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1 ,大小:1.01MB ,
资源ID:790331      下载积分:10 金币
验证码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账号(用户名为邮箱或者手机号,密码是验证码),方便下次登录下载和查询订单;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开通VIP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down/7903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声明  |  会员权益     获赠5币     写作写作

1、填表:    下载求助     留言反馈    退款申请
2、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3、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4、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5、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6、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7、本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注意事项

本文(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pdf)为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主动上传,咨信网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咨信网(发送邮件至1219186828@qq.com、拔打电话4008-655-100或【 微信客服】、【 QQ客服】),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60天内】不扣币。 服务填表

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pdf

1、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23,22(04):516-526Journal of Agro-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ttp:/E-mail:nljjglxb 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邹玉友,韩苗,孔蓝蓝,高玉娟(东北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摘要:构建基于善治理论的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识别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且从治理主体、治理能力、治理工具等三方面阐释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是契合特定空间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由多个治理主体共同参与,追

2、求生态、经济、民生三元目标并处理多元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公共服务能力集合;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受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生态安全维系能力、林业政策执行能力、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和公共资源供给能力五维因素综合影响,民生保障提升能力影响最大,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影响最小。基于此,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在于明确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强化民生保障能力且加大多样化社会治理工具的运用强度。关键词:社会治理能力;善治理论;提升路径;结构方程模型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924(2023)04-0516-11 Research on the Assessme

3、nt and Improvement Path of Social Governance Capacity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ZOU Yuyou,HAN Miao,KONG Lanlan,GAO Yujuan(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roy of good governance,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social governance

4、system of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explore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cial governance capacity of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explains the improvement path of social governance capacity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 from governance subject,governance capacity and governance tool.The results sh

5、ow that the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of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 is a collection of public service capabilities that meet th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specific spatial forest resources,are jointly participated by multiple governance subjects,pursue the three-dimensional goals o

6、f ecology,economy and people s livelihood,and deal with the interconnection and mutual influence of factors.The social governance capacity of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 is comprehensively affected by the five dimensions of improving people s livelihood security,maintaining ecological security,impl

7、ementing forestry policies,cohesion of social relations and supply capacity of public resources,and the ability to improve people s livelihood security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and the supply capacity of public resources plays the least role.The path to improve the social governance capacity of key s

8、tate-owned forest areas lies in clarify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social governance 邹玉友,韩苗,孔蓝蓝,等.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 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3,22(04):516-526.收稿日期:20230414 修回日期:20230511 DOI:10.16195/36-1328/f.2023.04.5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003022、71973021)和东北林业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究重点课

9、题(DGYZZD 2022-05)作者简介:邹玉友,男,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研究,。第 4 期邹玉友等: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subjects in key state-owned forest areas,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to ensure people s livelihood and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application of diversified social governance tools.Keywords:social governance capa

10、city;theory of good governance;improvement path;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作为森林资源丰富但区域经济发展条件滞后的特殊区域,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共同体由中央及地方政府、森工企业、林区职工和当地居民等多个主体构成,各社会治理主体关系演变、地域生态环境、职工社会保障水平及林区民生福利均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效能产生引致效应1。在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框架下,

11、全面解析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结构,识别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并探寻提升路径,有利于为找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以及重点国有林区高质量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治理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管理公共事务采用的方式以及调整社会冲突开展的行动进而达到社会管理的和谐状态2。社会治理能力是国家政府能力的核心要素3,有学者提出社会治理能力是行为主体利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推进多主体合作并协同处理各类社会问题,以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且迎合公众诉求的能力,公众可以从公共服务配置、党组织基层治理能力和公众社区安全感等3个维度提升其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4-6。也有学者提出社会治理能力是主体、过程和结果

12、三维要素与指示性、表述性两部分能力有机交互后7,由价值引领、制度构建、组织协同、资源整合和工具选择五维能力构成的集合8-9。还有学者从社会学、管理学和经济学视角,构建市域、县域和乡镇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框架,并实证检验发现公众意愿表达、选择参与机会、自主权与行政良性反馈、有为政府、法制化、政权稳定性、社会公平正义、规制质量以及反腐败措施均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10-12。因而,部分学者主张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工具创新提高政府社会治理能力13,利用互联网+、区块链等大数据条件及依托智慧社区等载体夯实政府社会治理能力14,以更好协调多元利益、领导基层治理、引领基层发展,实现政府治理数字化转

