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辛集中学08-09学年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图1AB读图1,回答13题。1若图1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上的两个点,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示区间为12月12日,AB两点所在经线为其界线,则北京时间可能为A12日8:00 B12日16:00C11日0:00 D13日16:002若图1为地球侧视图,AB线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图示日期过后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C9月23日3:20 D9月23
2、日15:203若图1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A7:00 B8:00 C9:00D10:004图2中四地与其地势特征组合,正确的是图2 水系分布A北高南低 B四周高中部低C中部高四周低 D地势低平锋线及其移动方向云雨区北甲甲甲10日11日12日图3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3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 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3,回答56题。5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 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 D南半球冷锋610日1 2日期问,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11日的深夜 B12日的深夜C11日的日出前后 D1 2日的日出前后读图4,回答78题。
3、 图47图示各地,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的是ABCD2,4,68图示各地的共同特征是A都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B洋壳岩石年龄都比陆壳轻C都位于地壳活跃地带D地质构造只表现为褶皱读图5,回答911题。9图示城镇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拟建一大型仓库,最合适的位置是A BC D图5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规划示意10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Aa Bb Cc Dd11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有穿越河流 邻近港湾 穿越城区 坡度太大A B C D图6中的MN线为地球表面某圆弧的一半,读图回答1215题。MN图612若MN线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M
4、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AM点比N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BM点和N点位于同一纬线上CM点与N点的纬度值相等 DM点和N点可能在同一经线上13若MN线位于晨昏圈上,M点的地方时为8点,则AM点昼长大于N点昼长 BN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点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M点的区时比N点的区时早l2小时14若MN线位于70N纬线圈上,6月22日M点与晨昏线距离最近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M点的太阳高度为326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M点处于昼半球 N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A B C D 15若MN线是以地球南极为中心所做俯视图上的两条日期分界线,MN线一侧为8日,另一侧为7日,则A伦敦正值
5、子夜 BM点的经度为180C北京时间为8日8时 D悉尼港灯火通明有一些干涸湖底,常因干缩龟裂,定向风沿裂隙处进行侵蚀,使之日益增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浅槽和槽间垄脊,这种地貌称雅丹地貌。读雅丹地貌示意图(图7),回答1618题。图716在我国,典型的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在A东南丘陵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黄土高原17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区湖泊干涸的主要人为原因是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 D过度农垦18下列环境问题的形成,与上述湖泊干涸的原因相似的是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D全球变暖读“贝加尔湖水温变幅随水深的变化统计”表和图8,回答1920题。贝加尔湖水
6、温变幅随水深的变化统计深度(米)0102530100150200300400600水温年变幅()152012851093783160062037020013009图8鄱阳湖洱海(云南)青海湖白洋淀(河北)湖面水温年变化19根据图表资料判断,影响湖面水温和湖水水温变幅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湖水深度和湖泊面积 B湖泊面积和湖泊形状C气温和湖水深度 D湖泊形状和气温20图2中序号所代表的湖泊依次是A洱海鄱阳湖白洋淀青海湖 B鄱阳湖白洋淀洱海青海湖C鄱阳湖洱海青海湖白洋淀 D白洋淀洱海鄱阳湖青海湖读图9,回答2122题。海洋现代河床、沙洲冲积、海积平原侵蚀丘陵浅海暗礁、沙滩图9 某地区的地貌类型示意甲21
7、图中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点是A B C D22若在甲地新建城市新区,则应特别注意防范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浪侵袭 D暴雨读图10,回答2325题。 图10 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23该县农业的主要类型是A自给农业 B商品农业C混合农业 D粗放农业24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25该县在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适合其“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有图11 世界四国(局部)示意A观光农业 B农产品加工业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读图11,回答2628题。 26ab两城附近的农业类型分别是A水果和灌溉农业混合农业区B小麦牧羊带小
8、麦和林牧业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D粗放牧羊业水果和灌溉农业区27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A甲乙B丙丁 C乙丙 D甲丁28abcd四地发展工业共有的优势条件是A资金来源充足 B石油资源丰富 C海洋运输便利D科学技术先进读图12,回答2930题。图12 某类工业收益性空间界限的区位模型29该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是 Aa Bc Cd Df30为吸引投资者投资,当地政府出台了相关补贴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所在区域范围扩大 B企业利润增多,但分布范围减小C平均费用的最低值会升高 Da与b之间的距离会增加图13 某国三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读图13,回答3133题。31决定
