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教版七下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本文生动形象描绘外祖母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的写作特色。2.过程与方法: 朗读并仔细品味文中对外祖母眼神的描写及本文细腻而饱含深情的语言。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筛选、归纳信息,理解外祖母是他的“朋友”的意蕴。2.教学难点:文中对祖母眼神的描写,学习本文细腻又饱含深情的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 一首“谁能够划船不用桨,谁能够扬帆没有方向,谁能够离开好朋友”。让我们重新感受到友情的珍贵。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童年中最好的一位小伙伴,下面有一首小诗,大家猜一猜写得是谁
2、?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却是他的外祖母,正是在外祖母那朋友般的关怀下,作者一步步走向光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二、搜集资料1. 走近作者。高尔基(18681936),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早年丧父,寄居在外祖父家,为贫困生活所迫,他只受过两年小学教育,之后便辍学作童工和学徒谋生,后自学成才。主要作品有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列宁称高尔基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2. 了解背景。高尔基童年寄居在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里,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也热烈地参加一份”。这是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在这样的家
3、庭生活里,生活像“铅样沉重”,高尔基的童年充满苦难。所幸的是,他的周围也有许多善良正直的人,他们给了高尔基良好的影响,给了高尔基力量和支持。其中首推外祖母。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三、初读课文,合作探究一、听课文录音,以同桌为单位完成下列探究任务。1、文章题目所说“童年的朋友”在文中指谁?为什么把她称为“童年的朋友”? 2、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试用自己的话把外祖母的形象描述出来。3、请问课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具体描写了外祖母的哪些方面?交流反馈 1、明确:童年的朋友指外祖母。外祖母关心“我”、理解“我”。2、明确:这是
4、一个 的外祖母(健康、慈爱、乐观、坚毅 )。3、明确: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描写了她的头发、眼睛、脸、嘴唇、鼻子、身材等。四、再读课文,筛选信息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阅读信息卡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人物的外貌“形”)你的评价(人物的性格“神”)外貌描写头发多、密、长、黑、厚眼睛光芒(气愤、愉快、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 小脸皱纹(但年轻、明朗) 嘴唇歪扭鼻子松软、大、红 牙齿坚固、雪白身材肥肥胖胖语言描写:温暖而柔和;用心唱歌,像鲜花一样温柔、鲜艳、丰润。健康 慈爱 乐观 坚毅对话的内容有关头发、睡觉、打碎牛奶瓶的事情。生活并不令人满意,但只要和“我”说话就显出轻松,平
5、等,和蔼,关爱(朋友)。 动作描写梳头、编辫子、嗅烟草神态描写快活反衬她眼睛的明亮。 体现“我”的外祖母是一个饱经生活的艰难却永远年轻、乐观、慈爱的老人。阅读信息卡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朋友”关系(同学小组讨论)(罗列)l “我”昨天把牛奶瓶子打破了,外祖母要“我”讲清原因时却要求“我”“小声点说”,表现外祖母对“我”的慈爱。l 外祖母心情不好的时候对“我”说话还是那样温暖和柔和外祖母爱“我”,她不想使生活的不幸的外在表现在“我”幼小的心里烙下印记。l 外祖母的“语言”:好似唱歌,温暖而柔和。“眼睛”: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 这些描写给人总的感觉是对“我”慈爱。l “太阳睡了
6、一夜刚起来”这本来就是孩子的语言,用孩子的语言和“我”说话,可见的确是“我”的朋友。l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声点说!”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外祖母理解孩子犯错后害怕责备的心理,从不以长辈的身份和口气训斥孩子,体现了外祖母对“我”的关心,显出了她对“我”朋友般的关怀。l 第一自然段中最后一句:外祖母嘴唇歪扭着,又小又可爱的脸,这些都是孩子在遇到不顺心事时的表现,而外祖母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长辈而隐藏这些,她把这些孩子的童真全部都展现出来,体现她充满童心,像作者童年的朋友,因此她与作者的心灵没有隔阂,便会有许多共同的语言。从第六自然段第二句中可看出外祖母有一种乐观的精神,虽然她是一个长辈,但
7、她却没有想到这么多,她很乐观,她有一种特有的天真,无忧无虑,可以看出她有一颗纯真的童心。l 文中一些语句,如“你睡吧!还早着呢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不想睡就不睡好了”,体现了外祖母对“我”的朋友般的关心和体贴?l 把外祖母比做动物,把外祖母说成猫,正是因为外祖母在孩子的眼中是亲切可爱的,让孩子乐意亲近,这也体现了外祖母和“我”的朋友关系。对此我们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理解“朋友”关系?(归纳)外祖母是“我”的朋友,而且是“最知心”、“最珍贵”的“终身的朋友”,对此我们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理解?(同学小组讨论)明确:(1)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2
