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板书设计 责任的含义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 责任的来源 人负有不同的责任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在对我负责 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教学过程1、 导入:放学回家过程:提供材料(某中学生放学回家后,发现妈妈病倒在床上,晚饭也没做好对此,你该做些什么?) 学生议论并回答 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告诉这样的结果:那个中学生竟然背起妈妈来到了厨房。 意图:引出课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2、 讨论:什么是责任?过程: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
2、做的事情,填写在表格中。 (2)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意图:帮助学生明确责任的两层含义。应用:学生在学校,应该 上课专心听讲 不抄袭作业 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不用粗鲁的态度对待父母 ( B ) A B C D3、 录象:灾难中的新奥尔良 过程:(1)观看一段影片,指导学生找出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教师讲解责任的几种主要来源。意图:使学生懂得人们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帮助学生了解责任的来源。 应用:完成教材P6;然后在全班交流4、 角色扮演:我是谁?过程: (1)每位同学准备五张小纸片,在每张小纸片上写下自己现在
3、所扮演的五个主要角色,如“学生”、“子女”、“”、“同桌”、“()”。 (2)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要求每个学生依次出示五张纸片,说出每个角色应承担的责任。 (3)按照课本的活动步骤依次进行。 (4)小组活动结束后,在全班交流活动后面的6个问题,请部分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意图: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要扮演好各种角色,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5、 设身处地:假如你是过程:要求学生以小含为例,分析材料中其他人物的行为,如组长、老师、小含及其父母,探讨他们各自的责任、责任的来源等。并思考:谁该为小含负责?分角色回答扩展思考:利用P11
4、的案例,想想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意图:帮助学生明确每个人首先应该自己为自己负责。懂得自己负责的好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6、 小组交流:我第一次过程: (1)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列举自己在当前的生活中,自己独自承担的责任,以及本该由自己承担却没有承担的责任。 (2)在全班探讨:有些责任本该由自己承担,现在却由他人替自己承担,这会产生哪些后果?意图: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承担责任的情况,使学生明确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逃避责任,自己就无法真正长大。7、 学会感恩过程: (1)材料中列举了几项学生能够直接感受的、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的、由他人承担的责任,请学生再补充几例。 (2)将活动进一步拓展,请学生列举因他人尽到责任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全、更文明的例子。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许许多多的人在承担着各自的责任,才有我们的健康成长和快乐的生活,对这些人我们应心存感激,从而激发学生为他人尽责的责任感;感受职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初步树立职业责任意识,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打下良好基础。教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