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我的母亲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备课札记:_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_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 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3.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2. 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常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
2、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难点: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1、播放多媒体歌曲:满文军懂你2、在优美的旋律中,教师述说: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辛岁月里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古往今来,有无数文人墨客抒写了他们所感受到的温情似水的母爱,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我的母亲一文,感受伟大而又温馨的母爱,同时,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
3、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3、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在优美的旋律中,在教师的激情叙述中,学生去感受伟大而温馨的母爱,从而走进文本,走进母亲的心灵。2、通过老师对作者的介绍,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并作相关记录,并识记。二、检查预习效果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_文绉绉(zhu) 绰号(chu) 庶祖母(sh) 吹笙(shng) 摹画(m) 眼翳(y) 舔去(tin) 侮辱(w) 2、解释下列词语。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
4、脸上发红的样子。 1、个别学生去黑板板书拼音,其他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拼音情况对照,给予纠正错误。2、学生口述词义。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默读提示及要求: 抓住关键句、段并标注记号。 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3、理清文章结构。 明确: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1、学生默读提示及要求,并根据要求快速阅读课文。2、根据要求,思考问题,用一句话总结全文。3、梳理全文结构。四、研读课文1、跳读课文,思考归纳:(
5、1)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 提示: 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材。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 她从不溺爱孩子。 2、布置学生再读课文,分组讨论: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并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3、师生共同明确,板书: 对我的管教;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表现母亲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
6、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 _4、归结过程中穿插个别片段的品读,以加深学生对母亲品性的理解。5、小结课文提纲:(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二.) 回忆我的母亲(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1、学生思考并回答学生可能答,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听读胡适的家庭背景介绍,在介绍中,去领会“母亲为什么是严父”。2、再读课文,分组思考讨论,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体会,理解,明确,记录。无论是归纳事例,还是总结母亲的品性,对学生来说,都不是难事。4、个别片段品读,加深对母亲品性的理解。5、听读,感悟,做笔记。五、合作探究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
7、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2、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讲述童年的趣事 3.、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明确: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5.、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
8、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6、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7、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8、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_9、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10、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
9、词含义。 、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11、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12、出示图片,讲述故事“非洲196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教师讲述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提问:根据图片和故事,你们想说点什么?1、齐读,感受作者童年的生活。回答:文绉绉的;喜欢看书。2、讲述
10、自己的童年,比较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3、思考,交流。听讲,感悟。讨论总结: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4、再读课文,深入思考,交流。学生能答出: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5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讨论,交流: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6、再次朗读直接抒情的语句,体会孩子对母亲的深切怀念的情感。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讲自己的母亲。7、理解父母,珍惜亲情。8、再次阅读课文,提出问题。9、讨论,交流,畅所欲言。10、朗读句子,练习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思考,交流。11、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读书心得,并交流。12观察图片,听故事,深思图片和故事所表达的内涵,并结合
11、自己的经历讲讲自己的妈妈。六、布置作业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选择优秀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_瞬间灵感或困惑:_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欣赏这些作品,来感染教育学生珍惜母爱,孝敬母亲。记录推荐的书目,课外欣赏。七、总结全文本文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学习这篇课文,在受到人生教育和启迪的同时。能够从中了解和感悟自传的语体特点。这篇文章的语体特点主要是质朴自然,平实中含有真挚的情感,既表现了自传的语体特点,又体现了作者的人格特征。板书设计:我的母亲胡适语言美:质朴、真切 结构美:严密、清晰 人物美:严父、慈母、恩师 情感美:关爱、敬意、怀念板书设计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