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课 依法治国 第1-2框 从行政诉讼说起 谁都大不过法律课题第八课 依法治国 第一框 从行政诉讼说起 第二框 谁都大不过法律 课时安排1授课教师教学目标知识1、认识行政诉讼法对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国家依法治国的意义。 2、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明确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制能力。情感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明确学习的目的。教学重点依法治国教学难点行政诉讼法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 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与设计自我创新 一 、自主学习:(学生自己先学部分)学生依据问题,自行学习,找出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注。问题1:学习课本内容
2、,总结: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讼案件增加表明什么? 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前提条件、中心环节、重要保证各是什么? 问题3:依据所学知识,总结: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并解惑 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学习间产生的问题。 要求: 1、能找出所给问题的答案,并在课本相应位置进行标注。 2、如果出现问题,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探求答案。 3、不能完成的部分做好标记,听老师释疑。三、知识拓展:(老师归纳总结拓展部分,学生回答,老师点拨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问题1:学习课本内容,总结:行政诉讼法赋予公民什么权利?行政诉
3、讼案件增加表明什么?总结1:权利: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意义:(1)行政诉讼案件的增多在一定程序上说明了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 (2)表明中国已选择了依法治国的道路, 一切国家机关、一切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全体公民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 问题2:查找课文,归纳: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前提条件、中心环节、重要保证各是什么? 总结2: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正当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
4、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条件)、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重要保证)。 问题3:依据所学知识,总结: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对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总结3:(1)实行依法治国,还必须完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 (2)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人人学法、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定的群众基础,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四、实战演练(学以致用部分) 1、从学习内容中挑选题目作为作业。(或: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行出题) 2、完成同步练习册的相应内容。板书设计1、公民的政治权利。 2、依法治国的含义、要求和意义。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