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学目标和要求】1体会这首诗想象丰富奇特的特点;2品味诗中的形象和语言特点;3感受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4初步掌握分析现代诗的基本知识和能力;5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情况。二介绍作者背景资料。三学生自由朗读,集体诵读的基础上讨论、分析: 1写“我”第一人称写“一棵树”的作用 2从前到后有大概的顺序和层次: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生长地,经历,成长过程,属于谁第1节交待身份,第2节集中大自然的精华,第3节总结拓展。概括:个体的我自然蕴化的我我是自然的一部分。 以上三小节,三个层次,层层上升。第二部分,写我的愿望和崇高精神。 第4小节是一个总纲,我
2、的生活态度,对生活的热爱。 第5、6节,关心、爱护各种各样的人。 第7、8节,从树的特点出发,写竭尽所能为人民服务。 第9、10节,借助幻想来表现社会的和谐之美。 第11、12节,写我的理想和人民的血肉关系。由学生总结出“我”的愿望是:全心全意(心诚)、全面(无所挑选)、全方位(用一切手段服务于人民,建设美好的新世界)第三部分:全诗总结,进一步表现我为人民献身的崇高精神。第13节,用假设的方式对一生进行总结;第14节,表现了为人类作彻底的奉献。分析:“死”化为“煤”是树的历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后”字改为“未”来表述,第三部分又是全诗的前面的再一次升华。总结:
3、“一棵树”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是谁?(由学生总结)讨论时注意意象的象征性组合,所揭示的意蕴,如: 黄河岸边,长城脚下身上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肩负民族使命(炎黄子孙既有文化的承传,又因袭了陈旧、落后) 山,海,光,露,阳,风雪既汲取胜了大地的涵泳,又在抵御了自然侵害中磨练了斗志。讨论时厘清的第二个问题:自由联想,想像,创造时,又是紧扣住树的本身的特点的。用柔嫩的枝条拥抱,展开两臂覆盖。心将枯萎,像飘零的叶子,变化煤炭。“我”的性格特点(学生自己总结,先做P9选择题)分析结束,集体朗读全诗,并完成一课一练,语段阅读一、二。 2总结语言特色:长句运用;语言凝炼;韵律,节奏;修辞手法的使用(找出例句,尤其借代要加以强调) 3布置课后作业。【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