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中有关“笑”的词语。2.学习、积累并运用本文丰富的词汇。3.体会并理解本文多次分类说明的方法,学习本文巧妙联接的说明方法。.【教学重难点】1、品味笑的词语意义。2、领会作者采用的分类标准和思想方法。【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是啊,“笑比哭好”,“笑一笑,十年少”,同学们,没谁爱整天哭哭啼啼的吧?既然每个同学都爱笑,那你能说出多少个有关笑的词语?(一组接力回答,个别表演)不错,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多么丰富,多么生动啊,有人统计过,在我们祖国的语言中有关笑的词语就有106种之多,不信,就请
2、同学们看周汝昌的谈笑。二、资料助读1、关于作者:周汝昌,当代红学家。1918年生于天津。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历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八届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燕京研究院董事、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作家协会会员等。工书,其书法为世所重。传略载入多种辞书。主要著作有:红楼梦新证、曹雪芹传、石头记鉴真、献芹集、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红楼艺术等十几部红学专著,200余万言著述,影响巨大,深受赞许。2、相关知识:笑高士其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我们对于笑的认识,更加深刻了。笑,是心情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的。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作用,当外界的一种笑
3、料变成信号,通过感官传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接到信号,就会立刻指挥肌肉或一部分肌肉动作起来。小则嫣然一笑,笑容可掬,这不过是一种轻微的肌肉动作。一般的微笑,就是这样。大则是爽朗的笑,放声的笑,不仅脸部肌肉动作,就是发声器官也动作起来。捧腹大笑,手舞足蹈,甚至全身肌肉、骨骼都动员起来了。笑在胸腔,能扩张胸肌,肺部加强了运动,使人呼吸正常。笑在肚子里,腹肌收缩了而又张开,及时产生胃液,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笑在心脏,血管的肌肉加强了运动,使血液循环加强,淋巴循环加快,使人面色红润,神采奕奕。笑在全身,全身肌肉都动作起来,兴奋之余,使人睡眠充足,精神饱满。笑,也是一种运动,不断地变化
4、发展。笑的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粗有细;有速有慢;有真有假;有聪明的,有笨拙的;有柔和的,有粗暴的;有爽朗的,有娇嫩的;有现实的,有浪漫的;有冷笑,有热情的。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是笑的辩证法。笑有笑的哲学。笑的本质,是精神愉快。笑的现象,是让笑容、笑声伴随着你的生活。笑的形式,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无时不有,无处不有。笑的内容,丰富多采,包括人的一生。笑话、笑料的题材,比比皆是,可以汇编成专集。笑有笑的医学。笑能治病。神经衰弱的人,要多笑。笑可以消除肌肉过分紧张的状况,防止疼痛。笑也有一个限度,适可而止,有高血压和患有心肌梗塞毛病的病人,不宜大笑。笑有笑的心理学。各行各业的人
5、,对于笑都有他们自己的看法,都有他们的心理特点。售货员对顾客一笑,这笑是有礼貌的笑,使顾客感到温暖。笑有笑的政治学。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人,非有笑容不可,不能板着面孔。笑有笑的教育学。孑L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孔子勉励他的门生要勤奋学习。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我们在学校里,常常听到读书声,夹着笑声。笑有笑的艺术。演员的笑,笑得那样惬意,那样开心,所以,人们在看喜剧、滑稽戏和马戏等表演时,剧场里总是笑声满座。笑有笑的文学,相声就是笑的文学。笑有笑的诗歌。在春节期间,人民日报发表了有笑的诗。其内容是:“当你撕下1981年的第一张日历,你笑了,笑了,笑得这样甜蜜,是坚信:青春的树越长越葱茏?是祝
6、愿,生命的花愈开愈艳丽?呵!在祖国新年建设的宏图中,你的笑一定是浓浓的春色一笔”笑,你是嘴边一朵花,在颈上花苑里开放。你是脸上一朵云,在眉宇双目间飞翔。你是美的姐妹,艺术家的娇儿。你是爱的伴侣,生活有了爱情,你笑得更甜。笑,你是治病的良方,健康的朋友。你是一种动力,推动工作与生产前进。笑是一种个人的创造,也是一种集体生活感情融洽的表现。笑是一件大好事,笑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我这篇科学小品,再加上外国的资料,可以在大百科全书中,在笑的项目下,占有一席的地位。让全人类都有笑意、笑容和笑声,把悲惨的世界变成欢乐的海洋。三、整体感知1、注音注音霁晴(j)粲齿(cn)解颐(y)脱颔(hn)
7、拊掌 (f)莞尔(wn) 冁然(chn)咍然(hi) 妍笑(yn) 讪笑(shn) 诮笑(qio) 哂笑(shn)揶揄(y y) 2、词语解释:霁颜:雨后或雪后转晴,比喻脸色由怒转和。掩口胡卢:掩口而笑。粲齿:露齿而笑。齿冷:耻笑,如令人齿冷。解颐y:张口笑,下巴往下。拊f掌:拍手(大笑)。绝倒:形容大笑,前仰后合。莞wn尔:微笑。嫣yn然:笑得好看。粲然:爽快的笑的样子。冁chn然:大笑的样子。妍yn笑:美丽的笑。揶y揄y:嘲笑。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如数家珍:像点数家里所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内容十分熟悉。3、文章脉络全文共21段,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18),说明各种类型的笑
8、。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15),说明“笑”和脸的关系。第二层(69),说明“笑”与全身的关系。第三层(1018),全面地说明了“笑”与人的关系。第二部分(1921),借“笑”说明祖国语言何等的丰富和生动。四、合作探究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思路,看看作者对“笑”的说明分成哪几类?你认为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文章思路结构:谈笑笑与脸的关系 整体(1) 嘴(2)牙(3)下巴(4)眼(5)笑与全身的关系(6)(7)(8)(9)笑与人的关系(10)(11)声音(12)(13)种类(14)(15)(16)另一类(17)至于一类(18)从笑看祖国的语言何等丰富和生动(19)(20)(21)分类的标准:人与笑