13、型并助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15-16。总体而言,已有学者针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概念、构成、要素等方面开展大量的理论探讨,且从基层治理视角出发,立足各级政府职能定位,开展以乡镇政府、县级政府、农村基层组织为对象的社会治理能力体系构建与水平评价11-12,为本文奠定研究基础,但鲜有学者从社会治理共同体视角系统研究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善治理论出发,在解析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基础上,识别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核心影响因素,并利用318份微观调查数据,评估各影响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作用程度,进而阐述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为全面诊断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水

14、平、加快推进重点国有林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以及尽早实现重点国有林区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二、理论分析(一)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解析公共治理最高目标是“善治”。善治是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愿景而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社会治理并达成目标的过程17。嵌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更关注生态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协同共进状态18。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是契合地区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条件,由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追求生态、经济、民生多元目标所需处理的合作、协调、参与、资源、制度、政策、汲取、动员、执行、管理、保障、整合等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公共服务能力集合。其中,多元主体、各子系统、

15、整体系统与区域环境间不断地进行着信息、政策、资源、制度等能量交换,以“共建”为统领,通过党委领517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实现社会治理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以及林业政策有效落地能力提升;以“共治”为动力,明确多元治理主体角色定位与功能发挥,强化处理公共事务的本领,促进社会和谐并推动重点国有林区社会凝聚力进阶发展;以“共享”为牵引,确保重点国有林区居民安居乐业以及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社会治理成果共同享有并带来居民资源获取能力显著提升(图1)。(二)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阐释1.民生保障提升能力因素社会治理追求民

16、生目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解决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民生保障问题。治理主体通过强制措施和激励手段确保公民基本生存权利和发展机会19,涵盖收入、住房、医疗、就业、教育质量和教育保障等方面20;“四分开”制度下的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归属发生变化,安置职工从隐性失业变成显性失业,这些兼业职工对就业机会、社会保障和资源获取依赖度增强,对生态福祉需求也日益提升。2.生态安全维系能力因素维系国家及区域生态安全是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的关键生态目标21。生态系统通过内在自然物种及其结构和功能发挥供给粮食、木材、食物等物质产品,以及发挥各种无形的生态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是连接生态环境和人类

17、活动的关键桥梁22。掣肘于可利用林地面积和水资源容量的有限性,当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资源压力超过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承载力时,为避免生态失衡对经济发展质量造成的不利影响,社会治理主体作出积极稳健的制度安排以维持人与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3.林业政策执行能力因素1998年重点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并采取多元化配套政策,既包括森林生态保护政策(如森林资源采伐限额、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加强公益林建设和落实管护责任制),也包括林业民生政策(如一次性安置富余职工和扩大林区就业)。这些林业政策为森林资源永续利用提供资金支持,也对林区居民可持续生计产生正向影响18。因而,林业政策执行能力主要考察重点国有林区多

18、元治理主体通过解释、实施和宣传等实际行动将森林生态保护政策和林业民生政策精准落实并转化为生态、经济与民生目标的能力。4.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因素社会关系凝聚能力是指在重点国有林区范围内由森林抚育、棚户区改党的领导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林管理局森工企业林区职工当地居民民生目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生态目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互动资源制度政策合作协调参与整合保障管理汲取动员执行技术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 图1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结构518第 4 期邹玉友等: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造、职工就业安置等工作诱发重点国有林区职工与国有林管理

19、局、居民与政府、居民与企业、居民与公共服务机构间各种矛盾纠纷化解以及提高人际关系紧密程度的能力。在人口外流以及“人情”等传统社会文化观念变迁滞后性影响下,重点国有林区由“人情味社会”向“人情式微社会”转化23。这要求多元治理主体在提升社会关系凝聚能力时既要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还需协调好家庭和邻里间矛盾与纠纷。5.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因素公共资源供给能力是指重点国有林区多元治理主体在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方面资源供给程度及其对接职工和居民公共资源需求满足程度,以及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并达到资源利用帕累托效应的能力。随着重点国有林区“三分离”和“四分开”工作推进,各治理主体“责、权、利

