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政治 维护权利 适应社会我的受教育权1、教育的重要意义(1)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2)教育能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能提高创新能力,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能增强民族凝聚力。2、受教育权的含义: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教育物质帮助的权利。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容侵犯,一旦受到侵犯,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4、受教育权的内容:(1)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2)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3)符合一定条件的公
2、民接受高级中等教育、高等教育。(4)成年人接受成人教育。(5)从社会其他合法教育机构、教育途径接受教育。5、义务教育(1)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3)“义务教育”中的“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应尽的义务。(4)我们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和义务教育;遵守法律和学校规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6、对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
3、来的正确理解。(1)一方面,教育通过向个人传递文化,帮助个人超越一己之见去掌握前人的经验,摆脱愚昧为个人的自立生活奠定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获得知识,知识改变命运。(2)另一方面,当人们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科学知识和发展技能后,在改变自身生活条件的同时也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教育成就未来。7、对“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的正确理解。(1)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的物质力量,是国家发展的确良先决条件,我国要实现强国目标,科学技术产关键,基础在教育。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受教育掌握先进条件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力争为国家的经济
4、发展和社会进步多作贡献。(2)受教育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任何公民都必须依法履行在一定条件下接受教育的义务。我的经济权利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指财产所有人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1)财产占有权:是对财产的实际控制权。(2)财产使用权:是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的权利。(3)财产收益权:是指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取得经济利益的权利。(4)财产处分权:是指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即公民决定财产命运的权利。2、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合法财产
5、。3、合法财产的含义:合法财产是指财产取得的方式、方法、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是不容侵犯的,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4、保护财产所有权的手段有民事法律手段和刑事法律手段,其中刑事法律手段是最严厉、最有效的保护方法。5、财产继承的方式有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6、法定继承的含义:法定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的一种继承方式。7、法定继承的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详细见后面的示意图。9、遗嘱继承的含义:遗嘱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生前可以立遗嘱将个人合法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的一种继承方式。10、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我国
6、法律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11.智力成果权的含义: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12、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等。(1)著作权: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等作品所享有专有权利。(2)专利权:发明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权。(3)商标权:商标注册人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独占使用权。13、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容侵犯。中学生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智力成果权。法定继承示意图遗产(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法定继承人范围遗产分配原则:1一般应当均等。2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继承顺序:继承开始,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注:继承人范围中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