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致女儿的信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致女儿的信一文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的自读课文,作者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没有回避,没有敷衍,更没有说教,而是用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信中主要谈了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联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从而启发和培养了女儿正确的爱情观,这篇课文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学情分析本文所涉及的话题“爱情”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
2、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但还未必真正懂得爱情。学生如果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由于中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上现实生活中对待早恋的观念。一方面使得情感内敛的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有人指点迷津。而教书育人是语文教育应尽的责任,因此,要对学生多加引导和鼓励,让他们放下包袱,轻松参与到讨论中来。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忐忑、繁衍”等词语和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这个民间故事的巧妙构思,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
3、习联系西方文化背景在语境中领会语句含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过搜集有关“爱情”的诗词、名言警句和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和感悟,逐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 体会故事背后的寓意和运用故事阐述道理的写法的好处。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真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2、教学难点: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了解爱情的真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1、
4、以泰坦尼克的主题曲为背景音乐,展示莎士比亚的诗,导入,设问2、 板书课题1、 学生读诗2、 回答老师的提问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迅速进入新课情境第二环节,预习检测:(6分钟)1、 鼓励学生介绍作者,然后归纳展示2、 利用屏幕显示本文的生字、词,找学生读并拼读加点字的音节,并引导学生结合语境体会个别词语的含义。3、 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1、 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文学常识进行交流,实现资料共享2、 学生拼读,体会重点词语的含义3、 学生思考、讨论、答题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落实字词,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自己学的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第三环节
5、,整体感知:(6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抛出问题,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思考:让学生自学,边读课文边思考,读完后,学习小组展开讨论,形成小组意见,推举小组发言人。让学生在自读自思中感知内容要点,在读中领悟故事的寓意,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第四环节,概述故事:(3分钟)学生概述故事培养学生概述能力第五环节,合作探究:(15分钟)鼓励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首先要求学生组内交流思考结果,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巡视各组迅速掌握讨论情况,并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向其他小组传输,以激起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的劲头。然后,班内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点拨疑难之处。学生讨论交流学发展学生讨论
6、和批判的能力,培养敢于思考、敢于争辩的风格,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发言机会,使更多的同学得到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机会,并使学生养成随时勾画、圈点、批注的习惯。第六环节,品味语言:(4分钟)多媒体展示关键语句浏览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语句并揣摩其含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爱情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第七环节,拓展延伸:(7分钟)从致女儿和第二封信展开,就早恋现象谈谈自己的认识。学生畅谈引导学生走好青春的第一步,别走入“早恋”的误区,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同是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第八环节,总结深化:(1分钟)第九环节,布置作业:(1分钟)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7、)致女儿的信苏霍姆林斯基爱情=忠诚+心头的记忆(时间的考验)(死亡的考验)爱情友情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本课时的设计,力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的辅助,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丰富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我对本节课整体的设计思路、意图比较满意,学生学习活动也充分开展,真正体现了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特点。教学反思教完这篇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的信,忍不住有许多想说的话。一、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师生一起畅谈爱情这个话题。中学生的早恋似乎是个敏感的话题,家长老师们总是谈之色变,对于孩子或是学生们更是坚决压制。但是,现在,我们可以
8、畅谈这个话题了,因为这是课文呀!我们要学习它,分析它,就要结合我们的生活,说出我们的心里话,再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不必有什么遮掩和躲闪,我们可以在阳光下,在课堂上,在老师面前,脸不红心不跳的大说特说了。二、释放的快乐和轻松。学习这一课,我的第一个问题是:说说你所知道的爱情名言。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课堂也异常的活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身无彩凤又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学生张口就来,其敏捷的程度,让我始料不及,其一吐为快的轻松,让我暗自庆幸:这个问题问得真是及时啊!在以往,这些个诗句,他们总是“欲说还羞”,但今天却是自信从容,更少不
9、了几分表达的轻松和愉悦。三、爱情的真谛由朦胧到明晰。其实,对于这些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他们虽有着对爱情的向往和最初的萌动,但是他们对爱情的真谛却是一片模糊。与其让他们雾里看花,不如帮他们拨云见日,这样更有利于引导他们早日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更有利于他们理智的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认识自己的情感,少走弯路,甚至是上当受骗。明智之举啊!四、美好的爱情畅想。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爱情观,并畅想自己的爱情。大家都很踊跃,甚至连最不爱说话的周宇祥也发言了:爱情是神圣和伟大的,我们要好好的珍惜它,不要过早的去採摘它,只有耐心等待它的成熟,才能品尝它的甜美。马义豪认为,爱情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付出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能感觉到,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他们对于爱情,又多了一些成熟和理智,更增添了对爱情的神圣感和美感。我想,这也是编者的愿望之一吧!五、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空洞说教。对于教材所选的课文,我想,学生们更想学更兴趣的是那些贴近他们生活的,能让他们产生共鸣的,能帮助他们解决苦恼或是烦闷的,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益和感化的课文,而不是讲大道理,空洞的说教让人逆反,致女儿的信正是这样的一碗心灵鸡汤,它有着醇香的美味,而又沁人心脾。真希望这样的课文越多越好啊!这是教师的心愿,更是学生的心意!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