20、”边界更清晰,发挥治理主体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整合各类公共资源并将其投入到社会治理各领域进而提升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据此,提出理论框架(图2)及研究假说: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生态安全维系能力、林业政策执行能力、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均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有影响。三、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一)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2021年78月东北林业大学组织的“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调查”。课题组在借鉴已有标准化问卷基础上,利用手机App应用软件且开通GPS定位与录音功能收集调研文字和访谈资料。为保障研究方案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可行性,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获取调研数据

21、:首先,选取森林资源质量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的龙江森工和伊春森工两大集团;其次,依据等距抽样原则在每个森工集团各选择2个国有林管理局,每个国有林管理局选取3个林场;最后,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每个林场选取30户重点国有林区职工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18份,问卷有效率为88.3%。问卷内容包括职工特质、家庭特征、就业、收入、消费、居住条件、教育、健康医疗、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生态安全等。从样本数据来看,受访者以3160岁、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上的男性职工为主,以23人家庭居多,主要采取纯林型和兼业型的生计策略,家庭总收入和总支出集中于110万元。(二

22、)变量选取根据重点国有林区基础民生保障、生态安全着力点及林业生态政策执行情况,参照黄博函等19和黄永亮等20民生保障测量变量设计,选取收入水平、资源获取、就业机会、社会保障、身心健康、食品安全、生活安全、财产安全等8个变量;参照蔡秀亭等21和Westman22的做法,采用森林生态安全、病虫害防控、生物多样性以及空气质量、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等资源安全程度表征生态安全维系能力;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实政策,选取与职工民生保障和生态安全紧密关联的林业政策来考察林业政策执行能力;考虑嵌入社会网络的重点国有林区职工社会关系和谐程度和凝聚程度,参考田国双等23问卷设计,选取家庭关系和谐程度、社会矛盾降低程度和邻里

23、关系和谐程度等3个变量表征社会关系凝聚能力;从医疗资源供给水平、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基础教育服务水平等3个维度考察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各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图2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519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表1变量说明与描述性统计变量名称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生态安全维系能力林业政策执行能力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公共资源供给能力收入水平满意度资源获取满意度就业机会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身心健康满意度食品安全满意度生活安全满意度财产安全满意度森林生态安全满意度病虫害防控满意度空气质量满意度土壤质量安全满意度水资源安全满意度生物多样性满意度收入分配政策满意度社

24、会福利制度满意度林业政策满意度林业生态政策满意度家庭关系和谐程度社会矛盾降低程度邻里关系和谐程度医疗资源供给水平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基础教育服务水平定义与赋值您对家庭整体收入状况满意度: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对家庭生活品(食品、衣服)满意度: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有足够的个体职业发展空间: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对家庭社会保障水平满意度: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的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满意度:非

25、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家营养和食物很安全: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的家庭生活安全性有保障: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的家庭财产安全性有保障: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感觉森林质量(含林龄、林分)更优: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感觉森林病虫害变少: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感觉林区空气质量变得更好:非常不同意=

26、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感觉林区的土壤更加肥沃: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感觉林区水质更清澈: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感觉林区珍稀动植物数量变多: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对家庭基本支出费用满意度: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对目前林区福利待遇满意度: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对林业政策执行(如信息传达、公示、验收等)满意度

27、: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对林业生态政策(如森林抚育、管护、补偿等)满意度: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的家庭成员关系和谐: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和他人发生冲突情况变少: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和邻里保持良好关系: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需要的优质医疗资源有保障: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您对林场基础设施建设

28、(水、电、路、住房等)满意度:非常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5您需要的优质教育资源有保障:非常不同意=1;比较不同意=2;一般同意=3;比较同意=4;非常同意=5均值3.853.693.743.63.683.674.023.993.933.974.434.064.13.952.862.863.813.834.654.54.523.534.353.44标准差0.930.881.120.931.020.990.840.90.940.880.720.850.930.870.881.080.830.810.580.650.621.121.371.08520第 4

29、期邹玉友等: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三)模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经典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以解析多个显变量与潜变量的内在关联性,包括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揭示各因素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的影响及各因素间相互作用关系。具体潜变量与显变量的关系如下:X=X+(1)Y=Y+(2)=+(3)式(1)、式(2)为测量方程,式(3)为结构方程。式(1)式(3)中:X和Y分别为外生潜变量和内生潜变量的观测变量;X和Y分别是X在、Y在上的因子载荷矩阵;和分别为X和Y的测量误差项;为各内生潜变量相互影响的结构系数矩阵;为对影响的结构系数矩阵;为随机干扰项。

