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藤野先生第二课时教材分析该课文是八年级下期语文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主题是追述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是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生活侧面,揭示人生意义。藤野先生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写此文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叙事能与抒情有机结合,能抓住主要特征写人。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培养默读的技能。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拓展视野,了
2、解鲁迅的思想发展脉络。情感与价值目标:体会鲁迅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学重点把握内容和主题,学习记叙文中选取典型的事例真实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感受藤野形象。教学难点1、作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2、语言的感情色彩和副词的准确运用。教学方法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了解写作本文时的鲁迅和文中鲁迅的时代处境,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采用资料搜集法、交流讨论法,激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精神。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拓深文章的内容。
3、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藤野先生1.交流相关资料。2.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1)人物身份仙台医学院的医学教授(2)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 治学严谨(4)对待学生的角度热情诚恳 循循善诱3、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学者形象4、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结论:课文具体写了
4、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5、在32段写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请你根据当时情形,试想一下,藤野先生想对鲁迅说什麽?例:周树人君,你是我最得意的弟子,继续学医,将来必定大有出息,可是,我万万没想到你会作出这样的选择唉,你放弃学医,恐怕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吧!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年轻人,我尊重你的选择放开脚步,去走自己的路吧! 6、“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的照片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二、
5、体会鲁迅的爱师之情鲁迅为何难忘恩师?材料1:仙台又怎样呢,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里,只有鲁迅一个中国人,那些讨厌的同胞的 嘴脸,自然是可以免见了,但是,日本人那股蔑视中国人的风气,在仙台同样很盛。仙 台报纸上的辱驾中国人的言论,一点都不比其他地方温和,鲁迅所在的那个班的学生中, 也同样有对他白眼相加,毫不掩饰的人。材料2:鲁迅到日本去的时候,日本的国力正是逐渐强盛,独霸东亚的野心也日渐膨胀,又刚刚在 甲午海战中歼灭了中国的北洋水师,举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鄙视中国人的风气,有的日 本报纸就公然宣称:“西洋人视中国人为动物,实际确乎不得不产生动物、下等动物的 感觉,因此,他们(指中国人)在生理上已失去人
6、类的资格。”因此,鲁迅在这个时 候去日本留学,便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歧视和轻蔑。他走在东京的大街上,就常常遭受 少年人的辱骂。材料3: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明确:在那个特殊的年月,藤野先生没有歧视中国人。为中国,为学术的思想和没有民族偏见、宽广的胸怀三、体会鲁迅的爱国之情本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试举例具体分析学生分组讨论爱 国1、在 东 京所见所闻
7、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修辞:夸张、比喻、反语所 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2、去 仙 台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爱 国3、在 仙 台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心。-爱 国在仙台: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4、弃医从文的原因看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补充材料: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8、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鲁迅先生对自己到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
9、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5、离开仙台,怀念先生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怀念付诸行动藏讲义 挂照片 写文章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四、难点探究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 双线结构: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离东京途经日暮里与水户 到仙台仙台医专的优待 正面衬日本“爱国青年”寻衅 反面比看电影事件 离仙台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在东京所见所闻-憎恶至极日暮里、水户-敬仰忧国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弃医从文-忧国忧民五、主题思想课文以与藤
10、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六、小结1、要素小结学会整理两条线索两种真挚的感情四个典型事例一次思想的转变2、内容小结本文是一篇回忆散文,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其中有东京“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有东京到仙台的旅途回忆,有在仙台的食宿情况,也有受到日本具有狭隘民族观念的学生的排斥,还有一次看电影受到的刺激,而重点是记叙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内容丰富,笔意纵横,形散神凝,错落有致,一条鲜明的爱国主义思想线索贯穿全文,使每个看来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断闪耀着夺目的
11、光华,从而给读者以深刻的启迪。七、课堂练习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写出这一行文字的?应该怎样理解这一句话?满腔义愤,运用反语目的是说中国不是弱国中国人不是低能儿2促使作者不再跟藤野先生学医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认识到学医学不能救中国,。3“这一声却特别刺耳”一句,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4“但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中“我的意见”是指 学医救国 “意见变化”的内容是 弃医从文, “意见变化”的原因是医学改变不了中国,要从精神上、思想上唤醒民众,就要学文学。八、作业超市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2、多年后,鲁迅写信给恩师藤野先生,请你代他写一封信以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板书设计藤野先生 质朴严谨关怀教诲 (东京仙台离开仙台) 寻求失望学医弃医从文继续战斗【教后反思】教学时,做到了引导学生学习文章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也抓住了文章表现藤野先生的思想品质,鲁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对文章中浓厚的思想感情,学生体会不够深刻,学生朗读,感悟,讨论的时间给的不够。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