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不同时代 不同使命
版本与年级
湘教版 九年级
执教者
解读
理念
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解读
学生
初中生的年龄、理解能力和实际的社会责任的承担能力不足,对于使命重在认知和感受,而非“承担”。本课时主要通过讲述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同,不同时代的人们所肩负的使命也就不同。从而了解我国的国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立志报效祖国。
解读
教材
内容标准
了解使命的含义和内容,把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教材地位
本课时是对学生
2、进行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教育的关键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有效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能力目标
能正确看待不同历史阶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知识目标
通过讲述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所肩负的使命不同。
教学资源
邓小平处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使命
教学重点
不同时代,人们的历史使命不同
教学难点
不同时代,人们的历史使命不同
解读
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分析
3、讨论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讨论分析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启发式引导
教学准备
搜集邓小平的人生历程
教学
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标达成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使命的含义
不同时代有不同使命
4、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使命
提出使命常见但未必真正了解,通过观看视频资料来感受。
针对学生表现,提出思考问题:①邓小平一生中有几次大的人生转折?②他成长过程中所确立的人生理想是否一成不变?③根据他在不同人生阶段所确立的奋斗目标不同,你有何认识?
师提问:在本课的学习中,你体验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
观看视频《邓小平的人生历程》
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讨论相结合。
小组长代表发言。
学生先个别回答,后师生共同总结。
5、
学生能认真观看并思考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可知能对使命有感性认识。
通过学生发言情况及教师的引导,能让学生明白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历史使命。
明确个人理想与历史使命的关系,在树立个人理想时充分考虑并结合社会理想的要求。
再次明确:不同时代,不同使命的内涵。明确我们的使命始终是“振兴中华”!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时刻准备着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课时的教学,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历史使命及其确定,明确个人命运与集体、祖国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大家繁荣富强,小家和个人才能安居乐业。理解先进人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使命,而且能自觉在树立个人理想时结合社会需要。
但是有的学生课堂上明确了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课后的具体行动中没有体现出来。感觉使命离现实的初中学生生活遥远,即知识的内化和外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