30、四、结果与分析(一)信度与效度检验通过探索性因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有效地明确问卷的信度与效度。信度通常将Cronbach s 系数高于0.7视为问卷选题可靠;效度则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各维度影响因素公因子,公因子载荷值越大,说明收敛效果越好。利用组合信度(CR)和平均变异萃取值(AVE)考察各维度因素一致性和聚敛程度,标准值分别为0.6和0.4。运用SPSS 26.0计算信度和效度可知:整体调查问卷的Cronbach s 系数为0.809,说明问卷信度较好,但就业机会满意度、生物多样性满意度和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3个变量的Cronbach s 系数小于0.7,故将这些变量进行剔除,剔除相关变量后

31、的问卷Cronbach s 值为0.843,说明调研问卷有效性较高,可信度理想。调查问卷的KMO值为0.824,且Bartlett球形度检验卡方统计值对应的显著性小于0.001,通过Bartlett球形检验,说明研究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此外,五维度影响因素CR值均大于0.7且AVE值高于0.4,说明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生态安全维系能力、林业政策执行能力、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公共资源供给能力等5个维度具有内部一致性和良好聚敛能力(表2)。表2调研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变量名称收入水平满意度资源获取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身心健康满意度食品安全满意度生活安全满意度财产安全满意度森林生态安全满意度病虫害防控

32、满意度空气质量满意度土壤质量安全满意度水资源安全满意度收入分配政策满意度社会福利制度满意度林业政策满意度林业生态政策满意度家庭关系和谐程度社会矛盾降低程度邻里关系和谐程度医疗资源供给水平基础教育服务水平因子载荷0.7310.7260.6710.4300.6800.7290.6730.6550.6870.7160.7500.7820.7040.7850.6630.6310.7150.7030.7520.8790.862Cronbach s 0.8420.7990.7270.6360.843KMO0.8110.8180.6150.6480.500CR0.8480.8420.790.7670.862

33、AVE0.4490.5180.4870.5240.758521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二)模型适配性检验在Amos 24.0软件运行环境下,建立并绘制5个维度和21个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初始路径图。经检验发现初始模型与调查数据的GFI、AGFI、NFI和CFI四个适配指标不理想,且初始模型的拟合卡方值为544.23,说明初始模型与样本数据间拟合度欠佳,需对初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修正。利用Amos提供的修正指数(MI值)以及参数间差异的临界比值(CR系数)对模型进行限制,以MI4的两个测量残差之间关系释放以及CR1.96的两条路径关系约束为标准,得到多次调试后的模型适配性检验结果

34、(表3),调试后的结果均处标准范围内且参数值均达显著,即构建的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模型可以被接受。(三)影响效应分析从路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是一个具有多元能力的综合性概念,由民生保障提升能力、森林生态维系能力、林业政策执行能力、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和公共资源供给能力五维度构成。民生保障提升能力(0.839)、森林生态维系能力(0.590)、林业政策执行能力(0.608)、社会关系凝聚能力(0.615)和公共资源供给能力(0.513)在不同程度上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发挥引致影响作用(表4)。1.民生保障提升能力因素民生保障提升能力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显著正

35、向作用,其效应值为0.839。其中,社会保障(0.733)、身心健康(0.600)、生活安全(0.761)和财产安全(0.709)等方面满意度正向促进作用显著高于收入水平(0.508)、资源获取(0.583)和食品安全(0.508)等维度。这表明随着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进程推进,尤其是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等方面措施有效提升林区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值得关注的是,受制于重点国有林区居民生计策略单一化、食品安全关注度不够以及获取资源不充分不均衡影响,重点国有林区民生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和强化。2.森林生态维系能力因素森林生态维系能力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发挥着正向保障作用,其效应值为0.590,通过1

36、%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具体影响因素来看,森林生态安全(0.628)、病虫害防控(0.610)、空气质量(0.624)和水资源安全(0.638)等满意度作用程度相差不大,但土壤质量安全满意度(0.744)正向作用更突出。由于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丰富的森林资源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高度重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效应发挥凸显,多维度贡献于重点国有林区居民福祉,还需进一步发挥土地要素多重功能与价值,特别是在“双碳”背景下,重点国有林区充分发挥森林的“四库”作用,较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目标实现。3.林业政策执行能力因素林业政策执行能力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

