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分析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我的发言共分为五部分。一、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为了实现这一追求,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树立公平正义观念,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教育目标,多次反复提及。如:在总目标中指出,本课程“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分类目标中,提出要“尊重规则,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具有责任感”,“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等;在内容标准“三、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专门把“承担社会责任”
2、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提出目标:“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懂得公平需要正义,激发社会正义感”,“理解自己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等。二、编写意图“学会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是本单元的生活主题,确立这一主生活主题单元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主要对学生进行公平、正义和责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分清社会生活中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增强责任意识,明确自己所负有的社会责任,努力做一个承担责任的好公民。这就为学习后面的国情、国策和理想教育内容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就能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驱使下,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个人的基本职
3、责,把对人类的未来负责作为个人对社会的最基本责任,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做出自己的贡献。三、知识结构对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我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展示幻灯片知识树)本单元详细知识点如下:第一课 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1、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公平?(公平的含义)P4(1)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到的利益。(2)如果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少于他应承担的责任,或者获得的利益多于他应获得的利益,则是不公平的。(3)这就是说,公平要求对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都要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2、为什么要维护公平?(P5-P6)(1)
4、社会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公平是合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失去了公平,合作很难维持下去,更不可能成功。(合作公平)(2)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平,每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公平,公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社会公平)3、社会公平的表现?(P6)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4、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P8)(1)维护社会公平,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 (2)能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
5、的长治久安。5、列举国家为实现社会公平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如: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公务员录用考试制度、实施下岗工人再就业工程、“两免一补”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改革、农民种粮补贴等措施6、怎样维护社会公平?(P8)(1) 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努力。(2)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又不侵害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等,是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7、什么是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划分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的标准是什么?)(P9)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
6、凡是阻碍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8、怎样正确对待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P11)正义行为,应该得到政府、社会及人们的赞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9、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一)家庭生活:正义行为:尊敬长辈,体贴、孝敬父母,承担一定的家务事。 非正义行为:以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对父母提出过高要求。(二)学校生活:正义行为:按时到校;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独立完成作业;遵守校规校纪;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非正义行为:上学迟到、早退;逃避打扫卫生;抄袭别人作业;考试作弊;吸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等。(三)社会生活:正义
7、行为: 遵纪守法;对人有礼貌,见义勇为,伸张正义,拾金不昧,惩恶扬善等。非正义行为:违法乱纪,见利忘义,不仁不义,损人利己,偷盗、抢劫等。10、为什么实现社会公平必须有正义的制度来保证?(P10)(1)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2)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规则与程序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的。(3)因此,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4)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11、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答:(1)要为人正直,实事求是。(2)要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养成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的
8、习惯。(3)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4)不伤害他人,不侵犯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要求,要尊重他人的权利,特别是当与别人发生矛盾冲突时 不能伤害他人的身体,更不能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5)应当鄙视非正义的行为,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第二课 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什么是责任?(责任的含义)P16 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怎样认识责任?(P17-P18)(1)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它产生于
9、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之中,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2)身份不同 ,责任不同(3)增强责任意识,认清自己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责任,扮演好自己的多种社会角色,作出符合自己身份要求的行为,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从而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负责任的社会成员。3、承担责任的代价?(P20)(1)承担责任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影响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2)承担责任要承受心理压力,耗费体力和精力,甚至有可能影响健康; (3)承担责任可能会使自己的一些利益受到损失; (4)在危险和危急的时刻承担责任,还可能危及到自己的生命.4、 积极承担责任有什么意义?(P21)(1)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和
10、发展。(2)承担责任就会承担压力,而压力会产生动力,激励自己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3)承担责任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4)承担责任才能获得自尊和自信,在履行责任中增长才干,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赞誉; (5)承担责任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5、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是什么?(P22)(1)一个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的人,实际上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他必然受到道德谴责,失去别人的信任,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2)对他人的利益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要受到法律制裁,遗憾终生。6、 怎样让社会投给我赞成票?
11、(1)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2)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7. 你参加过社区(村庄)哪些服务或志愿活动? 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活动: (1)主动关心帮助社区孤寡老人 (2)定期进行社区卫生扫除 (3)向社区居民宣传科学文化知识 (4)组织社区文体活动 (5)在社区建立废旧物品分类回收站等意义:(1)在活动中,当我们用爱心火炬照亮别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温暖着自己,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丰富了生活经验,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锻炼了自己的能力,(2)当很多人将爱心火炬传递下去的时候,其实也在照亮整个社会8、我们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参加社区服务活动?(P27)遵守社区公约,维护社区
12、秩序,积极开展居民互助,关心帮助孤寡老人,定期进行卫生扫除,利用多种形式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参与文体活动等。9、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24-P28)(1)在生活中,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负的各种责任,并时刻想着履行责任,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2)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持之以恒,逐步养成负责任的习惯。(3)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4)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搞好社区服务,服务社会、奉献社会。(5)做错事时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及时改正。四、中考要求我通过研读近两年的中考试题发现,本单元的很多知识点在中考中都有所体现。如2009年潍坊市中考试题第一题(说疫情):小
13、明与某甲型H1N1流感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在电视上看到有关防流感疫情的公告后,他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小明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其中有一点就是他这样做是承担社会责任、维护公共利益的要求。第二题:结合崔学选的感人事迹谈谈他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答案其中有一点就是:积极承担责任,勇当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六题: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为什么颁给全体“中国人”?答案其中有一点是:在责任面前,中国人以勇于承担、甘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精神品质,向世界展示了精彩。可以看出,在09年的上述中考试题中都涉及到了公民积极承担责任这一知识点。再如:2010年中考试题选择题中:温家宝总理在
14、回答记者提问时曾经谈到:“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回答10一11题。10温家宝总理之所以强调“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是因为维护公平正义( A )A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B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权利意识 C有利于杜绝违法犯罪行为 D有利于根除不公平现象11下列做法符合温总理谈话精神的是2010年中央财政拟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 山东省努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高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 潍坊市投入46亿元资金改造农村住房中学生小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B )A B C D172009年10月24日下午,长江大学陈
15、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三名同学为救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对这三名大学生的行为评价正确的是(D ) A在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应该是救人。B牺牲三个大学生的生命去换取两个少年的生命不值得,不应该提倡。C珍爱别人的生命,但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D这种不计代价与回报、奉献社会的壮举,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第II卷22题(2)如果你有幸参加“看世博、知世界”夏令营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给中外游览者留下最美好的印象?(9分)(2):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维护公共利益。 讲文明,懂礼仪,平等待人,尊重、宽容、理解他人,学会倾听、表达和赞美。做友好往来
16、的使者,既要尊重、学习世界各国的文化,又要宣传、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关心、帮助他人中提升自身价值。从这两年的中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单元在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五、重难点及突破方法第一课: 重点: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培养正义感难点:公平、正义的含义突破方法:1、列举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社会现象,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讨论。2、教师引导、点拨3、精心设计练习题,通过学生做题对重、难点进行分解,逐个突破4、设置情境来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形,如小品表演、小记者采访等,学生通过活动作出自主评判和选择,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第二课:重点:1、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奉献社会2、承担责任的意义和代价(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突破方法:1、精心设计问题,学生结合课本自学,找出疑难点2、对疑难点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3、教师结合社会热点、时政热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4、精心设计典型习题,对学生精心强化训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