8、)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3)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4)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总之,温柔慈爱的朋友般的外祖母,她对“我”充满了爱,对生活充满了爱,她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使“我”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高尔基苦难的童年因为有了外祖母的陪伴,就有了驱散黑暗的阳光,滋润心田的雨露。 2、深度思考1)、外祖母和“我”的关系已
9、经超越了一般的血缘关系,那么是什么关系呢?用文中的话来概括。明确:“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种“朋友”关系她今天样子很凶,但当我问起好的头发为什么这样长的时候,她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 明确:外祖母爱“我”,她不想使生活的不幸在“我”幼小的心里烙下印记。“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明确:怕我被妈妈责备,包含关怀之意。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 明确:表现外祖母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太阳睡了一夜刚起来” “不想睡就不睡好了,”明确:这些语
10、言能够表明祖母和我是一种轻松的、平等的、和蔼的朋友式关系。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 明确:猫是孩子们心目中可爱、温存的小动物,在这里把祖母比成猫,自然也就包含着对祖母的一种喜爱之情。3)、我们应该从哪几个角度来理解 “终身的” “最知心”“最了解”“最珍贵” ,的含义明确:(1)因为外祖母不仅像一般的长辈那样爱自己,而且和“我”之间有着一种特殊的友情。(2)外祖母能像朋友一样尊重自己,平等地对待自己。(3)外祖母是自己最知心的人,自己内心的话都能和外祖母交流。(4)说外祖母是“终身的朋友”,是因为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
11、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外祖母的乐观、坚毅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教师小结:小结:总之,温柔慈爱的朋友般的外祖母,她对“我”充满了爱,对生活充满了爱,她乐观的精神和坚毅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我”,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使“我”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阿辽沙苦难的童年因为有了外祖母的陪伴,就有了驱散黑暗的阳光,滋润心田的雨露。五、三读课文、深入探究1、 课文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请找出原句,并体会它所体现的内容?明确:第一次,“她的嘴唇歪扭着,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 体现了外祖母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幸愤愤不平。第二次,
12、“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 体现出外祖母的宽容和快乐。第三次,“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体现出外祖母的坚强和乐观。2、慧眼集锦1)、那两汪清水似的凤眼,虽然总是淡淡的看人,却有说不出的明澈。2)、在她浓黑的眉毛下,眼神如柔美的月光一样欢乐,又略见清烟一般的惆怅3)、眼睛在眉毛下面炯炯发光,正像荆棘丛中的一堆火。4)、她这俨如天鹅般的眼眸,偶一流盼,如此甜美;柔丝般的、弓样的眉睫,荫掩着盈盈的双瞳5)、她俯下身子凑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珠儿注意地看着我的眼睛,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振奋的力量。6)、她一讲起上帝、天堂、天使,就显得
13、和蔼;面孔也变得年轻,湿润的眼睛流露出特别温暖的光芒。3、试描写一双你最熟悉的眼睛!(不少于30字)六、展开想象,情景再现1、模仿课文写法,展开想象,把“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拓展成一段具体的祖孙对话。(同桌合作口头表演)要求:(1)对话符合人物性格。(2)说明你这样设计的理由。(3)对话内容在100字以内。例一: “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外祖母问。 “好祖母,什么都瞒不过你,千万别告诉母亲,不然她又要骂我 !”我央求道。 “你呀!真像一个野猴子,下次再这样,我就把你一个人关进黑屋子里!”外祖母瞪了我一眼。 “我知道了,下次再也不敢了。”我吐吐舌头。例
14、二: 外祖母: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 我:外祖母,我,我,我昨天在屋里闷极了,想出去但够不到铜把手,所以用牛奶瓶子砸了铜把手。 外祖母:你有没有受伤? 我:没有,只是牛奶浸到了靴子里。 外祖母:那你换一双,外祖母帮你洗干净。小结:山海可以阻隔彼此,却阻隔不了我的思念;距离可以拉开你我,却拉不开真挚的情谊;时间可以淡忘过去,却忘不了永远的朋友!生命若是一片海,友情就是那海上的帆,有了帆,海才不寂寞。愿我们的青春和生命焕发出绚丽的光辉,愿我们永远拥有最纯洁、最高尚、最朴素、最平凡的友情!三、巩固所学(课外作业)1.文章的第1段是外貌描写,其中着笔最多的是外祖母的头发,这里写出了她
15、头发的什么特点?文章中第16段文字通过对外祖母的_、_描写,着力刻画出外祖母的_的特点。2.第2段中的“样子很凶”是和上文 相呼应,是和下文“还是有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说”进行 ,表现外祖母 。外祖母“她今天的样子很凶”,可是却又为什么说话“还是用昨天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 _ _ _3.文中写祖孙俩一段对话,这段对话主要有哪三层意思? 4.文中外祖母对“我”所说的那句“你小点声说”极有表现力。结合全文想一想:外祖母为什么要这样关照“我”?这对表现全文主题有什么作用?5.“你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怎么”一词外祖母在说的时候应该_。A .生硬 B. 重读 C.轻柔 D.急促6.外祖
