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思想品德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课时教案教学内容: 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一、教学目标1、懂得我国的国家性质 ,理解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2、清楚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3、通过对我们生活的感悟,明白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能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明白依法治国的意义。4、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教学重点1、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2、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及意义。三、教学难点1、人民当家作
2、主是核心。 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与意义。四、教学过程(二)人民当家作主是核心【知识回眸】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在我国的地位怎样?3、“三个代表”的含义是什么?【讲授新课】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1、我国的国家性质(板书)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提问:我国建立了哪些政治制度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学生回答,教师补充。2、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是:人民当家作 主。(板书)【时事链接】
3、发改委10月9日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拟推行居民阶梯式累进电价。意见稿以用户覆盖率为依据,设计了两套方案,三档定价。提问:国家发改委就于居民生活用电价格公开征求意见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政府实行什么样的决策方式?保障并维护了人民的哪些政治权利?除了公开征求意见这种方式外,国家还建立听证会制度,设立各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公开主要领导的联系方式,在人民网开通“地方领导留言板”和“直通中南海中央领导人和中央机构留言板”栏目等,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3、如何
4、更好地保障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板书)【导入】:观察与思考请同学们阅读P43课本材料:法制巡礼。思考:(1)以上图片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它说明我国实施怎样的治国方略?(2)我国实施的治国基本方略对我们的社会生活有何影响?引出课题。(三)、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板书)1、什么是依法治国?(板书)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 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 社会事务。依法治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板书)
5、(1)有法可依:就是制定出完备的法律,使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即立法)(2)有法必依:就是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即守法)来源:学+科+网(3)执法必严:就是严格执法,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即执法)(4)违法必究:就是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即法律责任) 教师介绍“人治”和“法治”的区别,让学生感受“依法治国”的进步性和优越性。3、为什么要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重 要性或意义)(板书)4、依法治国对青少年(公民)的要求(板书)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学法、守法、用法 、护法)小结:我国的性质: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依法治国含义:意义: 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