37、治理能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效应值为 0.608,通过 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各影响因素正向促进作用存在显著差异,林业政策满意度(0.811)和林业生态政策满意度(0.814)影响程度高于收入分配政策满意度(0.370)以及表3模型适配性检验结果检验量绝对拟合优度指标增值拟合优度指标简约适配统计量模型适配指标X/dfGFIAGFIRMRRMSEANFICFIPNFIPGFI标准值0.900.900.080.900.900.500.50初始模型2.9580.8500.8120.0630.0790.7890.8480.6910.677修正模型1.4740.9310.9060.0460.0390.9

38、030.9660.7270.681522第 4 期邹玉友等: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社会福利制度满意度(0.461)。这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保护政策执行程度和落实强度明显高于民生政策。其原因可能在于,重点国有林区治理主体中林业管理部门发挥的政策监督与落实效用较大。以林业补贴政策为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对林业补贴标准、拨付比例方式以及森林资源类型进行详细规定,各省级林业部门按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并要求各林业局通过补贴政策公示、林班实名负责、签署作业合同以及定期督查等方式保证林业补贴政策有效落实。这说明,正式制度安排会对治理主体行为产生约束、引导和激励作用,特别是治理对

39、象“权、责、利”明晰界定,保障治理有效运转。4.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因素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具有激励促进作用,其效应值为0.615,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从各影响因素效应值来看,家庭关系和谐程度(0.545)、社会矛盾降低程度(0.651)以及邻里关系和谐程度(0.602)的正向促进作用影响效应差异性不大。这也就是说,健康的家庭关系、和睦的邻里关系以及稳定的社会秩序为重点国有林区提供情感纽带、精神支撑和价值导向,且夯实社会凝聚能力,有利于提高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的信任度,也促使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更加安定团结。表4标准化路径系数路径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社会治理能力森林生态维系能力

40、社会治理能力林业政策落实能力社会治理能力社会关系凝集能力社会治理能力公共资源供给能力社会治理能力收入水平满意度民生保障提升能力资源获取公平度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社会保障满意度民生保障提升能力身心健康满意度民生保障提升能力食品安全满意度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生活安全满意度民生保障提升能力财产安全满意度民生保障提升能力森林生态安全满意度森林生态维系能力病虫害防控的满意度森林生态维系能力空气质量满意度森林生态维系能力土壤质量安全满意度森林生态维系能力水资源安全的满意度森林生态维系能力收入分配政策满意度林业政策落实能力社会福利制度满意度林业政策落实能力林业政策满意度林业政策落实能力林业生态政策满意度林业政策落实

41、能力家庭关系和谐程度社会关系凝聚能力社会矛盾降低程度社会关系凝聚能力邻里关系和谐程度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医疗资源供给满意度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基础教育服务满意度公共资源供给能力标准化系数0.8390.5900.6080.6150.5130.5080.5830.7330.6000.5080.7610.7090.6280.6100.6240.7440.6380.3700.4610.8110.8140.5450.6510.6020.8060.901非标准化系数1.0000.8660.4950.4911.1581.0001.0821.4421.2861.0481.3341.3361.0000.9120.765

42、1.0721.0081.0001.5252.0822.0361.0001.3291.1681.0001.082标准误0.1580.1150.1000.1950.0890.1500.1640.1290.1500.1540.1080.0900.1120.1170.2490.3780.3750.2050.1820.089P*注:*、*和*分别表示在10%、5%和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523第 22 卷农 林 经 济 管 理 学 报5.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因素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对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发挥着基础促进作用,其效应值为0.513,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其中,医疗资源供给水平(0.806)和

43、基础教育服务水平(0.901)均对公共资源的供给能力产生极强促进作用。教育和医疗水平是考察重点国有林区客观福祉的重要指标,在共建共治共享框架下,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活动,有利于激发公共资源供给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五、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提升路径(一)明确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主体权利与责任边界鉴于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多元参与主体特征不同,需准确界定好各方主体的权利和责任。首先,明确党是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各方主体的领导核心,引领社会治理的价值取向、组织模式和行为方式。各级党委在严格贯彻党中央统一部署前提下,领导各社会治理主体力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其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

