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雷电颂郭沫若 教学目的 1学习文章抓住事物特征展开想像,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有力地抒发战斗激情。 2体会屈原热爱祖国,抨击黑暗,热烈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气势。 2品味语言,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导入、介绍历史尉屈原写作的时代背景。 三、听读课文 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品味文章语言,体会文章气势,并谈感受。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五、探究活动 。 提问: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再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六、欣赏品味 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七、小结 八、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