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读背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教学重点 朗读训练理解诗歌的主旨。赏析诗歌的语言。课前准备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教学设计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第一课学的是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中说“在山的那边,是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是理想,有了追求,一个人就会不畏劳苦地向着一个目标前进,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像周恩来正是从小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成就了一番伟业.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诗人流沙河的哲理诗理想,同样会“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看到美丽的大
2、海.二.范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范读或放录音磁带,教师不设计任何题,让学生自行学生听读、欣赏,品味诗歌语速和重音,把握朗读节奏;纠正生字难词的音.形.义。三。默读,整体把握内容:a、这首诗歌的主旨是什么?B、诗歌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主旨的?C、试着分析诗歌的结构。1.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2.小组代表发言逐渐明确诗歌主旨及结构.板书历史意义(2、3)理想的意义(1) 人格意义(4、5、6、?)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为之奋斗(12)人生意义(8、9、10、11)四.精读,研讨与赏析:1、深入思索,反复体会,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探究下面的问题,理解诗歌深刻的含义.提示
3、教师注重讨论分析过程。教师点拨、引导,让同学自主发现,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解决问题。(1)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这两句诗的含义?提示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所以有时一种牺牲。(2)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提示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哥白尼。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答案不拘一格。(3)你能说说
4、理想与在山的那边的内在联系吗?找出这两诗中內涵相同的诗句。提示两诗的内在联系是相同,都抒写了理想的意义。在山的那边:“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理想:“但理想有时侯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那进取的心。”“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以上诗句都说,到达理想境界的征途是漫长的,一次次失望是折磨着人的。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理想:理想开花,桃李要结甜果;理想抽芽,榆杨会有浓阴。以上诗句都说,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美好的新生活败乃成功之母2.体会诗歌形象化的语言.重点赏析和体会第l节,在语言表
5、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仿照第一诗节,以爱心为对象写几句话。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提示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并多给予赏识性评价。修辞训练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教师应指导学生深入体会,学习掌握,提高想像思维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方法,可由教师或同学指明一些事物,让大家打比方,进行修辞训练,看谁表达得形象生动。五阅读体验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六.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同学们,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七作业1、将课堂上的关于理想交流整理成400的随笔。2、课后熟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