9、的关系。2、笑的形式如此多彩,笑的内容更是丰富,单从笑的声音和笑的种类角度来分析,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进行说明的?请两名同学朗读12节、6-8节。要求流利、宏亮、传神。 (1)作者从笑的声音角度由大到小进行说明的。 (2)笑的程度由浅入深进行说明的。 (3)笑的程度由一般的笑到厉害的笑,“笑死活人”“含笑九泉”。 (4)由笑的外表形态到笑的实质。 (5)先写外笑的表象,然后写到笑的本质。 声 音: 大小 笑的程度: 浅深 笑的外表形态 笑的本质 3、本文是一篇文艺性的说明文,你认为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什么?课文是依据什么标准分类说明的?1)、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分类说明方法。 如:将笑与脸、
10、笑与全身、笑与不同人的关系,分成三大类进行说明。2)、课文有从整体上的分类、有从局部分类。 局部分类的例子。如写笑与脸的关系时又将它分为四类:笑与嘴、牙、下巴、眼的关系四小类。 3)、作者一般是先总说,后分说 “分类说明”,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要正确地给事物分类,必须熟悉事物的特征、类别、范围等。 分类说明一般有“一次性分类”和“多次性分类”两种,前者依据一个标准给事物的分类;后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标准给事物分类。本文采用的是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 先从笑与脸、笑与全身、笑与人的关系将笑分为三大类,再从各类中从不同的角度将笑再分成小类。这种先总后分以纲带目的多次分
11、类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的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4、课文将“笑”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了不同的分类说明。如果将“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试举例。按性别分:男人、女人按年龄分: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人、老年人按职业分:工人、农民、司机按人种分: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按民族分:汉族人、回族人、维吾尔族人按籍贯分:广东人、湖南人、四川人5、若将“房子”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可分为多少类?看谁一口气说出好几种标准的分类内容: 按房子的高低分 按房子装修标准分 按房子风格分 按房子主要用料分 分类的角度与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换一个角度就有一个标准,分类时要防止分类标准不一。 6、本文
12、紧扣“笑”,采用了什么方法把一 百多个笑的词语连缀成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本文采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这也是本文结构上的一大特点。这种结构有利于将零散的材料编织起来,集中表现主题;也有利于从各个方面深入剖析需述说的问题,又能对全文作出总结归纳。7、谈笑一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在课文哪里得到了体现?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在第20段得到体现。8、课文最后以“笑柄”、“笑料”来结束全文,体现了文章怎样的特点?全文以“笑柄”、“笑料”来结束全文,既丰富了文章所要介绍的有关“笑”的语言知识,又表达了作者的自谦之情,而且还可以因作者亲自参与了“笑”而缩短同读者的距离,避免了枯燥
13、的说教,增添了文章的幽默感,从而体现了本文在语言运用形式上的一个特点幽默风趣。9、从本文对笑的种种描写中,你能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哪些特点?丰富性、生动性五、写作特点1以纲带目,多次分类,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分类说明,是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要正确的给事物分类,必须熟悉事物的特征,了解它的类别,并且要有一定的范围和标准。分类说明一般有“一次分类”和“多次分类”两种:前者依据一个标准给事物分类;后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给事物分类。本文采用的是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本文先从笑和脸、笑和全身、笑和人的关系将笑分成三类,再在各类中从不同的角度将笑再分成小类。这种先总后分、
14、以纲带目的多次分类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2紧扣“笑”字,结构合理,衔接巧妙,过渡自然。文章把两部分的内容的组织、配合,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和段落、过渡和照应等,都紧紧扣住一个“笑”字,精心安排,组成严密的整体。文章开头,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精心设计以准确简明的“笑”的定义作全文的统领,既能使文章围绕“笑”自然展开,又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文章的结尾,用“我常常想”引出所要说明的事理:祖国的语言丰富生动,人民群众对生活的体会深刻、全面,文艺工作者当搜集、整理。结尾风趣、幽默,与全篇浑然一体,表达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全篇用分类说明的方法,段落清楚,层次分明。作者在行文过程中,注意了段落内容的过渡、照应,读起来顺畅自然。比如,第一部分一二层之间用过渡段(第6段)衔接;二三层之间用中心句(“笑因人而异其态”)过渡;两大部分之间用总结性的句子(“笑是如此多彩”)连接,承上启下;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多用关联词语进行衔接和过渡,既自然又紧凑。全文由局部到整体,由说明到议论,按逻辑顺序安排结构,撒得开,收得拢,严谨有序。六、小结谈笑这篇文章紧扣“笑”字,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经过分类处理,用幽默的笔调,把一百多个有关“笑”的词语连缀成篇,借以赞美我们祖国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七、作业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