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教兴国的重托【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能力目标 培养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自己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3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理解创新的重要性,懂得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了解受教育权,知道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重点难点】 重点: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难点:创新的重要性;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实践探究法【学情分析】 学生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强烈的求
2、知欲驱使他们去学习、探索与创新,所以有必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针对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虚度光阴的行为,我们要帮助他们端正思想,让他们明白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培养创新精神 I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片段,片段主要内容为: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2007年开始,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3、师: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片段反映了一个什么信息? 生:我国非常重视教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师:我国重视教育,体现了我国的什么战略? 生:科教兴国战略。 师:什么是科教兴国战略呢?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55页的“信息平台”。 生: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在科技和教育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肩负科教兴国的重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 板书:第三节科教兴国的重托 师:我们该如何承担起科教兴国的重托呢?生: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生:我们要重视科技的发展,
4、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生:要宣传科教兴国战略,让人们普遍重视科技和教育。自己要好好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师小结:肩负科教兴国的重托,我们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尤其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要珍惜自己的受教育权利。 板书:培养创新精神 新课学习 创新名言大集锦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创新的名人名言,学生课上与同学交流。 生: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生:狄德罗曾说: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
5、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生:达芬奇说过:有天资的人,当他们工作得最少的时候,实际上是他们工作得最多的时候。因为他们是在构思,并把想法酝酿成熟,这些想法随后就通过他们的手表达出来。 生:拿破仑说过:好点子的身价是没有上限的,点子是所有财富的起点。 师:听了同学们搜集的一些创新的名言,老师也深受启发。同时,老师也送大家一句陶行之说过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小故事大道理 新版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的故事流传开后,大家都觉得乌鸦聪明。乌鸦也用同样的办法教小乌鸦,这样传了许多代。有一年发生了变化,老乌鸦示范一粒石子一粒石子地投进深瓶子里,使嘴够不到的水面慢慢升高。
6、然而小乌鸦却心不在焉,它在想:这太慢了,有没有更快的办法呢?这时老乌鸦过来训它:“另吁偷懒,照着祖传的办法做。”小乌鸦却转身走开,一会儿它衔来一根管子探进瓶里,马上就喝到水了。老乌鸦不得不承认“这小子真行”。 学生阅读故事并思考: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生:给我的启示是做什么事之前先动动脑子。 生:做事未必要盲目按部就班,创新更易获得成功。 生:我们青少年要培养创新精神。 师:一个小故事,却蕴含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我们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培养和形成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是最为关键的。 板书:创新的重要性 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查找一些有关创新的事例或者寓言故事,在课上交
7、流。 生:我跟大家说一下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后,人们纷纷向他祝贺,也有不少人不以为然。他们说:这件事很简单,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有一次集会,他们又这样嘲笑哥伦布,哥伦布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只鸡蛋,说道:“在座诸位,谁能把这只鸡蛋在桌子上立起来?”没有一个人敢响应。哥伦布说:“我立给你们看。”言毕把鸡蛋使劲往桌子上一插,鸡蛋碰到桌子后破了,牢牢地立在桌子上。众人恍然大悟,说道:“这很简单。”哥伦布气愤地说:“一件事情做成之后,你们当然知道它简单。但是事先你们怎么没想到要这样去做呢?” 生:我给大家说说变废为宝的创新故事。美国历经百年的自由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存有200吨废料,难以
8、处理。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主动承包清理。他将废料分类整理,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塔,废铅改铸纪念币,水泥碎块整理做成小石碑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让大家选购。结果,本来无人问津难以处理的一堆垃圾,顿时化腐朽为神奇,身价百倍,人们争相购买,200吨垃圾被很快一抢而空。正是由于斯塔克不拘泥于传统方法、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才别出心裁想出了多种处理办法。 生:薮学家高斯小时候计算“1+2+100”时,不按常规的加减来运算,而是用乘法来算,即(1+100)50=5050。 我创新。我快乐 师:请你把自己曾经做过的一件自己认为创新的事情告诉同学们,让大家一起分享创新的快乐与喜悦。 生:我帮妈妈洗青菜