16、母叮嘱要“你小点声说”,你认为有哪些原因?_7.“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中的“打”用得好不好?为什么?_8.请你模仿“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方式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_说的话好似_,字字句句都像_,一下子就_。9.外婆在孩子的眼里是长辈,可为什么“我”却称呼她是“我”终身的朋友,最知心的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_10.“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这个“光明的地方”该怎样理解呢?_11.“用一根不断的线把我周围的一切连结起来,织成五光十色的花边”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17、结合句意,说说这种修辞方法起到什么作用?_12.作者说外祖母的爱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童年这部书是高尔基的童年苦难历史的真实记录,这部书也是教育部推荐给中学生必读的,请你结合小说中的一些具体情节,说说经历了哪些困苦的生活。_13.在你的阅读世界里,你还认识哪些和外祖母一样的人?要求写出两位人物和以及相应的书名。 (答案:1.写出了多、密、长、黑、厚等特点。 外貌 语言 慈爱2.“皱着眉头” “黑眼珠儿闪耀着气愤的光芒” 对比 对“我”深厚的爱 虽然生活中的磨难使她愤愤不平,但面对一再遭遇不幸的刚刚醒来的孩子,外祖母希望能用自己温暖而柔情的腔调给孩子一些安慰与慈爱。3.一是
18、关于外祖母的头发,二是关于“我”睡觉的事,三是关于“我”打破牛奶瓶的事。4.原因是怕被“我”母亲知道“我” 打破牛奶瓶这件事。这样就写出了外祖母和“我”之间的朋友关系。5.C 6.母亲正在睡觉,不要打扰她;不想使孩子过于紧张、担心。7.“打”用得好。因为突出了外祖母的话语所表达出的那份关爱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给“我”留下非常深刻而持久的印象。8.略。9. 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外祖母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着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她把劳动看作是自己的本分。她以自己仁慈的胸怀保护穷人和弱者, 给了“我”无限的温暖,用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终身难忘。10.指没有歧视,感受到了温暖
19、和慈爱。11.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外祖母的关爱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的浓浓暖意和“我”的美好感受。12.略。13.略。)板书设计外貌描写长发慈祥、可爱外祖母对“我” 外祖母的头发无微不至的关爱 语言描写 “我”睡觉的事情对“我”的疼爱、关心 打破牛奶瓶的事外貌描写笑、动作仁慈、可敬抒情议论终身的朋友抒发感激之情,点明对“我”的影响和意义童年的朋友【资料宝藏】1.与课文相关的解读。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
20、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这是他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前必然经历的阶段。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大多是努力探求新的生活道路、思考生活的意义并充满激烈内心冲
21、突的人物。 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它们的上演,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 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批
22、自觉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列宁肯定了它的现实意义。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抨击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充斥于思想、文学界的形形色色反动思潮。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
23、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1年回国,可惜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一直没有完成,成了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
24、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
25、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4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2.学法指导。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神情特征的刻画。外貌描写的目的不仅要使读者了解人物的外在形象,而且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人物的外貌总是与他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性格爱好等有密切的关系的。阅读写人的记叙文,我们要通过人物的外貌描写,来分析其性格特点和内在品质。如本文对外祖母的
26、外貌进行了细致的刻画,她的笑容、她的眼睛、她可爱又可笑的举动,让我们感到外祖母是一位饱经生活艰难却又永远年轻的老人。3.拓展阅读的推荐。高尔基的童年。4.与本课有关的小故事。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许多童话。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如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幸又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使过早就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高尔基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同时,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正是这些回忆给了作家以最初的丰富的滋养。全 品中考网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