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因此,教师应将传统文化作为日常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中合理渗透,学生便能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文化。一、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并体会良好道德品质以及仁爱精神的可贵,促使学生积极树立良好的三观,让学生得到健康的成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审美能力。传统文化蕴含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化艺术、优美诗歌。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
2、上掌握传统文化中的文化艺术以及道德精神等,以此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审美能力。有利于完善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不断地完善自身的语文知识体系以及人文素养,使个人内涵得到提升,综合性文化素养实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传统文化融合渗透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可以在增加学生语文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了解程度,以此不断地帮助学生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二、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一)探究传统文化内涵,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优秀且著名的文人名士,给后
3、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瑰宝,值得被传承和发扬。高年级语文教师应当在深入探究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视并继承传统文化精髓。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腊八粥 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学会“粥”“腊”等生字词,并且逐步引导学生了解 腊八粥 的整体内容,体会文章重点句子表达的效果。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以俗语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大家是否知道,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这一俗语的意思呢?”学生都能够不约而同地联想到“腊八节”“腊八粥”。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俗语的含义:“在古时候,人们认为腊月初七以及腊月初八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日子,于是会在腊月初八这天熬腊八粥吃,用
4、以抵抗风寒,于是,腊八节就这样诞生了。”紧接着,教师播放“腊八粥”视频,同时为学生拓展延伸我国春节期间的各种习俗,从而帮助学生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述,更为全面地了解腊八节、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传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陈伟根(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小学,江西 抚州344100)摘要 语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学科教学的优势,不仅要传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还要注重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将教学活动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蕴含的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关键词 高年
5、级;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融合路径作者简介陈伟根(1968),男,江西抚州人,抚州市临川区第五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下旬刊|2022年12月语文教学47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悠久历史,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二)提升语文综合能力,增加传统文化储备新课标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提高提出更多、更细致的要求。高年级学生,必须要阅读学习更多的语文书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除此之外,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必须具备更多的语文知识储备,才能在升学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此,教师应在课堂中渗透更多的传统文化,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
6、级上册 江南春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内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 江南春 的创作背景:“江南春 是由唐代诗人杜牧所创作的七言绝句,全诗以高度概括的创作笔法,生动地勾勒出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迷蒙而又明丽的春景,情味隽永,色彩鲜明。作者在赞叹江南可爱明媚春光的同时,也感叹南朝的覆亡,非常具有讽刺意味。”教师可以开展正式的古诗词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内容以及文化底蕴。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拓展延伸杜牧所创作的其他古诗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杜牧的文学成就。通过对这些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讲解,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为丰富
7、的文化知识,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古诗词艺术美以及自然美的鉴赏能力。(三)树立良好价值取向,引导正确价值追求传统文化具有优质的审美价值,能够启迪心智、净化心灵。高年级学生在阅读经典的传统书籍过程中,能够深入到美好意境中,以此达到身心高度统一。大学 论语 等优秀文化典籍蕴含丰富的智慧,是古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讲述,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真善美”的思索和追求。例如,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 青山处处埋忠骨 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品德教育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了解有关古人的高尚品德,以此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师借助多媒体呈现“程门立雪”“曾子避席”等经典故事,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
8、道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通过“千里送鹅毛”经典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古人美好的品格,潜移默化地规范自身的行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四)引发情感文化共鸣,提升传统文化情怀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开展更为深入的探索,使学生更为全面地感悟文章中的文化情怀。学生已经积累丰富的语文学习素材,同时具备过硬的语文学习功底,在开展情感感悟教学中,学生会更为自然,以此达到水到渠成的语文教学效果。不仅如此,语文课文内容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文章本身适合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学生也容易在文章中找到情感共鸣,以此感悟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9、、发扬者。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北京的春节,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通过北京人视角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节日习俗中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而文章学习的重点内容则是学生对 北京的春节 蕴含的文化和情感的感悟。众所周知,老北京春节习俗有着独特魅力,北京是文明古都,北京的春节蕴含的不仅是简单的年味儿,同时更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因此,教师应当着重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和渗透,以此引发学生的情感文化共鸣。教师可以进行情景导入,揭示学习主题:“大家喜欢春节吗?请说一说你的理由。”以此唤醒学生对春节喜庆氛围、热闹气氛的回忆,紧接着,
10、教师继续引导:“让我们一起来跟随老舍先生,看一看北京孩子是如何过春节的,以此感受北京的独特民风民俗以及历史,体验丰富的年文化吧!”如此一来,学生便会以更为高涨的情绪投入到 北京的春节 一课的学习活动中,会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欲望,对中华传统文化也会有极强的好奇心,在学习和探索中会不自觉地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由此可见,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节日,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文化认知和探索,以此达到提升学生传统文化情怀的重要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讲解与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中所隐含的传统文化,助力学生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以此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目的。基于此,语文教师应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并在语文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进一步帮助高年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认知能力。参考文献1张小珍.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小学高年级语文德育渗透J.知识文库,2021(21):58-60.2傅单艳.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名师在线,2018(34):23-24.3孙维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研究J.启迪与智慧(中),2020(11):30.4陈阿瑜.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2(5):19-22.48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