9、时,有时会发现菜里有小虫,怎么处理呢?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方法,旦鲨垫查望塑苤生:型:皇里型垫竺型墼:堡!垦堡塑苤生坌茎:由王垫查笪些重墼垄小蚩会浮在水面上,很容易发现。怎么样,实用吧!生:家里点蜡烛时,都觉得蜡烛流泪不好看,我告诉大家一个不让蜡烛流泪的方法,点蜡烛时,在烛芯周围撒上几粒盐,可以防止蜡油淌流,从而延长蜡烛的点燃时间。试一下吧。 师:通过前面的几项活动,我们可以发现,创新其实不难,创新其实很快乐。那么,哪位同学知道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呢?生:我文卫培养创新精神要勤于观察,还要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勇于实践。 师:说得jE常好,下亩让我们二起进入创新训练营去训练一下,以行动
10、培养一下自己的创新意识吧。 板书: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 勇于实践 创新训练营 训练l:看看你是否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学生完成教材第57页“活动建议”中的两道观察题,并让做得最快的两个同学上台示范。 (学生示范略) 训练2:呈现十几个无关的词语材料,1分钟后拿走这些材料,然后由4位同学2分钟内在黑板上默写,看谁记得多。 太阳 母亲 夜晚 儿子 河流 星星 稻米 湖泊 祖父 耳朵 眼睛 父亲 手臂 玫瑰 棉花 雪头树手嘴 生1:太阳母亲儿子河流星星稻米湖泊祖父 耳朵眼睛玫瑰棉花雪头树手嘴(没写完) 生2:太阳母亲夜晚儿子河流星星稻米湖泊祖父 耳朵眼睛父亲手臂玫瑰棉花雪头树手嘴(全部写完)
11、 问生2:你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里记完这些词语的呢? 生2:用联想法,我把它们串成一句话就好记住了,比如:第一行串成:祖父、母亲和儿子在有一条河的湖泊旁看太阳下山,等星星出来。 训练3: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学生用笔描绘人类居住在火星上的情况。 作品展示:(略) 师小结:事事留心皆学问。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只要大家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多想象、多实践,那么,创新就不再遥远。当然,成功往往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同学们勇于创造,不断进取,就能使自己成为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任。 课堂小结 师:在培养创新精神的学习中,你体验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
12、?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创新的重要性,懂得培养创新精神的途径和方法。我相信,只要同学们平时多观察、勤思考、重实践,我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会增强,我们就会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板书设计】创新的重要性勤于观察培养创新精神 善于思考培养想象力实践出真知【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39训练六第二课时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教学过程】 I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 教师出示几个典故或诗句,要求学生讲出含义。 以圆木为枕; 头悬梁,锥刺骨;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吾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学生回答略。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两个有代表性的典故或诗句
13、。 “以圆木为枕”:司马光,据说他读书时期,以圆木为枕,是为“警枕”,晚上读书一旦睡着,圆木一滚,马上就醒了,然后继续读书。做官以后,司马光历时二十五年撰写的资治通鉴,全部完成时,手稿装满两个房间,其勤奋由是可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者借百川归海、一去不回来比喻时光之匆匆易逝,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师:这些典故或诗句共回说明了什么?签丛垫些些垫墓建鱼主壅堡噬些宜丞学生回答略。师:诚如大家所言,这些诗句或典故都说明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古人尚能如此,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我们丽孚习系石蕊鬲了j甄f_l黍甄正殍百董视飘法律保障我们的受教育权,我们就更应该珍
14、惜自己的受教育的权利,好好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板书: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新课学习 故事时间 师展示故事: 生命的循环 据报刊报道,一位电视台记者对偏僻乡村一个放牛娃进行了采访报道,令人深思。记者与放牛娃的对话如下:问:“孩子,你在这放牛为了什么?” 答:“让牛长大!” 问:“那牛长大了呢?” 答:“卖钱,盖房子。” 问:“有了房子又做什么?” 答:“娶媳妇,生娃。” 问:“生了娃呢?” 答:“让他来放牛呗。” 思考:看了上述对话,你有何感想? 生:他们太穷,没钱读书,所以代代都是文盲。 生:由于缺乏教育,他们陷入了恶性循环。 师:由于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贫困地区的人们陷入了一代又一代的贫
15、困循环怪圈。这个故事再次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为此,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问:如何理解这条宪法规定?什么是教育权?国家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生: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具有双重性,公民必须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生: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生:为了保障我国公民切实享有受教育权,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质保障。 教师指导学生落实教材基础知识。
16、 板书:受教育权及其保障 自主学习 师:国家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在生活中,这些保障是如何体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59页辅助文“十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二次会议”,并思考国家是如何为公民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的。 学生自主学习略。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我国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是为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免除农村义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这是为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物质保障。 法律常识小调查 师:我国法律规定正常入学年龄是几岁?我国义务教育的年限是几年?你周围有没有未完成义务教育而中途辍学的同学?
