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题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 3 课时(总第 课时)科任教师授课时间教学目标一、学习运用比照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理解作品主题。二、采用自主研读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三、感悟鲁迅先生愿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重难点重点:学习运用比照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理解作品主题。难点:理解作品主题。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1、导入新课2、出示学习目标(1)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2)学习运用比照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 (3)理解作品主题。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1、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划出有关三味书屋的环境描写和作者
2、感觉的词。 2、仔细默读课文第二部分,说说这一部分再现了“我”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哪几件事? 3、通过这部分的阅读,你觉得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为什么? 4、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是怎样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 5、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学,对不会的问题做好批注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分钟左右)1、“一扇黑油的竹门”,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下面有“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陈旧、呆板、冷清,与百草园的勃勃生机形成对比。 2、提问“怪哉”一虫的事;到三味书屋后面的园里去自寻乐趣;师生读书的场面;学生做游戏,画画儿。
3、 3、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渊博”的人;他比较开明,不打骂学生;对学生和蔼又严格;但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是守旧的 4、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突出中心。学习环境:三味书屋封闭、沉闷与百草园开阔、优美比照。 教科先生: 三味书屋老先生死板、冷漠与百草园长妈妈、闰土父亲亲切、耐心比照;学习内容:三味书屋不懂的古文枯燥、乏味与百草园景物、故事、捕鸟的神奇有趣比照。5见课件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左右)1、段中“似乎”与“确凿”是否矛盾?试用现代汉语“好像确实”加以体会。2、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3、怎么理解先生不回答
4、“怪哉”这虫的问题? 4、鲁迅希望有一种什么样的儿童教育?五、课外作业,拓展延伸(3分钟左右)阅读鲁迅朝花夕拾中的其他作品。自主备课记录自主备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教研活动记录板书设计 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内容单调:只读书,习字,对课,古书难明三味书屋 正面描写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要打戒尺,罚跪 侧面描写 折腊梅、寻蝉蜕,做游戏,画画儿,喂蚂蚁教学反思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
5、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