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1,新课导入,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回忆散文,邓稼先,,感受这位科学巨人无私的献身精神和“纯正”的人格魅力。,1,、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2,、找出文中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新知探究,3,一、
2、向,同学们展示你搜集的作者简,介及其他资,料。,新知探究,4,新知探究,关于“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5,新知探究,关于邓稼先,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1945,
3、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6,新知探究,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7,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新知探究,关于,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
4、李政道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一代杰出物理学家中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都有影响的物理学家之一。,9,二、阅读课文,注意词语读音,并用多种形式读写。,邓稼先,元勋,至死不懈,鞠躬尽瘁,无垠,殷红,鲜为人知,锋芒毕露,选聘,彷徨,ji,xn,xi,j,yn,yn,xin,l,pn,pn,hun,新知探究,三、展示重点词语的意思。,元勋:,立大功的人。,鲜为人知:,很少被别人知道。,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新知探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
5、贡献自己的一切。,新知探究,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截然不同:,形容毫无共同之处。,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四、本文的体裁,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回忆描写。,新知探究,第一部分:回顾中国历史,突出邓稼先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第二部分:简介“两弹一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以凸现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1.,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分为六部分:,课堂活动,活动一:大声朗
6、读,整体感知内容,1.,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堂活动,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第四部分:作者得知中国原子弹工程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不禁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第五部分:描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荒凉,赞颂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第六部分:对邓稼先一生的总评价。,1.,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堂活动,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
7、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1.,全文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堂活动,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则是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课堂活动,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2.,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写了邓稼先哪些事例?各个事例
8、表现了邓稼先的哪些品质?,课堂活动,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2.,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写了邓稼先哪些事例?各个事例表现了邓稼先的哪些品质?,文革期间,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堂活动,活动一: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2.,请同学们找出课文写了邓稼先哪些事例?各个事例表现了邓稼先的哪些品质?,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1982,年,“我不能走。”,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继续工作。,一封短短的信。,真诚坦白,从不骄傲,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课堂活动,活动一:
9、大声朗读,整体感知内容,3.,邓稼先是一位怎样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才华出众、意志坚强、信念坚定、敬业爱国、人格“纯正”的科学家。,课堂活动,活动二:细细品读,理解句子的含义,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此句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课堂活
10、动,活动二:细细品读,理解句子的含义,2.,“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此句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课堂活动,活动二:细细品读,理解句子的含义,3.,“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
11、话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课堂活动,活动三:问题探究,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可否去掉?,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课堂活动,活动三:问题探究,2.,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职务,功劳,学术水平,相当,国籍,文化背景,性格,不同,奥本海默,锋芒毕露,善于辞
12、令,复杂,邓稼先,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实,“纯”,奉献 精神,课堂活动,活动三:问题探究,2.,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但是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基础上考虑,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课堂活动,活动四:合作交流,感受语言特点,句式整齐:,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租借”,99,年。,俄国强占辽宁旅顺大连,“租借”,25,年。,法国
13、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划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课堂活动,活动四:合作交流,感受语言特点,长短句交错使用:,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课堂活动,活动四:合作交流,感受语言特点,表达效果:,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好念,读者印象深刻。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课堂活动,活动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邓稼先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课堂小结,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以民族情结,私人友爱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叙写了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历程,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邓稼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请大家牢记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漠英雄,邓稼先。,邓稼先的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你学习,?,作业布置,谢 谢,34,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