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下思想品德讲学稿课题课时时间主备人审核审批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第一周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国家性质和人民的范畴,懂得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知道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知道公民权利受法律确认,理解我国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分辨人民和公民的能力、认清公民可以享有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人民是我国国家的主人的观念,增强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我们是中国公民的自豪感。使学生树立认真学法、守法,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教学重点: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公民
2、权利的法律保障体制。教学难点: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与联系。学时安排:一课时学法指导: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生齐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歌中唱道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那么在我们国家谁在当家作主呢?(人民群众)广大人民群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成为国家主人的? (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倍受压迫剥削的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二阅读教材4页-7页,并完成以下内容。(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活动一:了解在哪些地方能看见我国的国徽,国徽各部分图案的寓意是什么?你知道整个国徽图案体现了什么吗
3、?(学生讨论、畅所欲言)1我们国家的性质:我国是 2人民包括哪些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 和其它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 、拥护社会主义的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3我国人民的地位: 4哪些人不属于人民? (二)法律确认、保障权利活动二:阅读第5页相关材料,上述情景表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归纳)我国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其具体途径是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即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代会,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1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2公民权利的含义 (例如:受教育的权利、人身自由权利、隐私权、名誉权)3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 (例如: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
4、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活动三: 辨一辨 (1)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吗? (2)在押犯人是不是公民?他们是否享有公民权利?4人民和公民的区别(归纳到书上)5我国的公民属于哪些人?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活动四:阅读第6页小寒的相关材料,议一议:小寒作为公民理应享有各项权利,可她的权利为什么未能实现?没有得到 的保障说明:我们享有的权利,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以及他人来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 。6权利的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 为核心(母法)、以 (制定各部法律)和(公、检、法)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活动五:填好第7页一些具体法律和保障公民权利之间有什么关系?立法保障活动六: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见教材P7页材料)议一议: 傅某把6名学生带到治安室强行搜身是否侵犯了学生的权利? 6名学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得到司法保障)司法保障三、课堂小结: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四、你收获了什么五、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