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根 1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相关文学常识2、把握全诗的主旨3、体会诗人坚定的人生信念与追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与感悟还不透彻,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新诗的特点,同时也可以接受人生追求、人生价值的教育。3重点难点 1、感受诗歌语言凝练,句式整齐,节奏匀称的特点。2、体会作者借“根”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2012年感动国人的最美司机吴斌,他仅仅是一个平凡岗位上的平凡的人,却在危急的关头,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24位旅客生的希望。吴斌用生命诠释了尽职尽责的奉献精神。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直是我们中
2、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让我们一起去感悟“根”的幸福,“根”精神的内涵。板书根。二、走近作者,了解诗歌牛汉,原名是史成汉,1923年生于山西定襄县。20世纪40年代开始创作诗歌,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1955年由于受“胡风事件”的影响,遭到两年的拘捕囚禁。“文革”时期,又被关入“牛棚”,从事强制性劳动。70年代初,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比较著名的有悼念一棵树华南虎半棵树等。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等。牛汉是时代浪潮中的坚强者,是当代诗坛的硬汉。现代诗歌是“五四”以来的新体诗,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感情强烈;第二是有着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第三是语言精练形象。抒发感情是诗歌的灵魂、
3、生命。三、朗读诗歌,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2、听朗读带,感受诗歌的节奏美。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注意诗歌的节奏与重音我是根。一生一世在地下默默地生长,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听不见枝头鸟鸣,感觉不到柔软的微风,但我坦然,并不觉得委屈烦闷。开花的季节,我跟枝叶同样幸福,沉甸甸的果实,注满了我的全部心血。四、品读诗歌,感悟内容1、大家说一说,概括每节大意第一节、开篇点题,点明诗歌写作的对象,根。第二节、写根的生存状态和信念追求。第三节、根倾诉自己的心境,付出而不求回报。第四节、根的平凡与伟大。2、小组合作,思考问题(1)、诗的第一节只有一句,这句诗的作用是什么?“我是根”
4、,不加修饰,不加雕琢,不卑不亢,醒目且掷地有声。即点明了诗的核心物象,又起到了统领全诗的作用。(2)、怎样理解诗句“向下,向下我相信地心有一个太阳”?“地心的太阳”喻理想、喻奋斗的目标。作者用反复的方法突出根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执着。(3)、“坦然”一词体现了根怎样的心态?这种坦然展现了根的乐观、自信,体现了根淡泊名利的心态。(4)、怎样理解根“幸福”的内涵?根认为它已经为花 的盛开尽了自己的一份责任和力量,因为奉献了而感到自豪和幸福。“沉甸甸的果实”是对自我劳动和自身价值的肯定。根不追求名利,不追求荣耀,但不能缺少幸福,它的幸福就孕育在默默无闻的奉献过程中。五、深入理解,研讨
5、主旨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在险恶的环境中仍然艰难追求永不放弃的坚强品质,以及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只付出不求回报的高尚情怀。这首诗是作者借根的自述,来倾诉自己的心声,为了实现理想,无私地奉献,为了实现理想,执着地坚守着信念。人生就是这样,要有理想,要甘于奉献,要懂得坚守。六、联系现实,知识拓展1、如果让你选择,你会过“花”一样的生活还是“根”一样的生活?2、如果生活中你有了和“根”一样的遭遇,你会怎么办?七、课堂小结作为全诗主体形象的根只是作者寻找并借用的一个载体,它是一种人生、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是生活中某些具有这种精神品质的人的化身。如感动全国的义务指路老人谢亮,十年如一日,无私地帮助他人;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活雷锋”郭守义等。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人生信念,默默无闻地为祖国这棵大树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他们是我们人生的航标,学习的榜样。八、背诵诗歌板书设计:“ 我是根 ” 不卑不亢根 “ 地心的太阳 ” 信念、理想 平凡与伟大牛汉 “ 坦然 ” 淡泊名利“ 幸福 ” 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