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十则
序 号
课 题
《论语》十则
1∕3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工具收解读课文内容,积累“朋”“愠”“笃”等常用文言实词
过程与方法
借助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自主分析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课文中的学习境界和人格境界有判断、有认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翻译课文,积累实词。
教学难点
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教 学 过 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二、准备练习。
三、导入新课。
读
2、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相信这是同学们的共同理想。有一部书可以随时帮助我们,它就是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今天开始我们来试一试,更多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量,从这本收中获得更多的人格力量。
四、尝试学习。
㈠默读初解。
1. 给学生十分钟时间,默读课文。
2. 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记下词句理解方面的疑问。
3. 老师巡视教室一周,随时解答学生提问的问题。
㈡讨论细解。
1. 学生提出老师未来得及回答的问题,寻求大家帮助。
2. 将全体同学分为十个小组,每小组再重点负责一则,确保每两个小组研究同一内容。
3. 小组内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小组推选出一
名代表为同学
们讲解本组负
责的课文内容,
要求先朗读、再
领读、后讲解。
任务相同的小
课 堂 教 案 设 计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法设计
二次备课
㈢引导精解。
1.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予以点评,明确可否。
2. 教师准备如下问题,推动探究争论,引导深入理解。
㈣诵读深解。
1. 学生放声朗读已经研读的课文。
2. 学生分别背诵已经研读的课文。
3. 学生全体背诵这四则。
五、布置作业。
1.默写已经研读的课文。
2.按照课堂上的研读方法研读课文其他内容,并写成3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
组互相切磋交
流,其他同学倾
听思考并穿插
发表意见。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适当点评。
板 书 设 计
教学感悟反思
《论语》十则
说: 知: 朋: 愠: 信: 省:殆: 好: 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