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山的那边教学基本信息题目在山的那边 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 七年级 教材内容人教版第一单元第19课(教材版本名称、章、节名称) 个人信息设计者姓名单位张兆麟抚州市临川区河西中学 1.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四单元,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对形成学生的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积极和深刻的影响。教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是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2.提高朗读能力;3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2. 学情分析我面对的是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在学习方法上与知识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就学习方法而言,小学语文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工具书学习,初步
2、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初中语文要求学生能独立借助工具书学习,能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知识结构而言,小学语文注重字、词、句、段的积累和运用,初中语文在此基础上注重课文的阅读与分析。本课是诗歌,它的意蕴深刻,学生难以理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很难体会诗的情、理、意等。这加深了他们对内容理解的难度,再加上学生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心理上会有紧张感和胆怯感,这会影响教学效果。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熟练朗读课文,读音准确,停顿恰当;2、借用工具书了解文中不熟悉词语的含义,并学会分析文中词语意思用法;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感悟诗歌表达的信念和
3、哲理;4、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4.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二、 检查预习 三、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1、朗读指导(字音、停顿、语气)2、教师出示思考题(1)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2)在山的那边是什么? “山”和“海”的含义是什么?(3)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研讨释疑,品味语言。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 1、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2、教师出示教学目标教师精讲疑难 3、教师点评学生发言 4.教师小结 1、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 学生讨论3、师生对话 4、笔记 1、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2、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对句子及语言进行赏析。3、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5板书设计 山 海 困 难 信 念6教学活动设计(含师生对话设计)一、用普通话回答,声音宏亮,口齿清楚,表意明白。二、言谈举止大方得体,无肢体语言。三、小组讨论积极,要会合作探究。四、回答问题要紧扣题意,层次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