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桑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知识,积累一定数量的有关“愁”的词。 2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积累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会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创造意境的方法。说明: 古诗词的语言精练,文字精美,短短的几十个字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要注重品词品句,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言、熏陶感情。语言的感悟就是要培养语感,感悟到语言的精妙、表达效果及感情色彩。语言的感悟是“读”出来的,情感的熏陶也是“读”出来的。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词的上片描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乱满地、
2、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很少见到欢愉喜善的作品,即使有也不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那些使人深受感染的作品往往都是愁思穷苦之词。中国古代诗人也好将“愁”字入诗,在中国古诗词中含有“愁”字的诗词不胜枚举,如“愁如塞月恨边云”,“百年愁里过”,“吴山点点愁”“无愁不到心”,“新月与烟愁”,“明日黄花蝶也愁”,几乎无处不可用“愁”。文人可能是多愁的,几乎所有的文人都具有愁思
3、,也善以愁入诗。因此,借助本文也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学中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反复诵读,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会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 2难点:理解词中“愁”之外独特、开阔的情感空间,以及欧阳修积极的人生追求。说明: 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体会人物心情来引导学生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词重感情,词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通过诵读,引发出独特的想象,进而产生个性化的审美,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愉悦之情,把学生带入一种对江南的向往之中。对于词中的“愁”,学生通过诵读是能够理解到的,但“愁”之外欧阳修独特、开阔的情感空间及积极的人生追求是有一定
4、的难度的,因此除了文本的理解之外,还引入了冯延巳的采桑子进行对比,以凸显欧阳修的积极的人生追求。【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
5、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籍j濛mng笙shng栊lng2、组织学生集合智慧,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词中的西湖美景。 (“狼籍残红”、“ 飞絮蒙蒙”、“ 垂柳阑干尽日风” 、“双燕归来细雨中”)四、课文简析1、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译:群花开放的时间已经过去,春光渐逝,却更见西湖佳处 (放眼望去)满地散乱的落花,漫空飞舞的柳絮,(近处)栏杆旁,低垂的柳条终日柔软地随风飘舞。 写眼前的实
6、景,春光在不断消逝,用尽日二字,景中极写悄然无声,清冷空寂的画面。 2、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译:悠扬的笙管乐歌消失已尽,湖上的游客都离开了,顿时觉得春景一空。写意中的虛景,想象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解除了世俗的纷扰,固然是宁静畅适、顿觉轻快。但世务脱去,又仿佛若有所失,不免空虛,似乎矛盾。所以谭献词辨说:笙歌散尽游人去句,悟语是恋语。正是写这种复杂微妙的心境。3、垂下帘拢。双燕归来细雨中。 译:回到屋里,等这双燕归来,把窗帘放下来(一屋的清冷靜寂)。帘外,真的下起了濛濛细雨。在极静的境界中着以动象,觉余情袅袅。表现出对春的留连眷恋,微露怅惘的情绪。下片虚写昔日游湖盛况。点明对春的留恋和怅
7、惘。鲁迅说:没有哭过的不足以语人生。词人透过悲慨的排遣,透出了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怀。五、小结:上片写景物。主要描写鲜花凋谢后西湖的恬静清幽之美,这是写色。首句是全词的纲领,由此引出“群芳过后”的西湖景象、春风物态。这几句,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下片写人事。先写郊外景。“笙歌散尽”,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游人去,始觉春空”,点明上面三句描写的景象所产生的感觉,道出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始觉”是顿悟之辞,这两句是写繁华喧闹消失后清醒过来的感觉,喧闹消失,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的畅适。首句说的“好”就是从这后一种感觉产生,只有基于这种心理感觉才能理解“狼籍残红”是“好”。最后两句,再写室内景,以人物动态描写与自然景物映衬相结合,表达出作者恬适淡泊的胸襟。从句式上看,这是倒装,本是开帘待燕,“双燕归来”才“垂下帘栊”。结句“双燕归来细雨中”,意蕴含蓄委婉,以雨中衬托清寂气氛,又以双燕归来制造轻灵、欢娱的意境。“双燕归来”与前面“游人去”互为映对。这首词上片写自然,下片咏人事。作者写西湖美景,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连,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字里行间婉曲地显露出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群芳凋零,残红狼籍,常人对此,觉得索然无味,而作者不但不伤感,反而有安宁静谧的美趣。这种别具一格的审美感受,正是此词的独到之处。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