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课程标准原文: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是什么?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是什么?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三 、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问题:阅读课本105页内容,学生思考: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体会达到总体小康的意义。2
2、、认真阅读课本106页内容,将表格内容和浙江省小康生活情况进行对比思考从中说明了什么问题?3 、全面小康是一个全面发展综合性目标,它包括哪些方面?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4、近年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做出了哪些重大举措?5、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应怎么做?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流行词汇之一,它出现在党和政府的重要会议上,出现在众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中,今天我们正在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究竟是怎样一个社会呢?(二)、讲述新课:1、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先独立思考教学问题是谁提出了小康社会的目标 提出的目的是什么?党的十三大上确定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什么
3、?到20世纪末三步走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了哪些,实现有什么意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点拨2、学生阅读课本106页内容,完成教学问题自学互相交流教师提问点拨 通过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明确浙江省已完全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有个别指标只是刚刚达到全国水平,这说明浙江还应进一步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3、从浙江省事例可看出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综合性的目标。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内容完成教学用题。4、看课本图片思考完成教学用题,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当地采取、哪些措施?自学交流提问点拨5、分组讨论:青少年为全面建设小康做些什么?(交流探讨教师点拨)6、巩固练习,小结新课。六、板书设计:全面小康的蓝图六个更加经济、 民主、
4、科教、 文化、 社会、 生活(发展)(健全)(进步)(繁荣)(和谐)(殷实) 最关键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偶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教后反思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 教学设计(二) 1、课标内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2、教材内容要点 全面小康的蓝图 奔向全面小康3、教材结构分析(1) 导语导语用生动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本课的主要内容,点明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国的发展是一个艰难的历史过程,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踏上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2) 情景再现包括
5、一个引言和两个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奔向全面小康。引言通过“小康”一词的广泛使用,引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一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着重分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着重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艰巨性及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第一目全面小康的蓝图含两个。第一个用数据和事实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通过数据和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具体规定性、目标的整体性和目标的过程性。第二目奔向全面小康含两个。第一个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总体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与“全面小康”相比
6、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第二个通过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种种困难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际性、可行性,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国人民的长期艰苦奋斗,明确青少年肩负的历史责任。(3) 阅读与活动阅览人生通过阅读畅想全面小康一文,告诉学生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中,感悟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性与综合性,使学生深切认识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建设,也是人的思想、政治、文化、健康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深化本课主题。感悟名言通过第一段名言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性。通过第二段名言感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艰苦奋斗。活动体验通过我为家乡绘
7、蓝图的活动,使学生直接体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给自己身边的现实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发展前景,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积极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责任感。(4) 点睛之笔 点明本课的课程标准要求,帮助学生把握本课的主题:我国已实现了总体小康,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但总体小康还不是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4、教学重难点及其分析(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确定该内容为本课的教学重点的原因:第一,该内容是本课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应重点掌握;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社会当前及
8、今后几十年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应着重了解;第三,学生是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要引导学生将国家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努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奋斗。突出该重点,首先,让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通过活动强化目标意识;其次,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小康目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强化全面小康目标的感召力,激发学生努力为之奋斗的内驱力。(2)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是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该内容为本课教学难点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从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在内容上很难从宏观上把握,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上,也易产生片面性。突破该教学难点教师应该注意
9、:既要客观地分析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困难,让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目标实现的艰巨性,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又要让学生了解全面目标是一个分阶段、有步骤地发展过程,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关注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化,树立为小康目标奋斗的信心和决心。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一课时 全面小康的蓝图 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总体达到小康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自豪感。 2、能力: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 3、知识:知道现阶段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及其意义。【教学重难
10、点】: 重点: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意义。 难点:学会运用“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对小康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评价。【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谈话指导法【学法之道】:对比法、归纳法【教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学生在家里收集资料(针对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各项指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方式一:歌曲好日子二、讲授新课(一)、小康目标的提出(板书)学生阅读第一第一个下的楷体字学生思考:是谁首先提出了小康社会目标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略)(二)、总体上达到小康的意义(板书)方案一:多媒体展示:全国人民生
11、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学生活动:学生讲课前准备调查的资料分别写在每一项指标的旁边,进行对比,学生根据对比提出问题学生提问并交流:(略)教师补充:(比较难理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恩格尔系数等)学生归纳意义:(略)教师小结:(略)方案二:1、多媒体展示: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学生讨论交流:(略)教师点评总结:(略)2、品味小康根据全国标准,结合自己在课前准备调查的资料来品味本地、自己的家庭是否达到小康。3、归纳意义 学生分析归纳、交流:(略) 教师小结:(略)(三)、本课小结师生齐唱走进新时代(四)、板书设计:(略)第二课时【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国家、家