9、甲乙丙三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自然资源水陆运输商业贸易 B商业贸易自然资源水陆运输 C水陆运输自然资源商业贸易 D自然资源商业贸易水陆运输32与甲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相似的是 A拉萨 B桂林 C株洲 D鞍山图14 我国某海湾附近等高线、等深线分布33为促进甲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最具针对性的是A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B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善产业结构C加快资源开采,实现规模效应D合理规划用地,改善生态环境34图14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适宜建港口的是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537题。材料一 2007年4月18日我国第六次铁路大提速,列车运行时速达200千
10、米,其中京哈京广京沪胶济线部分区段时速达到250千米。 材料二 图15图15 我国各种交通工具在旅客周转量中份额的变化35铁路提速的重大意义有缩短了铁路运输时间,增加了通过能力增加了铁路安全性 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增强了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节省了包装和仓库费用,保证了货运过程中的安全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A BC D36图15中三条曲线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是A铁路 民航 公路B公路 铁路 民航C民航 公路 铁路D铁路 公路 民航37图15中曲线代表的运输方式在1990年以后迅速增长,是因为这种运输方式具有A运量大的特点 B运输效率高的特点 C运输费用低的特点 D机动灵活的特点图16 某城市在不
11、同建设时期人口与用地规模发展过程的模式 读图16(图中各单元格的地域面积相同,且比例尺相同),回答3839题。 38关于不同建设时期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时期,在城区内建厂,更好地利用城区内各项基础设施,减少建厂费用 时期,在城郊地带建设工业小城镇(卫星城),有利于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时期,沿城郊交通干线建厂,交通便利 时期,在城区边缘建厂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A B C D39若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在时期拟将交通干线abcd作为其规划的工业地域发展轴。从环境角度考虑,合理的发展轴线是A a B b C D d图17 首钢搬迁示意图2008年初,燃烧
12、了35年的首钢四号高炉正式熄火,标志首钢搬迁工作正式开始。渤海之滨的河北省唐山市附近的曹妃甸是首钢新厂址。读图17,回答4041题。40首钢搬迁并不是为了A提高首都大气环境质量B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首都就业率C减轻首都资源供给压力D改善首都交通状况图1841曹妃甸成为新首钢厂址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包括A具有建设深水大港的条件B有较为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C地下水丰富,生产用水有保障D节省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某地区为畜牧业地区,日用品需从外地调入,图18表示该地区的货物流向。读图回答4243题。42该地区有六个规模不等的城(镇),若在其中两城(镇)设立日用品中转站,则最合理的是A和 B和C和D和43在附
13、近发现了一大型矿产地,须布局一交通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社会因素B修建交通线只需要考虑与之间的距离图19C山区不适宜修建铁路D的发展规模不会超过和读图19(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回答4445题。44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该企业可能是 A印刷工业 B电解铝工业C电子工业 D制糖工业45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
14、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 L1点B L2点 C L3点 DL4点利用区位联系,建立有内在联系的经济体,借整体的力量来发展,越来越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体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读图20,回答4647题。图2046该区域内人口承载状况大于2的省区通过区域合作,其人口承载状况将变小。其原因是环境条件改善,环境人口容量变大人口迁移或流动,降低了这些省区的实际人口密度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主要流向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已同发达地区十分接近A BC D47目前,广东省正以出省高速公路通道建设为突破口,打破历史
15、上岭南地理的天然屏障,连接周边地区。这有利于 A大珠三角经济区拓展经济腹地B为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开辟快捷的出海通道物流通道C泛珠三角省区能源等资源调往珠江三角洲地区D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泛珠三角省区转移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4849题。48上述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 B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紫外线 C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 D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49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臭氧层破坏 酸雨 城市热岛效应 湖水富
16、营养化 A B C D50图21反映了该市图21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A该市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B1990年以后该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该市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 D1950-1980年期间该市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5152题。51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的生产方式是A全球化生产B信息化生产 C集聚生产 D清洁生产52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城市大量建设垃圾发电厂,化害为利
17、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A BC D图22读图22,回答5354题。53广大农村发展沼气的有利条件是A土地面积大,劳动力资源充足B有充足的原料来源C环境清洁,利于沼气池建设D气候温暖适宜54图示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 耗水量表”,回答5556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20089521824533578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
18、04551438728813445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56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 B技术水平低和居民节水意识淡薄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水污染严重图23读图23,回答 5758 题。57关于图中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附近的山脉是我国内外流区域的分界线B附近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C所在农业区较更容易出现土壤的次生盐碱化问题D所在地农业区均为我国重要绿洲农业区58该地区有我国重