44、府应明确各自管理权限并提高协调能力,设计管理“准入清单”和“限制清单”,实现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尤其是地方政府应在化解社会矛盾、加固公共安全、加强资源整合、提升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基础作用,通过协调多方治理主体利益实现生态经济民生目标尽早达成。再次,林业主管部门和森工企业均是依林而生的组织,应立足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生态禀赋条件,以生态目标为基点、以经济目标为要点、以民生目标为服务点,打通重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主渠道、新动能,推进重点国有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重点林区职工和当地居民,应发挥林区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调动林区各利益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改善林区职工生

45、产生活条件,使广大职工分享改革红利,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二)强化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主体的民生保障能力民生保障工作是确保重点国有林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得以成功实现的重要基础。首先,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重点国有林区就业,拓宽重点国有林区就业渠道,增加重点国有林区居民收入,依托特色采摘、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研学等新产业、新业态以吸纳就业,鼓励林区职工兼业或非林就业,提升重点国有林区收入满意度和就业满意度。其次,加大公共资源有效供给能力,在逐步完善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基础上,加快山上职工搬迁、扩大棚户区改造范围,增加保障性住房、生育和托幼服务、多层

46、次养老服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基础性公共服务供给规模,提高供给质量。再次,建立健全重点国有林区网格化治理体系,依托数字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的人、财、物、组织、事件等要素纳入网格进行智能化管理,推进重点国有林区治理环节无缝隙、主体责任全覆盖、治理信息全掌握、基层服务全方位。最后,改进重点国有林区公务人员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公务人员队伍思想建设,及时开展服务培训与学习,转变治理理念。(三)加大重点国有林区多样化社会治理工具运用强度通过多样化社会治理工具的引入和使用,有利于提高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速度和层次。重点国有林区应有的放矢地运用强制性治理工具、自愿性治理工具、引导性治理

47、工具和调试性治理工具。首先,正确运用强制性治理工具,从规章、规则、制度、条例等层面完善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中行政命令使用的范围、途径和程度,减少行政命令执行过程中不必要的矛盾与冲突。其次,大力倡导自愿性治理工具的使用,通过社群组织、志愿组织、生态环保组织等非公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重点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再次,充分利用引导性治理工具,一方面要契合数字时代特征,深化互联网思维,建立资源共享、多元互动的智慧治理体系,推动多元治理主体数据的互联互通、安全共享;另一方面,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家族理念和“人情味社会”软实力

48、作用。最后,巧妙运用调试性治理工具,通过心理疏导、情感共鸣、意愿引领、行为调试等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与冲突;以司法调解、法律仲裁等途径解决邻里纠纷、劳资问题和资源利用冲突。概言之,应在重点国有林区不同社会治理情境下,选择适宜的治理工具,助力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524第 4 期邹玉友等: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评估与提升路径分析六、结论与讨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要求,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是重点国有林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议题。从善治理论入手,构建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并利用318份重点国有林区职工调研数据和结构方程模型识别重点国

49、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将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体系视为是契合地区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条件下,多个主体共同参与,追求生态、经济、民生多元目标所需处理的各要素公共服务能力集合。第二,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受民生保障提升能力、生态安全维系能力、林业政策执行能力、社会关系凝聚能力和公共资源供给能力五方面因素综合影响,且民生保障提升能力影响最大,公共资源供给能力影响最小。第三,社会保障满意度、生活安全满意度、财产安全满意度、土壤质量安全满意度、林业政策执行满意度、林业生态政策满意度、医疗资源供给满意度和基础教育服务满意度作用效果均在0.7以上,是影响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核心

50、因素。本文研究结论为其他兼顾多重目标的区域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可借鉴研究框架。从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微观视域主观因素考察重点国有林区三元目标与三条路径驱动下的社会治理能力,得到社会治理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检验结果。重点国有林区民生保障政策是否到位、森林生态是否安全以及林业政策是否到位的评判都是检验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效果核心指标,也是考察重点国有林区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载体。作为相对封闭且以林为主的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和林业政策关系密不可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着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生计,贡献于区域福祉;林业政策兼顾着“惠民生、保生态”双重使命,还通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直接或间接服务林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