17、生:法律规定正常入学年龄是6岁,义务教育年限为9年。 生:我有一个小学同学,由于不喜欢读书,读完初一就不去学校了,家长也拿他没办法。 师: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同时,受教育也是公民的义务,我们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你知道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有哪些吗? 生:有三项。(1)应当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2)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3)应当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重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维权空间 案例1:学生阅读教材第59页金靖和特殊学生的故事。 学生思考:(1)这些小孩的什么权利受到了侵害?这些小孩会给金靖怎样的回答? (2)你
18、怎样理解这位重新回到教室的学生的做法?你能设想一下这群小孩和这位特殊学生的将来吗? (3)假如这些小孩在你的身边,你会伸出援助之手吗?你将怎样帮助他们? 生:这些小孩的受教育权受到了侵害。这些小孩可能会说:“我们也想读书,家里太穷,父母让我们一起出来找钱。”生:这位特殊学生在用实际行动享受自己的受教育权,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儿子树了个好榜样。这群小孩将来可能会因为没文化找不到工作,可能会变成乞丐,而特殊学生学到了文化掌握了技能,又重新找到了新的工作,有了新的发展。 生:假如我在他们身边,我会找到他们父母,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让他们送这些孩子回学校读书。 生:这则故事让我懂得我们现在拥有的受教
19、育权是多么的可贵,我们要珍惜并充分享受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案例2: 小明是某校初三学生,面临毕业,班上的同学都在认真地复习迎考,他却整日无所事事,经常迟到旷课,违反校规。当同学、老师、家长为他着急和担心时,他却满不在乎地说:“我是未成年人,应该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还有义务教育法必须保证我初中毕业,所以我才不担心呢!”学校多次对他的教育无效,最后对小明作出了“开除学籍”的处理。 思考:(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他的言行。 (2)学校的做法合法吗?为什么? (3)假如你是小明的好友,请帮助他制订正确的行动计划。 生:小明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明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
20、力学习。义务教育法具有强翻性,小明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认真完成学业,遵守校纪校规。小明只有认真学习,立志成才,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同时小明也要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取的生:学校的行为是侵犯小明受教育权的行为,违背了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是不可,面对小明的情况,学校应以教育为主。生:假如我是他的好友,莪荟苇F1助他端正思想认识,告诉他受教育既是他的权利也是他的义务,我们都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另外,我还会帮他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帮助他树立学习的信心。案例3: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王小丽的故事”思考:你怎样看待她父母的决定?小丽应当怎么办?生:小丽父母的行为是违法的,他们这样做侵犯了女儿
21、的受教育权,也会耽误小丽的青春。生:小丽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她还可以申请教育救济金、助学金以完成学业。 师:通过以上几则案例的分析,我们应当明白什么道理呢? 生: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当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并勇于同侵害我们受教育权的行为作斗争。 生: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认真、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成长,而且更是为了国家的富强和社会的进步。 师小结: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要好好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为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自己的发展而努力。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积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课堂小结 师:在科教兴国的重托的学习与探究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又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略。 师小结: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任重而道远,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的你们,肩负重任,要好好珍惜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争当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板书设计】 受教育权及其保障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受教育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课后作业】 基础训练P41训练七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