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不能没有宽容【教学目标】:1) 从知识目标上看:使学生学会如何宽以待人。2) 从能力目标上看:学会宽让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3) 从情感目标上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1、兴趣导入:美文共享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文章见附录)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它的启示作用。(活动目的:这是一篇网上广为流传的好文章,它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告诉人们要相互理解与宽容。以此文导入,立刻可以在课堂中形成思考的氛围。)2、心理小测试你的气量有多大(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作自我评价,从而
2、促使学生自觉、努力的进行改善,学习做个宽宏大量的人。)3、情景体验: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做?1)、你的一篇得意之作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2)、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活动目的:通过对两了情景的比较,使学生即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和技巧,又明白宽容不是软弱和纵容。学会正确使用宽容的艺术。)4、实践活动:换位认知假如我是 (通过换位认知,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5、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学习了如何宽以待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后记】: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中不表达自己真正的思想,他们通过揣摩教师提问的意图、通过实际道德评价标准来回答问题。比如这课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虽然课堂气氛很好,活动开展很到位,但学生是否真正将这些交往艺术融于心、付诸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