12、乡的全面小康建设,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社会主义新生活。 2、能力:挥锤家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划,展望国家、家乡的发展前景。 3、知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学重难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方法】:对比法、讨论法、谈话指导法【学法之道】:对比法、归纳法【教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学生在家里收集资料(针对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的各项指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请23名学生谈谈对家乡巨大变化的所见所闻 教师小结:我们目前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教师出示多媒体材料“中国与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文
13、化各项指标的差距” 教师:但是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但什么是全面的小康社会呢?怎样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二、讲授新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板书)1、“全面”的含义(板书)引导学生阅读学生第二第一个下的楷体字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全面小康社会的“全面”的含义各小组代表发言:(略)教师小结:(略)2、对全面小康社会的构想(板书)引导学生阅读第二第一个下的楷体字学生活动:将“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构想”中的各项指标分类填入108页的圆圈中。家乡的远景设想教师出示多媒体材料“四川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构想”,引导学生阅读学生活动:将“四川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4、总体构想”中的各项指标按108页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教师小结:(略)3、全面小康与三步走的战略的关系 学生阅读教材,掌握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内容。 教师播放反映我国三步走的战略的影像资料 教师提问: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中,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处于怎样的地位?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略)三、本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懂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进程中一个必经的、不可逾越得 发展阶段,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也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这一目标必将推动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在上一个新台阶。四、板书设计
15、: 总:六个更加 经济、 民主、 科教、 文化、 社会、 生活 (发展)(健全)(进步)(繁荣)(和谐)(殷实)全面小康社会的蓝图 政治政治文明建设 经济经济文明建设 分:具体内容 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可持续发展战略 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课时 奔向全面小康 教学设计(一) 一、课程标准原文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教学
16、难点: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你是怎样认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为了改变我国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党和国家采取了那些重要的措施?请你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几条建议?制约我们全面奔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该怎样做?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23名学生谈谈对家乡巨大变化的所见所闻教师小结:我们目前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教师指出: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
17、大实践,但什么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课题(二)正课:1、出示几组数据、图片和材料,让学生准确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状况及其主要表现。(处理教学用题)2、根据学生对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理解,谈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为此国家采取了那些主要措施。(处理教学用题,教师予以指导并补充部分资料)3、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让学生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建议(解决教学用题教师小结)4、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找出制约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的主要因素?(解决教学用题)5、学生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学生该怎样做?(解决教学用题补充:关键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六、补充
18、课文正文1、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达到的小康水平?目前我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2、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化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质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还很大。3、请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几条建议。、坚持
19、共产党的领导,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问题,维护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将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青少年该怎样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
20、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把自己培养成祖国和社会所需的“四有”人才。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二课时 奔向全面小康 教学设计(二) 一、课程标准原文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教学难点:实现全面小康,需要艰苦奋斗。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
21、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你是怎样认识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为了改变我国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之间的差距党和国家采取了那些重要的措施?请你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几条建议?制约我们全面奔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该怎样做?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请23名学生谈谈对家乡巨大变化的所见所闻教师小结:我们目前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我们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教师指出: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但什么是全面的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呢
2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课题(二)正课:1、出示几组数据、图片和材料,让学生准确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状况及其主要表现。(处理教学用题)2、根据学生对我国现阶段小康水平的理解,谈谈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为此国家采取了那些主要措施。(处理教学用题,教师予以指导并补充部分资料)3、结合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让学生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建议(解决教学用题教师小结)4、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找出制约农民朋友“全面奔小康”的主要因素?(解决教学用题)5、学生讨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学生该怎样做?(解决教学用题补充:关键是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六、补充课文正文1、如何理解现阶段我国社会达到的小康水平?目前我
23、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2、我国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我国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化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质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的差距还很大。3、请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几条建议。、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一个中心,两
24、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民生问题,维护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将维护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4、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青少年该怎样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把自己培养成祖国和社会所需的“四有”人才。树立责任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