源氏物语中和
26、歌汉译的比较研究以丰子恺、林文月译本为例 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4):175-1772 陈星 两代译者的两岸译事谈 源氏物语、枕草子 的中译本及译者J 浙江社会科学,1992(4):65-69外 语 教 育 研 究第11卷603 陈岩从语法层面看俳句的含蓄性兼谈俳句翻译阐释之必要 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4):26-314 陈岩谈俳句翻译译者主体性及定型问题 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4):21-265 高桥史雄短歌和俳句的汉译也要有独特的音律美兼与李芒先生和罗兴典先生商榷 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4):10-146 顾农 鲁迅的“硬译”与周作人的“真翻译”读书札记 J鲁迅
27、研究月刊,2008(2):53-577 何志勇,孟海霞 诗歌翻译的形式对等选择以日本和歌汉译为例 J外语与外语教学,2021(4):53-59+148-1498 黄忠廉,方梦之,廖七一“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重大项目笔谈 J上海翻译,2021(4):1-129 金中日本诗歌翻译论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0李芒 和歌汉译问题小议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79(1):37-4011罗兴典日本诗歌与翻译艺术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12实藤惠秀横羅与典氏和歌漢訳論J 日语学习与研究,1981(4):2-513松浦友久和歌俳句漢訳論観点 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6):1-614王东
28、风韦努蒂与鲁迅异化翻译观比较 J中国翻译,2008(2):5-10+9515王东风以逗代步找回丢失的节奏从 TheIslesofGreece 重译看英诗格律可译性理据 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6):927-938+96116王宏志民元前鲁迅的翻译活动兼论晚清的意译风尚 J鲁迅研究月刊,1995(3):47-5917王琪和歌汉译及诗歌翻译标准以小仓百人一首的短歌为例 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1):106-11218王向远译文学:翻译研究新范型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819王勇和歌格律探源 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0(3):11-15+4120文洁若 我所知道的钱稻孙J 读书,19
29、91(1):55-6221姚继中论源氏物语翻译验证研究以紫式部原创和歌翻译为例 J外国语文,2015(1):112-11922于小植论周作人的日本诗歌翻译 J东北亚论坛,2007(2):126-129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Chinas J-C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Poetry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of Japanese poetry in China has lagged behind in rec
30、ent years,and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translation studies of Japanese poetry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orting out of academic history.This paper changes the previous focus on the evolution of translation forms,a detailed explanation and commentary on t
31、he representative translators,typical translations and main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of the three periods i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the study on early translators and classical translations mainly focuses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motivations of translators;the translation rese
32、arch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ontolog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d transformed from contents to forms on the major object of research,meanwhile,the macro construction of poetry and micro analysis of theories had been given equal positions as research paths;since the 21st 何志勇:中国日诗汉译研
33、究的历史与现状总第39期61century,the research began to consciously draw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Western translation,and presented a multi-perspective situation.Today,the study object of the research is not yet fully developed and lacks effective reference to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classical Ch
34、inese translation thoughts,so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build a self-critical discours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strengthening academic research,so as to inspire and boost the“going out”of Chinese culture on common issues.Key words:J-C translation of Japanese poetry;research on translators;research on translation forms;research in multi-perspective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