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石吟一、 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这种文学样式;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2.教材分析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习这首诗,让同学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 3.中招考点 识记课文生字词,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内容。 4.学情分析 这首诗便于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因而在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想去说,把语
2、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中适合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音乐美和情感美;还要联系自然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想象远古生物世界那奇幻的景象。二、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朗读课文,能写出重点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诗歌内容,描述赞颂之情。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学生查阅资料,掌握生字词。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必须把握准文章大意,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进行最后由教师指导总结。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化石中保存了古生物生命的信息,让我们窥见了一万年前神话般的世界。下面就让我们阅读张锋的化石吟,认识这些神奇的石头,感受大
3、自然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二)预习检测1.作者介绍张锋,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代表作有小诗本草纲目。其诗作被评为“第三代诗歌”。(三)新课讲解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学习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朗读课文,能写出重点词语。自学指导一:1:通过查阅资料,朗读课文,能写出 “骸骨、腐朽、悄然、乌有、潜行、葱茏、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重点词语1、内容 识记生字词 时间 8分钟 方法 独学 交流 展示 要求 完成自学检测一自学检测一:万载zi 骸骨hi载货zi 腐朽fxi裹藏gu 档案dng长吼hu 葱茏cnglng魔法师m 卓越zhu猛犸m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1.安静美观而不落俗套( )2.
4、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3.称赞而且佩服。( )4.(草木)青翠茂盛。( )5.奇异而虚幻。( ) 6、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 形容经历长时间。( )7、星斗变换位置,比喻时间变化。()能写出生字词1. 注意易错字音,字形。2. 识记多音字,注意采用归类法。学习目标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诗歌内容,描述赞颂之情。自学指导二: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诗歌内容,描述赞颂之情。内容:课文方法:先自学,再同桌交流,找出规律,归纳方法要点。时间:15分钟。要求:跳读课文,找出喜欢的句子并作批注。自学检测二:1、出示课题,并析题:解释“什么是化石”。教师展示化石图片,学生谈对化石的认识。2
5、、本诗题目中的“吟”字有何含义,那么赞颂什么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3、“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4、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请找出有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1所有的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上生物进化的主要证据。大多数化石是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如植物茎的化石,动物的牙齿、贝壳、骨骼等的化石。有些化石则是生物体的印痕化石等。2、“吟”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
6、;本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由此赞颂科学的神奇。3.“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 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 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4、诗歌在结构上是“总一分一总”;分为三层:12节通过发问,引发联想;36节具体抒写,无限遐思;7节回应发问,照应开头。5、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科学神奇与人类伟大的赞美之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诗歌内容,描述赞颂之情。并会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1.看修辞2.抓关键词3.明主旨句(四)当堂训练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描述一个小动物的化石。(用时3分钟)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或一处关键词。(五)课堂总结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表现科学内容,节奏明快;用第二人称、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可说话的人来写,显得自然亲切;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示有关化石的知识;最后一节回应开头,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六)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