19、要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其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地势平坦 B矿产丰富 C科技发达 D水源充足读图24,回答5960题。图24 我国某地区城市及周围区域农业地域类型变化59如果该地是我国某个商品粮基地,则该商品粮基地是A成都平原 B鄱阳湖平原 C三江平原 D珠江三角洲60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 B科技 C劳动力 D气候二综合题:(共40分)61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图25)图 25材料二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26)图
20、26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 ,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 ;小麦水稻和玉米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怎样的?(5分)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4分)(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1分)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2分)图276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2008年2月27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同三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止于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千米(如图27所示)。材料二
21、 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我国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之风盛行,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材料三 随着“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现,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应是个组合概念,它应该是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互为犄角的一个全新的大港口格局。(1)专家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会截断闻名于世的钱江潮,每年的8月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3分)(2)影响该岛渔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是(1分)A台风和风暴潮 B海洋环境污染C赤潮 D咸潮(3)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东方大
22、港”的区位优势有哪些?(4分)63读图28(黑点大小表示城市的人口多少),回答问题。(10分)图28 台湾省城市发展演变(1)台湾省多发的地质灾害是 ,原因是_ 。(2分)(2)台湾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线,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1分)(3)据图分析19501989年台湾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3分)(4)台北是台湾最大的城市,简述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自然区位因素。(4分)图29 微笑曲线6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之一。材料二 “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
23、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图29所示)。材料三 国外某著名公司欲在我国东南沿海某市申请大片良田建立有机硅厂。据粗略计算,该厂年产量为10万吨有机硅,需要纯净木炭数万吨,每炼1吨硅仅电炉的电耗就是140万度,生产过程还将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着大量的粉尘污染。(1)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2)“微笑曲线”揭示出现阶段产品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附加价值。其规律是什么?(2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制造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2分)(4)国外一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大量引进,对我国的发展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24、?(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C 4D 5A 6D 7D 8C 9B 10C 11D 12C 13B 14D 15A 16B 17A 18B 19C 20A 21D 22C 23B 24C 25A 26A 27B 28C 29C 30D 31D 32D 33B 34C 35B 36D 37B 38B 39A 40B 41C 42B 43A 44D 45B 46A 47A 48C 49A 50C 51D 52B 53B 54C 55B 56B 57C 58B 59B 60A 二综合题61(1)水稻 小麦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 水稻:从原有与主
25、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土地肥沃;水资源较丰富。(3)热量 (4)全球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62(1)钱塘江口外宽内窄的喇叭口轮廓;东南季风的助推作用;日月的天体引潮力;(2)A (3)沿海地势平坦利于筑港 水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 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配合较好,以大城市群为依托。63(1)地震(火山)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动剧烈(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2)地形 (3)城市数量不断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 (4)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位于西部平原上,地势低平;位于河流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64(1)改革开放的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 (2)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环节附加价值高;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附加价值最低。(3)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致力于高附加值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研发;重视品牌营销(注重销售和售后服务,努力营造自己的品牌),使产业链尽力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 (4)会加快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消耗速度和能源短缺局面;会加剧局部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影响当地人民生活和身体健康;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